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提升初中学生历史素养的新路径

2023-04-05 03:05黄春玲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初级中学226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杨靖宇英雄生命

黄春玲(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正余初级中学 226000)

学习历史不仅仅需要学生去记住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意义,还需要他们去思考这些历史认知背后的生命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剖析历史人物经历,进而培养学生生命态度;也可以通过聚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进而引导学生领悟生命价值;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长河中的典型案例,来帮助他们认知生命意义,进而渗透生命伦理。

一、 生命教育在初中历史课堂的现状与反思

对历史教学来说,学习历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认识自己,更好拓展思维,更好促进他们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健全的人,必然是一个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

1.教师忽视课堂中的生命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表面上是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还是以考试题目为主体。作为课堂上一群鲜活的生命体,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换言之,教师忽视了课堂中的生命。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认知了解不够,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预设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要对他们不知道的进行详细讲解。当前历史教学,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讲了许多学生感到陌生的东西,却还一直讲下去。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状态。例如,在讲述抗美援朝的时候,教师讲到了那时候志愿军艰苦的战斗条件,好多战士都因为寒冷的天气冻坏了。学生对这样的一个表述,却不太能理解的。

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状态,还以刚才这节课为例,教师在讲授这一课的时候,就是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天气冷,冷风往教室里吹。这时候,一个学生举手说,他想将窗户关上。其实,这样的一个细节起码要引起教师思考。教师上课,要关注学生身体状况,要关注他们的当下需求。

2.学生漠视历史中的生命

当前,学生对历史教材中生命的漠视是一个必须改变的现状,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不利。学生很少真正去思考过历史中的那些人物。在讲述邱少云的时候,班上竟然有学生笑出声来,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保家卫国的战士有怎样优美的生命弧线,他们不知道这样可爱的生命换来的是祖国的长治久安。在讲述《辛亥革命》的时候,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徐锡麟和秋瑾为了革命壮烈牺牲了。”教师发现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课本插图旁边,将这个人物多画了几笔,人物的样子不一样了,都长出了胡子。如果他们将这两个人物当成鲜活的生命体看,他们也许不会这样。他们不知道这两个人物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何在,他们对这两个人的生命也是漠视的。教师问学生这两位英雄在牺牲的时候是多大岁数? 如果他们不参加革命,他们会过早地离开人世吗? 他们这样做,能换回什么吗?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关切书本中人物的生命,要打通生命的通道,要让生命的价值真实呈现,要让学生接受到生命的教育。

二、 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方法

历史就是一幅幅生活画卷,那些历史人物都应该鲜活地展示学生面前。学生能从中感知他们生命的律动,能从中汲取自己生命成长的力量。

1.感知英雄的壮举

当前学生最崇拜的不是书本上的那些英雄,而是流行的那些电影电视明星。追星没什么错,但是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要让这些英雄的壮举成为学生生命里的刚强。在讲述抗日战争的时候,学生自然知道抗日大英雄杨靖宇。学生首先要感知的,就是他的英雄事迹。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从不同维度收集与这个抗日将领有关的资料。其次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将这个传奇英雄的故事讲出来。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就自然带着自己对英雄的态度,他们会将杨靖宇当时的表情展现出来,将杨靖宇面临的困难呈现出来,更要将杨靖宇的内心想法,英勇抗战的气势展现出来。学生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他们就能明白一个抗日救亡的生命有多珍贵;学生就能理解一心为了祖国的生命是多么的顽强;学生就能明白一个为了民族而战斗的生命是不朽的。换言之,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不仅仅要记住英雄的名字,而且要能将英雄气概植入自己生命的成长。再次,教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当时,如果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每一个人都是杨靖宇会有怎样的场景,历史会不会改写。为什么一个生命呈现的姿态不一样,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历史结局呢。同时,将这样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假如你是杨靖宇你会像他一样去一个人深入一群敌人中去,会做一个孤胆英雄吗? 最后,问题进一步深化,杨靖宇知道自己寡不敌众,为什么还满腔豪情地抗击日军? 在一步步追问中,学生对英雄壮举的思考也深入了。对于生命化教育来说,学生要能从英雄的壮举中感知生命的刚强,进而让他们更努力地学习。

2.牢记战争带来的苦难

生命化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知生命价值的高度,进而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学生这些观念的形成是生命化教育的结果,是生命化教育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与生长状态。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从战争带来的苦难入手,让学生感知生命化教育,进而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还以抗日战争为例,教师问学生能不能到村上去问一问90岁以上的老人,让他们说一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受到的苦难。这些老人在抗战期间的时候,大多处在少年时期,但是他们对这场战争还是有印象的,尤其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对他们讲述了一些战争的场景。学生记录下这样一个场景:村里的大爷在描述日本人烧毁他们家房屋的时候,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老人说,几代人生活的地方没有了,一个挡风遮雨的地方没有了,一个表达情感的地方没有了。同样,老人还讲述日本侵略者进村时,一群小孩拼命奔跑的场景。生命化教育就是让学生能感知生命中经历的苦痛,能感知那些挣扎过的生命曾经为美好生活付出的代价。生命化教育就是将教材内容复活,让一草一木、一叹一怒都呈现出来,给学生更多思考,给生命更多厚重感。

三、 结语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关注教材具体内容以及对相关主题思想的诠释,来渗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学生也可以在参加多种学习活动时,感知来自生命的关爱。总之,教师要将生命教育与历史教育合二为一,为学生成长奏响生命赞歌。

猜你喜欢
杨靖宇英雄生命
英雄犬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英雄杨靖宇之死
自古英雄出少年
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