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建设改革

2023-03-23 09:16马康宁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场馆体育运动

马康宁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高校体育教育功能正在逐渐趋向多元化的趋势,在目前社会发展阶段,进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以满足学生以及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为主要目的。高校在体育工作当中,不仅需要学生体育素质教育以及高水平体育经济人员的培养,还应该满足高校当中高知群体对于健身以及美好生活的需求。对于上述多元化需求的满足,除了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的推广之外,还需要进行体育运动场馆、设施以及器材等配套设施的配置和改革,实现体育发展当中的物质保障。伴随着我国对于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等学校获得资源的途径也在不断增多,为高校体育运动场馆、设施以及器材的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本研究当中,通过对于高校体育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结合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以及器材建设现状,为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以及器材配备提供新的思路,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物质保障工作的有效推进。

1、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发展趋势分析

1.1、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和走向

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普通高校的体育功能正在由单一的发展趋势转变为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领域正在逐渐拓展。目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生日常体育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丰富,还包括进行高水平体育经济人才的培养以及发展体育科学基础研究工作,相比较于之前单纯提升学生体育活动水平,当前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功能已经发展出多元化的特征。此外,一些高等院校所培养的高水平学生运动员在国内外的运动竞赛当中获得优异成绩,所推动的体育基础研究工作也获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上述事实均表明,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将会有更多的高校参与到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和高水平体育科研工作发展当中,表明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功能之一为进行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和体育科研工作人员的培养。在普通高等学校的建设当中,多数的高等学校已经实现了单纯进行学生体育课程开设的工作突破,在学校建立起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专业运动队伍和竞技项目,并且多数的高校正在或者已经成立进行体育基础学科研究的科学研究所。因此,在未来发展当中,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会向进一步深化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以及科研人才培养效果推进,这也就表明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物质环境建设当中,需要向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和科研人才培养靠拢;

其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服务对象正在向多样化发展。在普通高等学校的不断发展当中,老一批教师已经退休,伴随着国家全民建设计划的不断推进以及“积极养老”概念的提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服务对象已经逐渐将退休高知群体靠拢。尽管当前多数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主要服务对象为学生,但是伴随着高校教职工数量的不断提升以及离退休教职工对于社区体育和学区体育建立的需求,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服务对象将会包含学校离退休教职工。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普通高等学校退休教职工经济水平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该群体对于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也会逐渐地凸显并在短时间之内不断上升。并且,在《全民健身》计划当中,进行新型体育社区的建立是实现该计划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不仅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体育课程、体育设施以及体育运动指导,还需要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与推广,支持退休教职工进行以体育运动兴趣为基础的体育组织建设,对于学校所拥有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进行开放并共享其他体育类资源。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服务对象类别也会逐渐扩大,这对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与社会的互动交流和合作将会日益增加。当前高校相对独立封闭的体育发展模式正在被打开,对于社会开放,体育思想以及体育教学资源是新时期体育工作的主要发展需求。伴随着学校体育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当中,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体育比赛活动也成为社会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此外,社会当中的体育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地进入高校校园当中,并且该现象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会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这就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物质环境建设当中,应该注意社会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提供适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文化活动的体育设施。

1.2、体育课程改革对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建设的影响

在教育部发布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当中,对于体育课程提出新的建议,要求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当中,将课内外的体育与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构建出体育大课程体系结构。并且,在该指导纲要当中,也说明学校应该尽量开设多种的体育课程,进行教学班级以及课程形式的创新与构建,满足不同体育水平以及兴趣的学生的体育需求。

普通高等学校在课程构建与实施当中,需要满足学生对于多种运动形式以及健身、娱乐、休闲等的要求。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课程建设当中需要以强大的体育物质环境建设作为基础,因此当前的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设施配备当中应当尽快适应目前的变化,满足课程建设需求。

2、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现状存在的问题

2.1、现有的体育设施以及配备思想已经不能够满足体育工作新的发展需求

高校体育工作建设应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由于在之前的设施建设当中所建设的体育设施较为单一,因此普通高等学校需要对于目前的体育物质环境进行改革,保障体育物质环境的建设能够与时俱进。

根据当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所建设与配备的体育设施主要为了满足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开展以及学生课余的体育训练工作,能够满足学生单一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在进行体育设施建设与配备当中,需要配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目标,由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受到苏联影响较为严重,在进行体育设施以及场地建设和配备当中主要以发展学生基础运动水平以及专业运动员竞技水平为主,导致所建设与配备的场馆与设施的功能较为单一。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多数的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物质环境建设当中,场馆、设施以及器材的配备主要以发展学生田径、体操、球类(三大球)、武术、乒乓、游泳等运动项目基础运动水平为主,对于发展传统民族体育、体育休闲、体育娱乐等场地建设和设施的配备较少。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当中,一些普通高等学校进行了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建设娱乐场地与设施的配备,但是对于上述场地的建设与设施的配备主要以满足个别学生群体的需求为主,并没有将场地进行公开共享。上述体育环境配置问题导致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能够根据《纲要》当中的建设要求进行课程教学与课程内容建设,对于日益提升的学生体育建设需求和教职工体育活动休闲需求也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在逐渐走向开放化与社会化的高校建设趋势当中,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普通高等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以及进行体育设施配备的思想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变革之下新的体育需要,需要转变体育设施配备理念并添加适合社会需求的体育设备。

2.2、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过于注重运动竞技教学

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当中,过于注重场馆与设施的大型化和标准化,导致目前所建设的场馆仅仅能够进行竞技运动教学,娱乐与健身功能缺乏。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为,学校领导在统筹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当中,受到“学校体育是为竞技运动服务”理念的驱使,存在体育场馆建设仅仅进行大型、标准型场馆建设的思想误区。导致多数的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规划当中,偏重于体育场馆与设施的“竞技运动训练”功能,对于场馆与设施的健身娱乐功能建设不完善。由于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当中紧紧围绕“标准”进行规划与布局,所建设的场馆能够满足学校进行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培养,但是却不能够满足学校普通学生以及其他离退休教工的体育娱乐需求,对于不同个体进行体育运动、健身以及娱乐的需求考虑不足;

另一方面,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场馆、设施培配备当中,由于过于强调“为学校竞技运动服务”的理念,导致学校在进行场馆修建当中使用上百万甚至千万的资金进行高标准运动场馆的修建,由于学校自身并不能够承办大型的体育赛事,所修建的场馆又不能够开放给普通学生进行体育健身娱乐,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此外,一些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当中过于追求场馆标准,尤其是在游泳场馆建设当中,所建设的泳池深度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不能够进行游泳教学,造成场地资源的浪费。普通高等学校在高级别、高标准体育场馆建设完成之后,并没有针对后续场馆开放问题进行处理。例如,在场馆开放之后,学校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场馆的清洁与维护,实际成本较高,并且场馆开放的次数与时间频率较低,场馆的实际使用效率较差。另外,一些普通高等学校由于学校学生安全等方面原因,所建设的场馆并不对外开放,本校学生对于场馆的使用也受到严格限制,场馆不仅占用学校有限的建设场地,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2.3、现行“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不能够完全适应新时期体育需求

在现行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当中,所列出的相关要求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体育需求。主要表现为目录当中的必须配置项目与适量存在失衡问题,不能够满足新形式之下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需求。如,当前目录当中对于羽毛球、网球等场地建设要求较少,但是在实施新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之后,学生对于上述场地的需求较多,导致体育场地与设施的配备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体育舞蹈、健身、健美操等教学场地设施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伴随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发展以及体育课程的增加,学生对于新型运动方式的选择在逐渐增加,但是目前的目录当中并没有将上述场馆的建设囊括,出现上述体育运动项目场地、设施的严重缺乏;其次,当前目录当中并没有针对普通高等学校离退休教职工的体育需求进行场地建设的规定,忽视了高校当中离退休群体和弱势学生群体的需求。因此,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场地与设施建设当中需要面对实际问题,勇于创新实践。

2.4、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简单化

普通高等学校在体育场馆建设当中,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在该过程当中需要由专业的人才来进行场馆的维护与管理经营,才能够实现体育场馆的最大限度使用。但是,目前的普通高等学校当中,也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对于上述问题的处理过于简单化。问题表现为,学校计划进行体育场馆建设的主要负责部门为学校后勤部门,并且进行体育场馆建设的施工队伍多数为没有专业体育场馆建设经验的施工队伍,导致场馆建设存在较多的使用问题。场馆建设施工过程当中,虽然体育院系能够针对该工程的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但是所提出的建议并不能够落到实处,导致场馆的建设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此外,对于体育场馆以及体育器材的保管主要是学校后勤部门人员负责,但是上述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器材保管技术培训,对于体育场馆维修以及器材设备的安全放置等相关知识了解严重不足,造成器材老化较快,场馆使用成本增加的问题。

3、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建设改革思路与建议

3.1、准确把握高校体育发展趋势,满足不同需求

普通高等学校在新的体育场馆、器材配备改革当中,应该以目前新时期高校体育功能正在逐渐走向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主要着力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竞技与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将高校体育教学所需要的物质环境与竞技运动发展相互融合,发展出既能够满足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又能够促进学校体育竞技工作发展、学生以及教职工体育需求的新体育场馆、器材配置思想。进行体育场馆与器材配备的理念应该多元开放,保障体育的竞技性、娱乐性、教育属性与人文属性,环保安全性等。

在实际的建设与实践当中,普通高等学校应该根据学校驻地城市的竞技发展环境以及本土文化特征进行场馆与设施配置的提前规划。在规划当中,应该处理好高校当中不同群体之间的需求,即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需求、专业运动员进行体育训练以及竞技比赛的需求、学校离退休教职工进行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在运动场馆以及运动设备的配备当中,应当将上述三种需求进行有机融合,保障不同群体的需求均能够得到满足。

3.2、改变体育场馆设计理念,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处理好场馆建设“标准化”问题

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设计中,应当坚持发展学校竞技体育工作、满足学校不同群体体育需求的工作主线,在场馆建设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例如,学校在进行泳池的设计中,可以借鉴社会当中水上游乐中心的部分设计思路,在游泳池的外形以及深度设计当中体现出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群体进行游泳以及体育健身的需求。在实际的场馆设计与规划当中,应当考虑到不同群体如游泳初学者、游泳熟练人员、老年人、小孩等不同层次的人群进行游泳健身的需求。再比如,进行田径场跳远区的设置中,应当将跳远区沙地的面积进行适当的扩大,在满足跳远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需求之外,还应当满足多数人在沙地当中进行体育娱乐的需求。

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运动场馆的设计与建设中,应当正确地认识场馆建设的标准化问题,正确地认识到体育设施建设的行业标准与竞技体育运动场馆建设标准在我国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当中的意义,认清体育场馆建设标准化的劣势与不足。学校进行标准化的体育运动场馆建设中,应该在保障场馆建设标准之上力求场地功能的多样化,实现场地资源共享,提升运动场馆的功能多样性。例如,在进行运动场地区域划分中,可以将篮球、足球和排球的运动场地划分为同一场地,通过不同颜色的线条来实现场地的划分,提升场地的利用效率,也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场地使用需求。

3.3、建立起大型体育运动场馆专业化管理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进行高标准的体育运动场馆建设有一定的学校体育事业发展需求,但是在场馆建设中应当结合高等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以及人群需求进行建设设计,决不能够盲目的进行专业化场馆的建设。学校场地建设管理人员应当详细评估学校进行高标准体育场馆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严格审批,避免学校出现场馆建设完成之后的资源浪费问题。在场馆建设过程中,政府主要管理部门应当派遣专业体育场馆评估队伍对于目前体育场馆建设现状以及建设目的进行详细评估,及时纠正在建设当中所存在以及出现的问题,保障体育场馆建设质量;

另一方面,普通高等学校高标准体育运动场馆建设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专业化的管理。学校应当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对于现有的体育场馆进行管理。成立专职管理人员责任机制,将场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保障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提升对于体育场馆多项功能的科学使用与统筹安排。

3.4、创新“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内容

由于不同普通高等学校自身驻地城市政策不同,在创新“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工作当中,应当根据驻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群众体育健身娱乐需求进行目录的创新。充分调研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群体、高水平运动员群体、退休教职工群体体育运动与锻炼需求,设置出与当前群体需求相配套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选择配备项目目录当中应当增加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以及与驻地城市文化相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需求的体育器材,发展驻地所在城市传统体育项目。最后,目录的设置应当关注高等学校内部弱势群体的体育运动需求,使得目录的设置能够满足普通高等学校当中全部群体的体育运动需求。

3.5、其他建议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也趋向于多元化。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运动场馆建设以及设施配备当中,应当尽可能多的建设和配置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所需求的器材和场地,来满足学生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需求。普通高等学校当中的退休教职工人员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为促进身心健康以及社交,因此在体育场馆以及设施配置当中可以建造出学校健身长廊,提升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的健身娱乐性。

4、结语

体育场馆建设以及体育设施的配备是保障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在进行体育场馆建设以及设施配备当中,应当关注高校不同群体的体育运动以及运动健身需求,科学化体育场馆建设以及设施配备的工作理念。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应当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体育场馆建设和设施的配备工作相互结合,提升场馆建设与设施配备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场馆体育运动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场馆风采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