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心理课还玩游戏吗?

2023-04-07 19:51张蓉
心理与健康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育热身卡片

张蓉

心理游戏应用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团体动力学等理论,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由于其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学生参与度高等优点,广受心育教师的欢迎,但部分学生误认为心育课就是游戏放松课,影响课程效果。因此,本文将从心理游戏在中学心育课堂中的运用现状出发,引用课例简单探讨提高心理游戏在中学心育课堂中有效性的对策。

心理游戏在中学心育课堂中的运用现状

1形式相似

部分心理老师容易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团体辅导课界定不清,心育课上直接套用团辅游戏,或者使用一些“万金油”游戏,导致课堂千篇一律。甚至同一个游戏应用于中小学各学段,因为重复使用、缺乏新意,使得很多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大大降低。

2效果单一

很多心理老师喜欢在导入环节运用热身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但忽视了思考热身游戏与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否相关联,导致热身游戏所起的效果单一,仅仅用来开场热身。

3简单串联

新手心理老师容易将几个心理游戏简单串联在一起形成一节课,课堂看似很热闹,学生人人都参与,但老师没有引导学生在游戏体验中思考意义、分享感受、收获成长,一节课下来学生毫无所获,更别谈是否实现教学目标了。

提高心理游戏在中学心育课堂中有效性的对策

围绕教学目标,改编或创设心理游戏

为提高心理游戏的趣味性和灵活性,作为中学心育老师,在借鉴学习一些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游戏时,必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去改编或创设心理游戏。

● 改编老游戏

以情绪主题常用的老游戏“你演我猜”为例,学生上台随机抽取情绪卡片“喜、怒、哀、惧”,然后通过面部表情、神态动作来展现卡片上的情绪,台下的同学猜猜他们表演的是什么情绪。

我在苏科版初一第四课《多彩的情绪世界》中将此游戏加以改编后作为热身游戏运用,将情绪卡片“喜、怒、哀、惧”换成一些形容情绪的成语素材“喜出望外、怒发冲冠、垂头丧气、坐立不安”,游戏难度变大,既起到了热身作用,更有效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巧妙地进行了课堂导入。

而后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情绪的丰富多彩,我又进行了二次改编,将成语卡片换成情境卡片,如“考试班级进步了10名”“妈妈翻找偷看我的日记本”“体育课分组活动,其他同学很快组队成功,只有我被落单了”“正在偷玩游戏,爸妈突然回家了”“好朋友给了我一个生日惊喜”“考试失败,又要挨骂了”等,学生上台随机抽取情境卡片,然后通过面部表情、神态动作来表达在此种情境中自己的情绪反应,台下同学猜是PPT上的哪一种情境。

● 创设新游戏

以苏科版初一第二课《学习的新世界》为例,我创设了“bingo”游戏—— 我的学习困难。学生在3×3的格子里填写进入初中后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写好后4人一组轮流分享,如果有组员分享的困难和你写的其中一个格子内容是相同或相似的,就把那个格子画圈,直到任意一条直线或斜线上有3个相连的圆圈,就大喊一声“bingo!”限时三分钟,时间到即游戏结束。

该主题游戏的运用使学生之间建立联结、产生共鸣,营造归属感,学生认识到初中学习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遇到困难是正常现象,学习困难普遍存在,从而减轻自己面对学习困难的焦虑。

精准设计问题,挖掘心理游戏内涵

游戏结束后的提问是挖掘心理游戏内涵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基于预设的“果”来设计有层次、有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一步步找到相应的“因”。只有有效的提问才能引导学生在游戏体验后有所思考和感悟游戏背后的意义,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 问题一定要具体、明确

以苏科版初一第八课《拥有好人缘》为例,我设计了主题游戏“花样鼓掌”,游戏规则是PPT呈现知名人物图片,如孙悟空、华春莹、蔡徐坤、钟南山等,学生根据对人物的喜爱程度为他们鼓掌,看一看哪个人物更受到学生喜爱。

游戏结束后我原先设置的问题是“你最喜爱图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上课时发现直接让学生谈喜爱原因,问题较为空泛模糊,有的学生找不到思考的切入点,有的学生说着说着偏题了。而后我将问题加以调整,变为“你最喜爱图片中的哪个人物?请谈谈该人物的哪些个性品质吸引到了你?”问题具体化后,学生更容易归纳出受欢迎的人具备的良好个性品质。

◆ 问题以开放式提问为主

开放式提问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畅所欲言地分享自己的感受。

以苏科版高一第一课《适应新生活》为例,我选择了“叉手游戏”进行导入,原本游戏结束后我设置的问题是“当手指交叉顺序发生改变时,你难受吗?”上课时发现这类的封闭式提问会让学生觉得无趣,没有表达欲望。而后我将问题加以调整,变为“当手指交叉顺序发生改变时,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精选心理游戏,注重适合性和实操性

作为心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课堂场地等具体情况精选心理游戏,充分考虑到游戏不仅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还要简单易行,在心理课上方便操作实施。

以苏科版高二第四课《学会合作与竞争》为例,“同心鼓”游戏虽然切合教学目标,但却不适合作为热身游戏,因为耗时较长,难度较大,对场地要求高,课堂实操性不强,这类大型游戏更适合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反思

心理游戲本身不是心育课的目标,教学过程中使用热身游戏和主题游戏不是以游戏代替心理教育,而是以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收获深刻体验和感悟,如果过于夸大游戏功能或过于依赖游戏就容易本末倒置,将心育课变成游戏放松课。

要想实现心理游戏在中学心育课堂中有效运用,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心理游戏的受众、时长、创新和内涵等,从每一节心育课中,反思心理游戏的选择与设计以及实践效果,总结不足后不断调整与改进,再上课再反思再改进,精益求精,从而提高自己在心育课中运用心理游戏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心育热身卡片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一张卡片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when与while档案馆
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