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五位一体”心理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2023-04-06 07:11唐志雄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技工宿舍

唐志雄

(湖南潇湘技师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近年来,技工院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骤增,学生素质复杂多样,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推进心理育人体系构建,已成为落实技工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技工院校心理育人组织体系

(一)健全组织机构,促进队伍专业化发展

1.构建完善的领导机构。技工院校要重视构建心理育人领导机构,组长由党政一把手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心理工作的校领导担任,其他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机构成员。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学院心理育人宏观策略的把握,负责心理育人目标的制定和相关规范的制定,加强对心理育人的领导,为心理育人提供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及时协调心理健康教学、科研、咨询工作,定期组织心理育人研判会议,总结育人经验,部署工作推进方向与任务,保障心理育人工作顺利展开。

2.强化队伍建设。技工院校要设置专职心理教师编制,在待遇与职称评定上给予适当倾斜,以提高心理专兼职教师的职业认同,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同时,要将心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师资培训,建立科学规范的师资培训体系,保证学校心理教师队伍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精湛。

(二)强化阵地建设,创新心理育人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网络联系越来越密切,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心理育人工作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1]。

1.利用网络具有的间接性与隐秘性特点,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发展趋势。很多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会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宣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因此,技工院校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积极关注学生微信、QQ等实时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培养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工作的能力,提升心理育人工作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

2.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快捷性特点,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自由选择想要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从中学习以提升自己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技工院校还可以在学校官网开设心理专栏,宣传心理知识,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一些心灵美文、心理故事、心理调适的小技巧等,以熏陶学生心灵。

二、构建技工院校心理育人服务体系

(一)强化课程建设,发挥课堂育人作用

1.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上,既可以采用游戏活动、行为训练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感受心理课堂的乐趣,在无形中调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利用案例讨论、情景互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各种心理情境与心理案例,亲身体验,主动思考,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心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在课程形式上,除日常的线下课堂教学外,还要积极利用网络新技术开展翻转课堂、网络公开课、慕课等,充分结合线下与线上课堂,构建新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体系。

2.优化教学过程。首先,做好课前导入。在课前通过趣味、多样、新颖的小测试、小故事、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再切入新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其次,做好课中实施。引导学生探索深层自我,从而促进其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最后,做好课后安排。通过布置作业或者小活动,促进学生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巩固学生自我价值培育效果,促使自身不断改变和成长。

(二)拓展咨询渠道,提升心理服务实效

当前技工院校心理咨询大多采取现场面对面的咨询形式,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使人的沟通变得方便与快捷,学校也要改变传统的观念,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心理咨询模式,除了线下面对面的咨询方式,还要充分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开展心理咨询,还可以开发新的心理咨询App和平台,建立心理咨询热线与网络邮箱,最大化利用现代化新技术手段全方位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提升学校心理育人的成效。同时,教师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一定要真心接待和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合理采用不同的心理咨询技术,引导学生自己解开心结,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

(三)做好危机预警,确保心理干预实效

1.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技工院校要建立完善“五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防、早报告、早控制)预警机制[2],充分利用多方力量预防心理危机。在每年新生入校一个月左右开展心理普查工作,组织所有学生参与网络心理测试,形成数据分析,建立学生个体心理档案,对筛查出来的每个学生进行回访与跟踪,坚持在心理危机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将其顺利化解。

2.做好危机干预工作。学生一旦出现心理危机,学校相关部门要以最快的方式进行果断干预,学校要启动“五个一”危机干预机制,即发现一名心理危机学生,安排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建立一套团队处理,设置一个专门方案,将心理危机一抓到底,直至解决。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个体相关干预与治疗,及时联系家长,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密切关注,对需要转介的学生安排专人陪护到专业医院治疗。

三、构建技工院校心理育人管控体系

(一)做好班级日常工作,激发学生积极能量

辅导员、班主任是学校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3],也是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辅导员、班主任因其工作性质更容易成为学校心理育人的主导者。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日常心理工作中,要以健康心态、和谐的情绪感染学生,要释放心灵的正能量激励学生,以高尚人格引导和统一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现实需要,积极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在日常管理中要有温度地做好班级管理,给予学生肯定与关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被尊重、被理解,从而更加肯定自己,实现最高层次的自我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加强学生心理管控,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1.加强学生学习心理的管控。相对来说,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准确的目标,难以持续学习,学习态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都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管理,对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管控,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理想目标,并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加强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管控。由于学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技工学生自信心不足,影响其人际交往,从而导致不愿交往、不敢交往。而且大多数技工学生都是初次离家求学,在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会经历一定的适应期和迷茫期,特别是自己遇到困难却没有倾诉对象,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心理焦虑。因此,辅导员、班主任要加强人际交往障碍学生的管控,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构建和谐的班级人际交往环境,可以设置人际帮扶小组,让班上活跃的学生帮助不活跃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走出人际交往的困境。另外,还应加强学生就业心理、情感心理等方面的管控。

四、构建技工院校心理育人互助体系

(一)积极开展班级活动,提升学生应对能力

1.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主题班会是传播心理知识的主要平台,也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平台。针对当前技工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对自己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等情况,可以就人际沟通、认识自我、情绪管理、恋爱心理、就业心理、学习心理等内容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可以根据班会主题、班级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班会内容和流程,将理论知识融入主题班会实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运用故事分享、角色扮演、观看视频、游戏活动、分组讨论等体验感较强的方法,积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学生充分体验主题班会的乐趣,提升他们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实践活动主要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是心理育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班级开展心理育人实践活动,要注重打造活动品牌,以品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以品牌活动实现心理育人效果的最大化。如:开展“关爱自我”“关注心理成长”品牌活动,通过心理签名、情景话剧、游戏拓展、心理手抄报等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广大学生深入其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充分利用朋辈力量,做好学生动态关注

1.加强心理委员的管理。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开展,是学校整个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心理委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技工院校每年要定期对各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除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外,还应包括心理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内容。心理委员的工作主要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培训应侧重最基本的心理技能,而不是具体专业的咨询方法。同时,心理委员要加强班级心理情况的反馈。心理委员是教师了解班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渠道,动态关注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其主要职责之一。可以建立心理状况统计表,心理委员通过平时的观察,动态关注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并快速将异常情况反馈给辅导员、班主任,根据情况实时处理,对一些无法处理的心理问题及时上报。

2.发挥朋辈辅导员互助作用。在朋辈辅导员的管理中,注重激发其内在动力,培养他们对心理辅导工作的归属感。朋辈辅导员是学校心理育人教师队伍的有效补充,他们来源于学生,具有一些不可替代的工作优势,因此,最大限度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其在学校心理育人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每年开展朋辈辅导员表彰活动,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进一步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朋辈辅导工作长效发展。

五、构建技工院校心理育人预防体系

(一)促进多元参与,提升宿舍管理合力

1.汇聚宿舍心理育人合力。技工院校要建立以宿管部门为主,学生工作处、后勤处、团委、二级院系参与的学生宿舍心理育人工作体系,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体制,明确学生宿舍心理育人的方向,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研究、梳理宿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在学校各级考评体系中纳入心理育人指标,从多方面形成宿舍心理育人的合力。同时,辅导员、心理咨询师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深入宿舍与学生谈心谈话,促进学生相互尊重,包容彼此、换位思考,学会正确应对宿舍矛盾,助力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提高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

2.构建宿舍心理育人氛围。在新生入学时,技工院校就要将心理育人融入宿舍管理,针对日常管理中比较常见的宿舍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座谈会、心理专题讲座、老生以身说“法”等活动,向学生传授技巧与经验。还可以在宿舍出入口设置心理宣传栏、在宿舍走廊悬挂心理宣传画与心理标语等,形成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进一步向学生传播心理知识,促进心理健康知识在学生中普及。

(二)发挥宿舍信息员作用,做好宿舍动态关注工作

宿舍心理信息员在发现心理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宿舍心理信息员与宿舍内各成员的空间距离更近,交往也更频繁。一方面,要发挥其宿舍心理健康知识传播角色的作用,向宿舍内各成员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常识,主动解决宿舍成员的情绪困惑,及时安慰和鼓励有心理需要的学生。另一方面,要发挥其作为宿舍心理问题的观察者、上报者角色的作用,宿舍心理信息员与室友朝夕相处,能动态关注室友的实际心理状态,较早发现室友的心理危机问题。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初步干预,同时迅速上报信息,为学校及时有效干预赢得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技工宿舍
热得快炸了
从技工到英雄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一个都跑不掉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