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2023-04-05 03:05李楠楠山东省滕州市实验小学2775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

李楠楠(山东省滕州市实验小学 277500)

小学阶段构建高效课堂是针对学生专注力基本特征的良好教育方法。教师需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充分做好教学引导。

一、 立足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

1.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做好教学组织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要将核心素养作为重点培养内容,教师需要结合核心素养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前期教学组织准备工作中,适当转变方式方法,结合核心素养培养不同侧重点进行教学流程和内容的创新与规划。适当转变教学组织模式,更能够引发学生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环境中。从提升教学效率角度上来说,也只有教师前期做好充分准备,明确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学目标和要点,才能更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达到预期的教育引导效果。

2.基于学生兴趣培养,融入多元化的教学辅助工具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动力。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会产生更大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积极融入具有创新性和实践应用价值的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流程,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更丰富、更多元的知识学习模式,有效维持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教师集中做好相关课程内容引导和教育,确保核心重难点知识在教学中获得良好效果,学生学习体验也会有所优化。教师可结合实际,融入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应用,如微课视频、交互式电子白板以及多媒体平台等。

3.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学习引导力度

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应适当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或者让学生自主进行后续的实践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思考和实践空间。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取得更好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从积累和完善的角度出发,提升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可结合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拓展。例如,给学生布置阅读打卡任务,或推荐学生观看相关纪录片、电影等。让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实现知识面的有效拓展。

二、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1.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提升集中性

集中的教学准备,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条件。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专注力集中的时间阶段,以及课程教学重点内容,进行更加集中的教育引导。如结合学生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以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对学生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有效解决。部分学生若存在基础学习能力问题或拓展学习需求,教师可再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引导。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集中性,才能最终同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

2.要求教师搜集整理更加丰富的教学辅助素材

在更为宏观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背景下,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需要引入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素材和内容,通过针对性素材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匹配,达到更好的能力培养效果。具体来说,小学阶段语文核心素养分别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可结合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找准相关素材资源融合切入点,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达更加广泛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以促使学生在完成基础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课程学习体验。例如,在《秋天的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课文主题,以秋天为核心,引入一部分描写秋天雨景的古诗文或视频素材资料,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实现思维发散,使学生基于主题性课程教学内容拓展能力。而古诗文的引入和主题性视频资源的引入,也是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锻炼学生文字审美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 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是做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思维能力,更需要教师以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相应教育引导。教师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收集整理更多教学素材,或立足于生活实践寻找更加丰富的语文课程教学素材,才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入素材进行应用,提升教学效率。

1.实现观念转变,聚焦核心素养

转变思想观念,是对教师的一种具体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使得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任务不再局限于一些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而上升到了更为宏观和广泛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操作维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组织观念也需要同步进行转变,传统的依托课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无法适应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组织中,不断实现个人思维的灵活和创新,不断引入先进的教学组织方法和辅助工具,以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组织规划和教学流程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2.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保持学生专注力

教师在引入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当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在短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学习内容上。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更加集中有效的学习体验。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获得更好的核心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具体的氛围营造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借助多元化的辅助工具和平台。例如,在《精卫填海》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这篇课文是《山海经》中经典神话故事的特征,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应的影视作品或动画作品。让学生在教学开展初期首先观看相应作品,带学生进入故事之中,将教学过程转变为故事情节的分析和感受过程,这种故事性更强的教学引导方式和以视觉观察为基础的直观性,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另外,生动的视频和动画学习资源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氛围营造效果,使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学习产生深刻印象。

3.整合教学资源,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是取得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需要结合具体课程的课时安排要求,在教学资源整合环节提升针对性,优化课堂教学整体状态,提升学生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的学习感受。而教学目标的明确,也有利于帮助教师结合学生各个目标背景下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解决,获得更加精准有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教师更应当以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为基础,进行教学目标的同步确认。例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引导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此篇课文具有实践性空间的特征,在教学引导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学习的内容结构和整体思路进行课文复述。复述中,学生的自主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检验。另外,教师还可实现进一步的教学拓展。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外出旅游经验,将自己在著名旅游景点旅游的过程进行叙述或书写。使学生通过相应的教学过程推进,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鉴赏和审美意识,提升学生对文字和实践空间的审美能力。

4.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转变教学方式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将预习阶段或核心课程教学阶段的部分内容,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相关软件进行前期制作,以便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集中面向学生进行播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重难点知识集中有效了解,这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科学方法。另外,视频展示的方式更加直观,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对照观察自身在学习理解中的问题。必要时,教师还可将视频资源在课后集中发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薄弱点进行复习和巩固,这是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的科学方法。

教师可利用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用问题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环节,用微课视频解决学生课堂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在《桂花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这部分课程具有生活气息这一特点,鼓励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联想桂花盛开时自己在桂花树下玩耍的情境。应用微课视频,展示桂花树下桂花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源,让学生感受相关场景。随后,用典型问题引导学生组织学习逻辑,提升课程教学效率。具体的问题包括:①桂花的香味应当怎么形容? ②在桂花树下玩耍时,孩子们是什么心情? ③你的童年有哪些难忘的愉快经历? 具有层次性和发散性的问题引导,也能够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上来说,立足于生活实际的自主学习引导过程,对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学习综合实践能力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 结语

结合本文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所感兴趣的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是提升整体教学效率的科学路径。教师应当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积极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应用,积极优化课程教学组织流程,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引导效果。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语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