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中国学派的回归

2023-03-30 02:34石原
世界博览 2023年6期
关键词:妖怪小猪动画

石原

《小妖怪的夏天》以中国传统的“大IP”《西游记》为背景,却并没有像以往的动画作品一样将“顶流”猴哥作为主角,而是别出心裁的以原著中甚至都不存在的极度边缘的底层小妖怪作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小猪妖的故事。

改编自南朝志怪小说《阳羡书生》的《鹅鹅鹅》,以大量留白,寥寥几笔间将人心与欲望的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

1922年,万氏兄弟用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拉开了中国动画的序幕,中国动画经历过辉煌,跌落过深谷,给无数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也令无数人扼腕叹息骂中国动画不争气。

在中国动画诞生100周年之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哔哩哔哩视频网站联手打造的动画短剧集《中国奇谭》引起了轰动,成了名副其实的“爆款”,口碑热度双丰收。就连平时只关注明星绯闻、娱乐八卦的“营销号”都蹭起了《中国奇谭》的热度,编造出“家长炮轰《中国奇谭》”的话题一度登上了热搜第一,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奇谭》确实出圈了。

《中国奇谭》系列一共8集,分别讲述了8个独立的故事:《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玉兔》《小卖部》《飞鸟与鱼》。从北国风光到胡同巷里,从乡土人间到宇宙未来,从神鬼志异到思考与成长,10名青年导演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将这些奇幻又温暖的故事带到了我们面前,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国宝级”老师们的添砖加瓦。这几部短片虽然每部在口碑上略有参差,有观众认为其中一两部有“拖后腿”的嫌疑,但对《中国奇谭》整体来说,观众的口碑确实出奇一致得高。尤其是打头阵的《小妖怪的夏天》,被网友们称为“一集封神”,是系列短片中评分最高的一集,几乎是“全网无差评”。

《小妖怪的夏天》以中国传统的“大IP”《西游记》为背景,却并没有像以往的动画作品一样将“顶流”猴哥作为主角,而是别出心裁的以原著中甚至都不存在的极度边缘的底层小妖怪作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小猪妖的故事。作为“浪浪山妖精窝”最底层的小妖怪,小猪妖是个名副其实的“打工人”,山大王们为了吃唐僧肉设陷阱,给小猪妖等“打工人”布置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回到家之后小猪妖才能感觉到一丝温暖,而面对猪妈妈的唠叨和关心,小猪妖也只能报喜不报忧地说自己受到了大王的重用。每个“打工人”看到这部动画都会有强烈的共鸣,因为每个小妖怪都映射了职场里的我们,有喊着不切实际目标的大王,有让你只管干不要问不许有自己想法的熊教头,有一言不合就要把你打入万丈深渊的狼大人,有碎碎念让你带个葫芦多喝水的猪妈妈,有陪你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当然还有每一个小人物都想成为大英雄的雄心壮志。小猪妖从说书先生那里知道孙悟空曾经也是妖怪,但是却成了大英雄,于是它也幻想着自己成为一个英雄。

《中国奇谭》第5集故事《小满》探讨了儿童如何与儿时恐惧共存并克服恐惧的故事,是一部妙趣横生且意味深长的剪纸定格动画。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片子的英文标题叫“Nobody”,“无名之辈”的意思,小猪妖有多弱小呢?在它眼中威风凛凛的大王设置的机密陷阱,在悟空等人眼中简直就是逗小孩的玩具,八戒一个人就端平了整个妖怪团伙。但是尽管小猪妖如此弱小,在它冒着生命危险冲向唐僧师徒大喊前面有危险的时候,它就是英雄,再平凡的小人物,都有机会成为英雄,哪怕只有一瞬间。最后的结局也非常耐人寻味,如果小猪妖结尾就这样被悟空一棒子打死,情节上不会有任何问题,《西游记》里被一棒子干掉的妖怪不计其数,但如果这样故事就成了黑色童话。在导演的安排下,小猪妖“神奇”活了下来,原来悟空早就知道这个善良的小妖怪是来帮他们的,而这个安排绝不是导演的临时起意,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3次苍蝇的画面,一次是小猪妖回家的时候在它耳朵上的苍蝇,一次是熊教头指挥小妖怪们埋伏唐僧师徒时小兔妖的耳朵上,还有一次是小猪妖被狼大人追杀的时候石头下面的草上,《西游记》里有谁喜欢变化之后去刺探敌情呢?答案呼之欲出。這个温暖的结局不仅让大圣这个很多人心中的图腾依旧高大,也带给了每个观众面对生活的希望——小人物,也可以做自己生活的主角和英雄。

改编自南朝志怪小说《阳羡书生》的《鹅鹅鹅》,以大量留白,寥寥几笔间将人心与欲望的复杂表现得淋漓尽致;讲述乡村变迁与乡愁的《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讲述童年幻想与成长的《小满》……每一部动画都能让人们在其中找到自己。乍一看,《中国奇谭》讲述的都是充满志怪色彩的故事,但每个故事其实都是在生活当中,也许这就是这部动画短篇集可以让人共鸣的原因。

2019年,流媒体巨头网飞推出了动画短片集《爱·死亡·机器人》,以精美的制作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震惊了全球观众。当时有很多人感叹,什么时候中国能有这样的动画呢?现在,《中国奇谭》告诉了我们答案。两部动画短篇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爱,死亡和机器人》片名就已经揭示了主题,以“机器人”所代表的科幻为背景,探讨“爱”与“死”这两个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而《中国奇谭》也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妖”。在《中国奇谭》的先导片中,“什么是妖”可以当做创作者向观众抛出的核心问题,也是这部作品想要回答的问题。

中国的妖怪文化自古以来便欣欣向荣,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从《搜神记》《山海经》到《博物志》《聊斋志异》,还有《鹅鹅鹅》中故事的出处《续齐谐记》。妖怪作为 “超自然生命”,被赋予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虽然一想到妖怪,人们总是先想到“青面獠牙、血盆大口”,但其实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妖”也可以很生活,很浪漫,很唯美。

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6年推出的作品《骄傲的将军》。

在《中国奇谭》中,主创们就给了妖怪各种各样的形象,它们可以是凶残的狼大人,也可以是平凡善良的小猪妖;它们可以是诡异的狐狸公子,也可以是机器兔子;它们可以是人们口口相传的神仙,也可以是孩子幻想中的伙伴。这些妖也许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但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一定有它们的位置,和它们混在一起的,可能是童趣,可能是乡愁、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生活中淡淡的忧伤。这些情感给了人们想象中的妖以极大的生命力和创作价值,在日本,妖怪文化通过电影、动漫等作品蓬勃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文化效益,不少妖怪形象甚至成了日本文化输出的标志和主力军。而日本著名的妖怪研究专家水木茂曾经说过:“号称八百万神国的日本妖怪,至少有70%的原型来自中国。”

曾经,我们也诞生过《天书奇谭》《九色鹿》这样经典的以“妖”为题材的动画作品,其实不光是“妖”这个题材,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很高兴《中国奇谭》重新打开了这座宝库的大门,将一个个含蓄、留白而又回味无穷的故事带到了我们面前。

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的动画长片《天书奇谭》。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动画何时重现辉煌”都成了网友口中的“梗”,和“中国足球何时冲出亚洲”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是中国动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一直在走“低幼化”的路线,存在粗制滥造、抄袭成风等问题;而另一方面,中国电影曾经的辉煌确实给很多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很多人在感叹诞生过《大闹天宫》等精品的中国动画为何会如此没落。

其实,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低谷后,近年来中国的动漫产业已经在逐渐回暖,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表现。《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了电影市场上的现象级作品,而《熊出没》系列电影也逐渐成为春节档的票房“守门员”。尽管在市场上斩获颇丰,但是对很多人来说,中国动画好像在这些年少了点什么。直到《中国奇谭》的出现,人们看到了中国动画复苏缺少的部分,那就是“中国学派”的回归。

1956年,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第8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儿童动画电影节上获奖,但在当时人们却一直以为这是苏联的作品。自此,以特伟为代表的第一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工作者提出了“敲喜剧风格之门,探民族形式之路”的創作理念,而以京剧为基底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应运而生,成了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我国的31部动画影片在各类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被认为“达到了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艺术风格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健康的内容,不拘一格的形式,坚持民族绘图的传统正是中国学派的核心思想。

如今,《中国奇谭》将中国学派的大旗重新树立起来,还用更多先进的技术与现代的思想给中国学派添砖加瓦。题材不一定非要取材于古代神话,但内核一定是中国特色;画风不一定非要水墨剪纸,但审美一定是中国风格;音乐不一定非要敲锣打鼓,但气息一定是中国旋律。也许,这才是《中国奇谭》给中国动画做出的最大贡献,而这也是中国动画真正重现辉煌的正确道路。

(责编:马南迪)

猜你喜欢
妖怪小猪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可爱的小猪
我是动画迷
妖怪来了
妖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