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灿辨治梅核气验案三则*

2023-04-05 11:18陈秋颖陈金旭马凤岐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木蝴蝶竹沥梅核气

陈秋颖 陈金旭 马凤岐#

1 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 杭州 311112

2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梅核气是指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喉所致。梅核气与现代医学的咽异感症、咽癔症、癔球、咽部神经症相类似。早在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即有相关的记载,如“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临床症状之轻重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中医内科学将其归为“郁病”范畴[1]。陈永灿主任中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陈师提出,梅核气病因总体责于情志所伤,发病与肝密切相关,治疗上以育阴利咽、清热化痰、疏肝理气为基本原则。现选取陈师辨治梅核气验案3则介绍如下。

1 育阴利咽,理气化痰

毛某某,男,36岁。2021年10月6日初诊:患者反复咽喉梗阻感1月余,伴胸骨后不适,口干欲饮,纳食尚可,舌嫩红、苔薄少、中有裂纹,脉细。2021年8月30日胃肠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肠镜未见明显异常。辨证属于阴亏气滞,痰气凝结。治拟养阴利咽,理气化痰,处方:生地黄、百合各24g,酒当归12g,麦冬、北沙参、无花果、羊乳、姜竹茹各15g,枸杞子18g,川楝子、蝉蜕、甘草各6g,乌药、紫苏叶、竹沥半夏各9g。7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早晚饭后各1次。2021年10月13日二诊:口干欲饮药后大减,咽喉梗阻感、胸骨后不适好转,舌嫩红、苔薄纵裂。处方:酒当归12g,生地黄、百合各24g,麦冬、北沙参、无花果、姜竹茹各15g,枸杞子18g,木蝴蝶、凤凰衣、蝉蜕、甘草各6g,乌药、紫苏叶、竹沥半夏各9g,射干3g。7剂,煎服法同前。2022年1月25日三诊:口干欲饮、胸骨后不适药后已除,咽喉梗阻感好转明显,舌中裂纹转浅,舌嫩红、苔薄。处方:酒当归12g,生地黄、百合各24g,麦冬、北沙参、无花果、姜竹茹、瓜蒌皮各15g,枸杞子18g,玫瑰花、代代花、蝉蜕、甘草各6g,乌药、紫苏叶、竹沥半夏各9g。再进14剂以善后。

按:本案患者为中年男性,正值而立之年,自诉生活工作压力较大,经常加班熬夜,起居失常,暗耗阴血。陈师辨为肝阴亏虚,痰气凝结之证,肝阴不足,无以濡养肝体,则肝阳偏亢,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聚而为痰,痰气相互搏结于咽喉,故而咽喉梗阻感、胸骨后不适;气阴不足,津液不能上承,因而口干欲饮、舌嫩红、苔薄纵裂。治当育阴利咽,理气化痰,处方以一贯煎为主加减。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液、补肝肾为君,内寓滋水涵木之意,当归、枸杞、北沙参、麦冬滋阴柔肝,养阴生津,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理气,复其条达之性。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得舒,则诸症可解,体现了“肝体阴而用阳”[2]的治疗原则。更加百合、无花果、羊乳甘润养阴,乌药、紫苏叶、竹沥半夏、姜竹茹行气化痰,蝉蜕宣肺利咽。二诊时阴亏得复,口干欲饮大减,胸骨后不适好转,仍有咽喉梗阻感,故去川楝子、羊乳,加木蝴蝶、凤凰衣、射干清利咽喉。三诊时守方加玫瑰花、代代花疏肝理气以解郁,并嘱其生活起居调护,以防复发。

2 疏肝理气,开郁利咽

朱某某,女,50岁。2021年7月11日初诊:患者咽中痰阻半月余,声音嘶哑,口干欲饮,胃纳欠佳,夜寐尚可,偏头痛时作,月经紊乱,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既往慢性咽炎病史,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辨证属于肝郁气滞证,治拟疏肝理气,开郁利咽。处方:绿梅花、代代花、川朴花、蝉衣、木蝴蝶各6g,竹沥半夏、紫苏叶、连翘、桑叶各9g,金沸草、姜竹茹、茯苓、西青果、炒麦芽各15g,蒲公英30g。7剂,煎服法同前。2021年7月18日二诊:咽异物感、声音嘶哑、口干欲饮好转明显,刻下:少量咳嗽咳痰,晨起尤甚,痰黏难咳,呼吸不畅,舌质红、苔薄腻,脉弦。处方:玫瑰花、绿梅花、代代花、川朴花、蝉衣、木蝴蝶各6g,竹沥半夏、紫苏叶、浙贝各9g,姜竹茹、玄参、茯苓各15g,蒲公英、浮海石各30g,射干3g。14剂,煎服法同前。2021年8月1日三诊:患者自觉诸症大减,咳痰转畅,舌红、苔薄,脉弦细。处方:玫瑰花、代代花、川朴花、蝉衣、木蝴蝶、凤凰衣各6g,竹沥半夏、紫苏叶、浙贝、酒地龙各9g,姜竹茹、茯苓、挂金灯各15g,浮海石30g,射干3g。14剂,煎服法同前。

按:本案患者年过七七,天癸将竭,肝肾亏虚,气血循行欠畅,气血怫郁、肝郁气滞为其主要病机。肝气疏泄不畅,木郁土壅,水湿不运,凝聚为痰,气郁痰结,痹阻于咽喉之处,故而自觉咽中痰阻,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痰黏难咳;气血循行欠畅,津液不能上承,故偏头痛时作、口干欲饮;肝气横逆犯胃,而见胃纳欠佳;气血流动受阻,血行迟滞,故见月经紊乱,舌红、苔薄,脉弦细皆为肝郁气滞之征。陈师临证,非常重视气机条达,气血顺畅[3]。故选方为陈氏三花百草饮加减轻宣芳化,疏通气血[4],合半夏厚朴汤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中选用玫瑰花、代代花、川朴花轻宣舒畅,有疏和气血之功。针对患者咽喉嘶哑,加西青果、蝉衣、木蝴蝶清热生津、利咽开音,佐以连翘、桑叶、金沸草、姜竹茹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二诊时,患者诸症悉减,但仍有咳痰,痰黏难咳,伴呼吸不畅,故治疗原则不变,微调处方,去连翘、桑叶、金沸草、西青果,加玄参、浮海石、射干清肺化痰,解毒利咽。三诊时,患者诸症大减,咳痰转畅,守方去蒲公英、玄参、绿梅花,加挂金灯、凤凰衣清肺利咽,酒地龙清肺通络。

3 清热化痰,理气利咽

程某某,女,34岁。2015年10月6日初诊:反复咽中异物感2月余,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晨起恶心,急躁易怒,经前乳胀,月经先期,舌红、苔薄,脉沉弦。既往乳腺结节病史,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胆汁反流。辨证属于痰热互结证,治拟清热化痰,理气利咽。处方:姜半夏、旋覆花、浙贝、乌药、陈皮、姜竹茹、炒枳壳各9g,瓜蒌皮、代赭石各15g,炒白芍、百合各30g,黄连、蝉蜕、木蝴蝶、甘草各6g。7剂,煎服法同前。2015年10月13日二诊:咽中异物感、情绪急躁药后好转,晨起恶心已除,月经将行,故见乳胀明显,舌红、苔薄,脉沉弦。处方:姜半夏、延胡索、醋香附、浙贝、乌药、陈皮、姜竹茹、炒枳壳各9g,瓜蒌皮15g,炒白芍、百合各30g,黄连、蝉蜕、木蝴蝶、甘草各6g。7剂,煎服法同前。2015年10月20日三诊:患者诸症好转,经前乳胀较前缓解,效不更方,守方再进14剂。

按:《诸病源候论》[5]云:“咽中如有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平素急躁易怒,肝气郁结,因此可见经前乳胀,月经先期;日久气郁化热,与痰气相互搏结于咽部,故而出现咽中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胃气宣降失常,故晨起恶心;舌红、苔薄,脉沉弦皆为痰热互结之征。痰热互结,气郁不通,升降失常为其主要病机,治拟小陷胸汤加减清热化痰为主,方中姜半夏辛温降逆,瓜蒌皮清热化痰散结,黄连苦寒祛火,三药合用辛开苦降,可开气郁之痞,消痰热之结。患者胃气上逆,晨起恶心,加旋覆花、代赭石、姜竹茹、陈皮降逆止呕,炒白芍、甘草、百合、乌药养阴生津,蝉衣、木蝴蝶利咽开音。全方共奏清热化痰、理气利咽之效,热清痰化则结散,气行肝疏则郁解,则痰热互结之梅核气自除矣。

4 结语

梅核气一病临床所见颇多,究其发生不外乎痰凝气滞所致,细分起来,临床常见病因仍有阴亏、肝郁、痰热之分。陈师医海耕耘三十余载,深谙仲景之道,谨遵“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基本原则,对梅核气的治疗自有心得,临证中重视理气开郁,以疏肝理气为本,利咽开音为标,随症加减治疗不同证型的梅核气,或育阴利咽,或疏肝理气,或清化痰热。此乃陈师临证论治要法,对于梅核气的诊治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值得后学者揣摩学习。

猜你喜欢
木蝴蝶竹沥梅核气
你要的稿子正在努力生成中
今天我被嫌弃了
“梅核气”腹针治疗的临床研讨
木蝴蝶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竹沥的研究现状与思考Δ
沈洪教授辨治梅核气经验
212例古今梅核气医案研究*
不同方法制备竹沥镇咳祛痰药效学研究
HPLC法测定木蝴蝶中木蝴蝶苷A和木蝴蝶苷B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