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司机与性别无关

2023-03-30 00:48欣欣
世界博览 2023年6期
关键词:布加迪赛车手尼斯

欣欣

20世纪初,女性驾车越来越普及。

在很多人眼中,“女司机”似乎是驾驶技术差的代名词,也许读过这篇文章以后,会改变你的看法。

在世界范围内,法国女性是最早与汽车结缘的。那里不仅有第一个取得驾照的女司机、第一个女赛车手,还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女出租车司机。

20世纪初,法国人决定放开对公共马车驾车人的性别限制。1906年,两位女性在好奇群众的围观中通过了法国出租马车车夫考试。出于好奇,许多人都想乘坐一次女性驾驶的出租马车,甚至还有男性车夫乔装打扮成女性来蒙骗乘客。人们为女性马车夫们拍摄了电影短片,甚至还制作了200多种明信片。

然而好景不长,许多女性因为家庭和婚姻的压力,选择退出这个行业。不过,还是有一些勇敢者留了下来,并在之后转向了前景无限的出租汽车行业。

一位名叫戴库尔谢勒的巴黎女性成了出租马车车夫中的先行者。1908年,身为一名出租马车车夫的她考取了汽车驾照,当起了出租车女司机。

当时,汽车的速度是马车的6倍,而且需要更高的驾驶技术和机械知识,汽车司机的门槛更高,前景也更好。

1916年的纽约,一辆出租车拐进百老汇大街。驾车人名叫薇尔玛·勒希,她是纽约第一名持证女出租车司机。薇尔玛最初在达尔顿车行干机修工,工作了一年多之后才转行成为出租车司机,因此她比许多男性同行更熟悉车辆维护与保养。

出租车带给像薇尔玛这样的女性一种新的职场选择,令她们可以从事更多原本只有男性才能从事的行业,并从中获益。随着美国进入汽车社会,这种机会也越来越多。

但是,对于女司机,特别是女性出租车司机,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内心的坚定,才能抵挡住各种压力和歧视,做好这份职业。

1908年,一位名叫戴库尔谢勒的巴黎女性成了出租马车车夫中的先行者,那一年,她考取了汽车驾照,人们甚至为她出版了明信片。

卡米耶·迪加斯特,历史上第二个持有驾照的女性。

绽放的赛道玫瑰

赛车一直被认为是充满阳刚的运动,但是在张扬个性,追求极限的赛场之上,从不缺乏女性赛车手的身影,这些赛道上的玫瑰,是如何在那个备受歧视的年代,绽放着属于自己的魅力的呢?

1896年,一则讣闻传遍巴黎。巴黎最大的百货公司,杜法耶尔公司的大股东兼经理不幸逝世,他的全部身家都留给了27岁的妻子卡米耶·迪加斯特,这位太太成了巴黎最有钱的寡妇,并且开始以不入俗流的方式来一掷千金。

与一般附庸风雅的阔太太不同,卡米耶在沙龙之外是个标准的“女汉子”,她玩击剑、爱滑雪、能驾驭热气球、爱好射击。如今丈夫不在了,有钱又有闲的卡米耶需要一些更不一样的冒险,比如赛车。

20世纪初的欧洲赛车场上经常会出现如下场景:维奥莱特·莫里斯穿着男性服饰,理一头短发,叼着香烟参与各项赛车运动。这种惊世骇俗的形象是对女性赛车手的彻底颠覆,在很多年里争议不断。

如果要总结早期赛车手的共性,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多金。有钱才能买得起车,并參与费用高昂的汽车赛事。1900年,著名的戈登·贝内特杯汽车赛在法国举办,跟很多法国人一样,卡米耶就此爱上了汽车。赛事结束后,她当即购买了两辆汽车,其中一辆还是冠军车型——潘哈德牌汽车。不久之后,她成为历史上第二个持有驾照的女性,并在第二年报名参加汽车赛。

1901年的巴黎至柏林车赛上,卡米耶成了第一个参加国际性赛事的女车手。在以死亡大赛著称的1903年巴黎至马德里车赛中,卡米耶展现了她另一面的风采。

她停下比赛,亲自照顾身负重伤的参赛选手,直到医生到来。如果没有卡米耶的帮助,那个受伤的选手很可能性命不保。虽然这场混乱而血腥的汽车赛最终被取消,但卡米耶的驾驶技术与体育精神受到了人们一致的赞誉。

20世纪初,卡米耶还参与了一系列的车赛,并加入法国汽车俱乐部,与赛车领域的性别歧视做斗争。大家普遍认为,她对于女性参与汽车运动所起的表率作用意义重大。当时的媒体称她为“亚马逊人”,也就是希腊神话中力大无穷的女战士。但另一方面,在巴黎用她的姓氏命名街道时,媒体又一次称她为“巴黎最美的女士”。美丽而勇猛,这是卡米耶·迪加斯特留给世人的完美印象。

卡米耶·迪加斯特是女性赛车史的第一座里程碑,其行为从不曾偏离主流价值观,所以她的赛车故事,都成了力与美的注脚。但是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女主角则不然,她的行为,在当时社会看来离经叛道,因此饱受非议。

维奥莱特·莫里斯曾经是法国著名运动员。身高1.66米,体重68公斤的她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赢得过从拳击到铅球的各类法国全国冠军,手握50余块奖牌。她还参加过200场以上的正式足球赛,并加入了国家水球队。在拳击场上,她甚至能和当时最强悍的男拳手对敌。在她体育生涯巅峰期的20世纪20年代初,她提出的口号“男人能做到的,维奥莱特也能做”传遍法国。

与极为出色的运动成绩一样,维奥莱特的特立独行也出了名。为了反抗不允许女性穿长裤的陋习,她甚至上过法庭。随着时间推移,她的坏脾气日甚一日,社会舆论对她大加抨击。最终,法国女子运动协会禁止她参加奥运会,为此维奥莱特转投赛车运动。

维奥莱特开设了一家汽车配件店打造赛车。为了让壮硕的自己挤入赛车座舱内,她采用了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式——切除乳房,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女性赛车手为这项运动所做的最不可思议的牺牲。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赛车场上经常会出现如下场景:一个身体强壮的女选手,穿着男性服饰,理一头短发,叼着香烟参与各项赛车运动。这种惊世骇俗的形象是对女性赛车手的彻底颠覆,在很多年里争议不断。

赛车是挑战极限的速度运动,在这片场地上,无论有多少偏见、歧视、不平等,最终总是要靠成绩说话。成绩的平等,比性别的平等更能让女性参与到赛车运动中。格温达·霍克斯,或者按她赛车职业生涯时期所用的名字,格温达·斯图尔特-霍克斯,无疑是这些玫瑰中最绚烂的一朵,她的成绩足以折服众多男性车手。

很少有女性打破过两轮、三轮和四轮机动车的世界纪录——就算是男性,这种成绩又有几人?但是格温达做到了。出身军人家庭的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俄国和罗马尼亚前线驾驶救护车,为此获得了圣乔治十字勋章。在成为英雄的同时,她也练就了高超的驾驶技术。

20世纪20年代,格温达首先接触到摩托车赛事。1921年,她驾驶踏板摩托车骑行1600公里,而她驾驶的摩托车只有一个气缸、一个后轮刹车。1930年,驾驶特制的德比—米勒(Derby-Miller)赛车,格温达创造了法国蒙莱里赛道5英里和10英里的纪录,最高时速达到234英里(377公里)。5年之后,她又成了首位在著名的英国布鲁克兰赛道时速超过130英里(209公里)的女车手。

可惜的是,速度女王在“运动战”中的运气总是不太好。她参加过两次勒芒24小时耐力赛,但都未能完赛。1936年驾驶杜森伯格赛车在布鲁克兰500英里大赛的第7名是她最好的比赛成绩。喜欢尝鲜的她也参加过1934年的蒙特卡罗拉力赛,不过这是她唯一一次参加拉力赛——大概是难以找到椭圆赛道上那种纯粹的速度感。椭圆赛道、大而重的赛车,纯粹为速度而驾驶才是她的心头好。在这样的场地上,她可以傲视所有男性对手。

陨落的布加迪女王

2010年9月4日,位于大巴黎地区伊夫林省的圣—梅斯梅尔镇一改平素的宁静。来自不同国家的200多位客人,聚集在教堂边的墓地,为一座墓碑旁新落成的铭牌揭幕,那上面记录着墓主的生平:埃莱·尼斯,1900—1984,赛车手,世界速度纪录保持者,一个打破藩篱,为祖国荣誉和女性运动员的竞争力而奋斗的人。

人们很难想象,一个获得如此高评价的人物,已经被公众遗忘了差不多60年。模特、舞蹈家、赛车手、交际明星、落魄者……围绕着这位女士命运的种种谜团,令人云里雾里,难辨真伪,然而有一点是确认无疑的:在最辉煌的时代,她是被整个世界垂青的女性赛车手,是当之无愧的“布加迪女王”。

埃莱·尼斯(原名马里耶特·埃莱娜·德朗格勒),1900年生于巴黎西南郊75公里外的小镇。1903年,史诗般的巴黎至马德里拉力赛就从这座村镇经过,200多辆机械猛兽从家门口呼啸而过的盛况,也许震撼了孩提时的德朗格勒。德朗格勒家并不富裕,父亲是个邮差,领着一份菲薄的薪水。那些轰鸣的汽车,还有车上那些倨傲的驾驶者,让德朗格勒第一次意识到:乡村之外,还有一个别样的世界。

十几岁时,德朗格勒像许多外省年轻人一样去巴黎淘金。姿容秀丽的她最初为画家充当模特,后来又开始接触芭蕾舞。德朗格勒很有舞蹈天赋,她为自己取了埃莱·尼斯的艺名,从此靠跳舞为生,并很快声名鹊起,终于赚到了足够的钱给自己购买雪铁龙汽车。

随着舞台事业蒸蒸日上,埃莱·尼斯成了巴黎社交圈的红人。她与布加迪品牌的继承人让·布加迪交往甚密。20世纪20年代,在身为赛车手的好友介绍下,她开始接触赛车,却一次次地被只允许男性参加的汽车比赛拒之门外。

1929年,一场雪崩导致热爱滑雪的尼斯膝盖受伤,她的舞蹈生涯结束了,而且再也不能滑雪。

像俗話说的那样:上帝关闭了门,却又打开了一扇窗。1929年6月2日,法国开始举办专门由女车手参赛的女子大奖赛。一向对女性拒之千里的汽车赛事突然有此转变,固然是响应这个时代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升的潮流,也是因为汽车技术的进步。

正在寻找新职业机会的尼斯借着这个契机,打开了新世界。在首场女子大奖赛上,她驾驶着一辆借来的欧米茄6型跑车参赛,一举夺魁。埃莱·尼斯很聪明,懂得怎么说服汽车制造商借车给她——“让一个漂亮女人坐在你的车上比赛,很快全法国都会来买你的车。”

获得胜利的翌日,布加迪公司向尼斯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她驾驶布加迪跑车,参加此后的比赛。尼斯愉快地接受了。

尼斯没有辜负布加迪的厚望,同年12月,她驾驶着一辆布加迪T35C在法国蒙莱里赛道创下纪录:单圈最好成绩197.708公里/小时,十圈平均速度为194公里/小时——这是新的世界女子纪录,即便在今天,她的成绩也让人难以企及。

此后几年间,尼斯代表布加迪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赛车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跟布加迪T35C(一辆著名的,属于罗斯柴尔德名下的赛车)的合影被媒体反复刊登,“布加迪女王”的外号不胫而走。而这更激发了各大品牌的兴趣,从汽车厂商到烟草公司,许多大企业都希望找尼斯去代言。而作为一个在巴黎出人头地的外省姑娘,尼斯很清楚客户们看中自己的是什么。在美洲参赛时,她有时会不戴头盔——“因为观众喜欢在我驾驶时,看到我的头发”。

客观地说,埃莱·尼斯是拥有驾驶天赋的,也足以跟那些男性竞争对手相抗衡,但即便在她最辉煌的年代,也从来没有真正赢过她的男性对手们。然而,作为女性赛车手的代表,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奖赛赛事唯一的女性车手,尼斯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公众关注度,并因此收入不菲。

20世纪30年代,她在法国或意大利的每场比赛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10万美元左右。另一方面,尼斯吸引聚光灯的能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在舞臺上,社交圈里,还是赛道上。她出现在各大报刊头版的照片,造就了她的偶像地位,也难免让她跟许多别的名人一样毁誉参半。成绩有限,却名利双收,这让很多同行,尤其是男性同行妒忌不已,而这一切为她将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整个20世纪30年代,尼斯的赛车事业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平,但之后,她的事业出现了危机。越来越多女性车手的出现,打破了尼斯作为大奖赛女性赛车手的不可替代性,她的商业价值下降了。1936年,她在巴西圣保罗参赛时遭遇车祸,尽管她本人在昏迷3天后幸存,并成为全巴西的英雄,但是这场事故造成6名观众丧生,赞助商对身受重伤的她产生了怀疑,再也不愿意在她身上投钱。

埃莱·尼斯驾驶属于自己的布加迪赛车参加比赛。

为了证明自己,1937年,尼斯与另外3名女车手组队,在蒙莱里赛道进行了女车手耐力测试,整整10天,她们一共跑完了33578公里的赛程,创造了耐力赛的10项世界纪录,这些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而尼斯本人也被许多人视为英雄。

世界大战的隆隆炮声打断了尼斯的赛车生涯。跟许多法国人一样,她熬过了艰难岁月,并计划在1949年重返蒙特卡洛大奖赛。然而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改变了尼斯的计划。

在蒙特卡洛大奖赛的欢迎宴会上,一位男性同行——路易·齐隆站出来,公开指责尼斯是盖世太保的奸细。尼斯当场反驳了这种指责,并在此后发起了法律诉讼,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几乎所有人,从同行,到媒体,再到尼斯的亲人,似乎都相信了这种莫须有的指责,并几乎是不约而同地选择抛弃尼斯。

埃莱·尼斯生命的最后35年,是漫长而痛苦的,特别是在1960年前后,最后一任情人花光了她最后的积蓄,撇下一文不名的她去另觅新欢。穷困潦倒的尼斯只能靠演员慈善机构的救济为生。75岁那年,她被迫搬进破败不堪的阁楼,邻居曾看到她因为饥饿,去偷小猫食盆里的牛奶。1984年,埃莱·尼斯在贫病交加中去世。处理遗物的人发现,她的房间挂着两幅当年翩翩起舞时的照片,作为对久远已逝的美好时光的纪念,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尼斯的骨灰被送去家人居住的圣—梅斯梅尔镇,她的家人甚至没有允许她葬入家族墓地,有差不多十年,这个曾经名扬世界的著名女车手,就被草草埋在无名墓穴里。直到21世纪,一位对尼斯感兴趣的美国作家为她撰写了一册详尽的传记,才让这个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名字重新为人们记起。从那时候起,尼斯的事迹重新被媒体报道,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也宣告成立,她的崇拜者几经波折,找到了她的墓穴,并在2010年重新竖起了墓碑与纪念铭牌,以恢复她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女赛车手之一的声誉。

(责编:马南迪)

猜你喜欢
布加迪赛车手尼斯
优雅隽永
——布加迪CHIRON PROFILÉE
布加迪CENTODIECI三重测试尽显顶级超跑本色
本期人物:费尔南多·梅尼斯
布加迪的“私人定制”
火星赛车手
轩尼斯门窗
赛车手星星狐
布加迪与PG再度联手
F1赛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