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2023-03-21 13:41季春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培育技能信息技术

◇季春萍(江苏: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在小学信息科技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教学责任,通过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满足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小学是学生初步认知信息技术的阶段,任课教师要树立全面育人思想,结合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加强高效课堂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让学生能以更加高涨的热情学习信息技术,培育学生的核心信息素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促进其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应当根据教师的引导有效把控自身的主动性,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积极开拓自我思维想象空间,有效整合所学信息技术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核心素养。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保罗提出,它是一种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等相关技能。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要认真做好信息核心素养培育,注重信息素养的教育培训,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领会信息素养这一重要概念,加强信息素养储备,提升获取信息能力。信息素养的主要含义就是通过对信息社会的不断适应,通过学习加强信息技能获取能力,实现自身信息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一种涉及各方面知识、涵盖较为广泛的知识能力,包括技术、经济、人文等多种因素,与科学具有紧密联系。在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信息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信息技术加以认知和应用,从而提升其应用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

二、小学信息科技课信息素养培育价值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育,通过对学生加强基础信息技术教育,让学生能够强化自身的信息意识,打好信息技术基础,并能够积极地搜寻有用的基础知识材料,在严谨的逻辑思维指导下,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与此同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做好信息科技课教学工作,带领和引导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核心素养,并合理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持续不断地向学生传输信息技术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悟,总结了以下几点信息素养培育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首先,信息素养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乐趣,使其在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课堂中更加活跃。促使学生拓展学习思维,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氛围,从而提升其信息技术知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持续保持。与此同时,信息素养的培育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学生增强信息技术意识,让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教师提供的传授和指导,认真学习、探究和应用信息科技课知识,实现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

信息素养的培育还要求教师努力创设新型教育模式,展现更多教学手法,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教师能更好地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也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有效加速对当堂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吸收和巩固,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信息素养的培育也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信息技能,改善并提升学生的信息思维能力和深入探究能力,让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积极开展信息技能动手操作实践。

除此之外,信息素养的培育也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养成自身的信息道德水准,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和完善信息道德的要求,明确有些事情是不该做的,有些事情是必须做的。学生要端正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对信息的明辨与剖析实现对自身信息道德的升华,使得自身的道德理念能够得到正确引导,从而强化自己的人生道德观念,进而促进自身正确信息道德观的树立,使得自己能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持续进步。

三、小学信息科技课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措施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平等化信息教学

在当前的小学信息科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信息技能状况,以此设计安排合适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和信息素养的培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自己则应以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指导和辅助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通过信息化学习的方式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应当对学生做好信息技术知识的简介,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有意识地、主动自觉地投入信息技术学习,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育自己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科技课建设。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手段,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认真学习中增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例题的剖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切实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提升其信息技术技能,如引导学生了解文档的使用与保存技能,即应当在文档文字输入完成后,点击左上角的保存功能。同时,应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这一功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科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多为学生提供上机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其在实践操作中认真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解决学习和操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要多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思考题目,让学生自主完成,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二)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完善效率化教学模式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前做好教学方案设计,通过任务驱动、多元评价等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信息课堂结构;并且要让学生知晓,信息技术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中,更无处不在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还应注重动态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信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升级。小学信息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维化的角度让学生有效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并实现信息技能的巩固。例如,教师在教学《形状补间动画》时,应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讲解,详细讲述形状的多元化特点,如正方形变为正五边形、圆形变为椭圆形、三角形变为圆形,等等,并且结合颜色的转变和变化,让学生在充分掌握其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开展动手操作实践,通过变换的模式有效地完成形状补间学习。

(三)开展新型游戏活动,促进兴趣化课堂开展

在当前的信息科技课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融入兴趣化教学素材。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融入学生喜欢的动漫人物和卡通角色,让学生能够在饶有兴趣的情绪中积极地投入信息课堂学习,掌握和应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教师应结合信息素养培育,引导学生自主地、充分地对当堂所学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实现高质量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根据教学目标改革要求,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不断加以更新。比如,通过组织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积极而自觉地融入信息科技课学习中,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让学生在上线进行动手实践操作中,实现个人信息操作能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兴趣化课堂教学的持续开展。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信息化的教育手段,结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式,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核心技术技能,并且结合游戏活动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投身于学习课堂之中,完善自身的学习生活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科技课教学时,可以定期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归属感,实现课堂教学的兴趣化。例如,在教学“使用信息知识传递”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插入动漫角色,比如在进行图形介绍时嵌入动漫角色的模板,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动漫角色动起来,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扎实推进兴趣化课堂的持续开展。

猜你喜欢
培育技能信息技术
高级技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