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理论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2023-04-05 03:05侯丽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210046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听力模态符号

侯丽娟(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210046)

2018年,《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是为了提升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数字校园建设拓展了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了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时空限制正逐渐消失,各类英语名人演讲、原声电影、情景喜剧等优秀数字教育资源可随时随地下载,这极大地改善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体验,也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与多元化。多模态理论便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其能够转变教学方式,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手段和符号完成教学。教师可开展多模态英语听力教学,通过听力教学资源与生活、社会的相关联增加符号资源,进而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一、 多模态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1.多模态理论基础

多模态理论基础包括社会符号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建构主义理论等多种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期。随着时代发展,符号学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社会符号学认为,文化是有意义的社会符号系统,人需要掌握社会中的符号并结合文化进行实际分析,进而理解符号本身的意义。其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当前,以研究声音和视觉图像的重要性为主,重点在于解释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应当如何联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是在社会符号学的基础上延伸出的全新理论,由语言学家韩礼德在1970年左右开创。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情境下的符号系统,其表达意义与人的选择相关,并形成了系统网络,构成交际交流的意义潜势。在此理论下,图像、动作、表情、色彩等符号都有表达意义作用,甚至与语言符号相辅相成,能够深化语言符号的意义。教学也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一种,语言只是教学符号的一种,许多非语言符号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是多模态理论运用于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多种学习资源完成的自主学习,并通过意义的构建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针、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会影响学习者对意义的构建。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习者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影响学习者意义构建的因素进行筛选,最终构建出适合学习者成长、完成意义构建的学习环境。多模态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选择适合学生的符号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完成意义的构建以及表达。

2.多模态的概念

现今学术界对多模态理论并未有约定俗成的概念界定。有国内学者认为,多模态是人通过语言与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同时刺激交流者多重感官而产生的交际现象。有国外学者认为,多模态并不只是使用语言作为表达内容的方式,应当是结合声音、动作、图像等多种符号的表达交流过程。虽然不同学者对多模态概念的理解不相同,但定义大致相同。多模态可代表人与人交际过程中所采用的单一或者多种符号的资源,如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模态理论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现,但其核心始终是多种符号资源的结合以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或者信息传递。

3.符号模态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模态以符号资源的形式存在,多模态理论可视作多符号理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符号的组合和搭配,如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文字符号、图片和视频符号等。语言符号主要包括两种模态,分别是书面语符号和口语符号。书面语符号主要运用于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中,口语符号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向教师传递信息,以及学生讨论、背诵、演讲等活动中。非语言符号则是以教师肢体动作符号、空间距离符号、表情符号等多个方面组成,这一符号资源能够加强语言符号的表现力,使学生更快速、直观地理解教师传递的意义。文字符号、图片和视频符号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三者以视觉为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感官模态

符号模态由教师主导,能够从多个方面刺激学生感官,使他们快速、有效地完成意义的构建。感官模态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体验,加快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听觉模态是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核心,也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音频以及教师的语言符号是刺激学生听觉的主要途径,主要起辅助视觉、动觉的作用,能够使学生了解词汇发音,快速理解基础内容,加深学生记忆力。视觉模态则是学生捕获信息的主要途径,其主要是对文字、图像等符号模态进行感知。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官模态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但这一模态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要适量,否则可能会影响听力教学有效性;动觉模态是学生对教师动作所做出的反应,相较于听觉和视觉模态,这一模态运用较少,但有着增强两种模态效果的作用。

二、 多模态理论支持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实践

对话型听力教学较为灵活,学生需要判断事件情境、对话人物情绪状态等多方面因素,能够充分锻炼学生听力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另外,对话本身并没有内容、时间等因素限制,以我国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时事新闻等内容为主,可以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底蕴。以A happy family章节对话型听力教学为例。

(1)教材分析

A happy family这一章节选择牛津译林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其中包括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医生(doctor)等多种名词的学习。这一章节内容较为基础,学生已经掌握部分内容。因此,这一章节教学核心在于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掌握新知识点,并形成完善的知识架构。这一章节包含部分对话内容,针对性较强,但篇幅较短,因此,教师可以以章节核心知识点为基础创设或者搜寻相关对话性听力教学资源。

(2)学情分析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生代学生对英语的抵触心理正逐渐消除,英语学习效率也在不断提升。但因为部分初中生心理成长问题以及错误认知对其产生的影响,这部分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听力教学由学生主导,部分学习积极性较低的学生可能会在听力教学中浑水摸鱼。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改变听力教学形式,避免浑水摸鱼情况出现。

(3)教学目标

Ahappy family章节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与能力层面目标和情感与态度层面目标两个部分。知识与能力层面目标:掌握基础的词汇、句式,并能够进行正常的对话和交流。情感与态度层面目标: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主动完成听力学习,并尝试与他人进行英文交流。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辅助学生完成词汇、句式的记忆和运用;引导学生完成听力训练。

教学难点:使学生具备基础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

(5)课前准备

多媒体设备、听力训练材料、课前引导资源、课后拓展教学资源等。

(6)教学思路和流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可用短视频或者电影、电视剧节选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关于家庭的美剧《马尔柯姆的一家》。在学生观看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感受,并将其记录下来。

模态分析:视频本身包含了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符号资源,能够丰富学生听觉、视觉、动觉体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极大帮助。同时,《马尔柯姆的一家》是情景喜剧类视频资源,可引导学生结合这一视频与自己家庭生活相结合,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增加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接受程度。

其次是基础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重点丰富学生学习体验,通过多模态教学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是本章节教学重点:听力教学环节。教师可从《马尔柯姆的一家》这一情景喜剧中选择部分对话内容,并在对话开始之前交代对话背景,使学生能够做好准备。例如,Malcolm's family went on vacation,but in the process of vacation,Malcolm's mother was found missing.背景交代完成,学生第一时间思考的便是“Malcolm's mother”为什么不见了。这也意味着学生对后续的听力材料产生了兴趣。

在实际听力教学环节,教师可转变常规训练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并改变传统书面训练形式,让学生以英语口语方式回答。例如,在听力材料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Where's Malcolm's mother? When did she go?”

这一问题包含时间和地点两个要素。一方面,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听力过程进行深度思考才可能得到答案。另一方面,因为小组合作模式的存在,学生之间形成竞争,学生思考速度和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模态分析:这一环节是实践操作,学生需要结合教师所提出的背景以及教学资料进行思考和研究。从学生角度进行观测,这次听力教学包含了语言模态、动作模态和文字模态等多个层面;从教师角度进行观测,这次听力教学则包含图文模态、音频模态以及学生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

最后是课后反思环节,教师可在这一阶段播放完整视频,用情景喜剧本身的趣味性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确定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改正。

对话型听力教学的核心是对话,这并不是单纯的虚拟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应当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这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听力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更加多元,也可将多模态教学理论内化到听力教学之中,使学生从视觉、听觉、动觉三种感官出发确定训练内容,寻找问题答案。这对部分学困生是非常友好的。因为这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单一的听力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作用并不明显,而多模态听力教学可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主动性,提升核心素养。

三、 结语

当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和内容单一的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听力教学实效性不强。教师可基于多模态教学理论开展听力教学,打破传统听力教学时空限制的同时,使学生从视觉、听觉、动觉等多个层面完成听力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充分利用多模态教学注重符号资源的同时要明确一点,在教学中仍需以听觉相关符号资源为主体,其他符号资源都是围绕听觉符号资源出现并运用的。

猜你喜欢
听力模态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变符号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国内多模态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