促进多媒体技术有效融入教学

2023-03-21 13:41沈海龙甘肃东乡县赵家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重难点多媒体技术题目

◇沈海龙(甘肃:东乡县赵家小学)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还能够将抽象的“数形结合”思想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解决几何学习难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促进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教师应当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辅助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热情,进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小学数学中的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课堂中所讲授的所有内容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从基础到复杂,由浅入深,而小学生通常自控能力比较薄弱,如果只是以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开展教学,很难确保学生在整堂课中都保持精神高度的集中,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导致知识的学习衔接不上,使课堂学习效率降低,阻碍其数学能力的提升。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应用中则比较灵活,可以由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多元化的教学课堂,使学生的兴趣大增,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100以内的加法”的教学内容,教师依据该节内容的教学目标(亦即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亦即学生的学习重难点),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问题如下:“二年三班的全体同学乘坐大巴去春游,其中男生25人,女生13人,教师1人,一辆大巴最多能承载40名乘客,他们能共同乘坐一辆大巴吗?”为便于学生理解题意,突破应用问题的枯燥性,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展示学生及教师登上大巴车的动态画面,再对学生展现车内男生、女生坐车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真实感,以此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用多媒体展示情境的形式,比在黑板上写下来或者教师口头叙述有趣得多,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然后将自己代入情境氛围,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去思考和分析:“如果能同乘一辆车的话,那么需要求出总人数,并且总人数不能超过最大的乘客数40。”于是进入计算过程,通过计算结果,得出最后的结果“能”。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体现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活跃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是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小学生大多都对游戏感兴趣,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没有得到启发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趣味性的数学小游戏来转换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或者在讲解某些抽象的概念时,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借助小游戏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树立学习信心;当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可以借助游戏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中建立自信,勇于表现自己。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一方面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游戏活动,以此来保证多媒体技术应用下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游戏活动的“预案”,在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的情况下,设计一些能对学生有所启发、加强心理建设的小游戏,从而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灵活地进行混合运算,培养有序思维,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保证计算得快和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合并算式”的游戏。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实施教学活动。由于电子白板具有共享学习的特点,一个小组在电子白板上操作,其他小组都可以看到计算过程,这会增强学习的竞争性,在班级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出例题:“26-10=16,16÷2=8”可以合并为算式“(26-10)÷2=8”,然后要求学生观察例题,以此为游戏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想出其他的算式并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学生本身就对游戏感兴趣,都兴奋地参与其中,想出符合要求的算式,通过“合并算式”的游戏掌握了混合运算的逆运算,加强了混合运算的应用能力,在游戏中培养了合作意识,促进了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是提出一个问题或者给出一道题目,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然后请个别学生来回答,有的学生会借这个机会与同学谈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对小组内其他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较差,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每次都由小组内较优秀的学生作为代表回答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没有将合作学习的目的落实到位,不利于各个层次学生能力的提高。而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展合作学习,则可以补足这一短板。多媒体不仅能展示丰富的、具有趣味性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而且能展示多层次的内容,既可以使学困生增强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又可以使学优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获得提高,从而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例如,《克与千克》一课的教学,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出几组物体和相应的重量,并配上动态画面:1千克沙子和1000克棉花、2千克石头和2千克棉花、4千克的铅球和4克的乒乓球、3千克的冰和300克的石头。要求学生合作讨论比较每组中两种物体的质量大小。以上物体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举出的实例更贴近生活,内容更丰富。应注意的是教师教学的环节:在比较时,有的忽略了单位不统一,直接比较数字的大小,如认为3千克的冰比300克的石头质量小;有的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认为1千克沙子一定比1000克棉花质量大。教师要依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易错点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在学生估算好结果后,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展示各种物品重量的比较过程,如画面上出现一个电子天平,并先在一侧放入1千克沙子,在另一侧放入1000克棉花,让学生看到电子天平是平衡的,这种真实的情境让猜测1千克沙子比1000克棉花重的学生了解到问题的答案,虽然看似棉花轻而沙子重,但比较物品的重量依据的是数量及单位,而不是凭感觉。教师可以再为学生呈现3千克的冰和300克的石头,很显然,放3千克冰这侧的天平被压下去,而盛放看似很重的300克石头却高高抬起,这充分说明3千克冰>300克石头。这种以真实的动态画面对学生呈现问题答案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认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物体的重量,这会使课堂教学更高效,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强化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的知识比较基础,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量比较大,有时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当堂课结束后吸收不了,留下了疑难问题,在继续学习新课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长此以往,学生会明显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影响听课效率。而学生的疑难问题大多出现在重难点内容的学习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内容的学习障碍,确保课堂学习的连续性,强化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展示的内容,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突出重难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练习题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题目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设计问题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学生思考,还要穿插一些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因而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题目的拓展练习,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激发潜能,进一步提高数学能力。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便捷性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同时展示原题、多种解题思路以及拓展题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拓展练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单独进行题目拓展练习,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有助于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计算题目“52+76+48”,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大部分学生会直接计算,有的学生依据加法运算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52+76+48=(52+48)+76=100+76=176”。教师总结学生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同学们,根据这道题目,你们还能稍微变化一下,进行题目的创编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创编数学问题的过程,如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题目,“54+72+46”,或者运用混合运算结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创编题目,“(275+57)+143”等。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题目的创编和拓展的过程,既能对学生起到教学引导作用,又能鼓励学生模仿多媒体的案例进行自主创编,以此达到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化专题训练,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

为了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加强专题训练。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还没有对数学知识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不能独立地通过梳理知识模块来进行复习。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方程、数的运算等都是比较重要的模块,存在一定的学习难点,如果学生不能将每个模块的基础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便无法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出现“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窘境。另外,小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很少关注错题,很少对错题进行专门的纠错练习。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专题训练,可以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一个个的专题,对学生的易错点进行总结及强化,直到基础知识达标为止。

综上所述,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实现教学的多元化改革,其应用对教师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促进多媒体与教学的有效融合,通过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内容、突出重难点、进行题目拓展、强化专题训练等应用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从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猜你喜欢
重难点多媒体技术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题目的要求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追根求源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