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育人新赛道 打造育人新动能

2023-04-15 09:56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东城区学区学校德育

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发现,家校社协同育人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家庭氛围和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为此,东城区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大力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了“共谋、共建、共生”的协同育人理念,建立了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打造了市、区、学区、学校相贯通的协同育人平台。2020年年初,疫情突袭,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指导下,东城区率先启动“家校社·共育2035”工程;申请并获批首个“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示范区”;在北京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启动“家校社共育咨询室”试点工作,在广渠门中学、史家小学、和平里第四小学、北京市第五幼儿园、永外街道管村社区5个试点单位建立“家校社共育咨询室”。

第一,建立了家校政社协同育人“双主管”管理机制,获得了协同育人强大支撑力。

东城区成立了“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东城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会长和东城区副区长共同担任组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共同担任常务副组长,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主管副会长、区教委主管副主任共同担任执行副组长。通过三层“双主管”的管理机制,有效加强双方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点指导和统筹协调。

第二,建立了“1+8+X”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运行机制,实现了协同育人全覆盖。

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指导下,建立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学区分中心、学校三级的“1+8+X”东城区青少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并依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立“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示范区名师名家工作室”,聘请首席专家和专家队伍,有效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家优势,为各学区及基层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服务支持。

第三,建立多部门有效沟通的横向联动机制,引入了协同育人“合伙人”。

与东城区妇女联合会合作,共同研发“东城区好家长必修课”,长期开展区百名“双合格好家长”的评选与表彰活动;与东城区关工委合作开展进学校、进社区百场系列公益主题讲座;与东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合作开展“志愿家庭护环境”活动;与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绘制“北京市东城区红色文化教育地图”,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东城区检察院签订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教育矫治工作机制的合作框架协议;与东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合作开展预防近视、心理健康、增强体质等相关活动;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合作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开通学生就医绿色通道。通过多部门的联动协同,有效打破了行政壁垒,为构建协同育人氛围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建立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宣传平台,营造了协同育人氛围。

积极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在疫情初始率先开通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开设了以指导家长温馨陪伴、引导学生自主居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趣味课堂,并于2020年7月25日完成转型升级,推出了中、小、幼多学段全覆盖的“周末家庭教育网络大讲堂”。截至目前,累计推送200余节课程,首期课程已编印成家庭教育指导用书,向全区教师、家长发放。与此同时,我们依托数字德育网和四个区级心理辅导站开通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一网四线”,适时地为学生、家长提供指导,缓解了学生和家长的紧张情绪,助力形成了家校合作育人氛围。

第五,建立了家庭教育培训平台,壮大了协同育人队伍。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队伍建设,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指导下,东城区分别于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开办了四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训班,对全区1600余名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共设10个专题,课程内容涵盖教育、家庭、心理等诸多方面,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操性。培训结束后,还编印了专家授课辅导集、学员学习感悟集和总结体会集,有效促进了培训效果的落实,实现了千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培训目标。

第六,建立了学校经验交流展示平台,促进了协同育人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各学区之间的交流学习,2020年,我们启动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学区行活动。在8大学区,由8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学区分中心分别牵头开展学区经验交流展示活动。2020年12月24日、2021年10月12日分别走进东朝建学区和北东学区开展东城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学区行活动。通过活动,展示了学区、学校协同育人理念和做法,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持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走上新高度。各分中心也纷纷开展了具有学区特色的家校交流活动和专题研讨。和平里学区举行了“承家风而修其心,记家训而治其身”等系列活动。景山东华门学区定期落实家长开放日,孩子和家长一起体验多彩校园生活。龙潭体育馆路学区组织家长进校参加活动、举办家长表彰会。东四朝阳门建国门学区开展“家校社和谐课程”等活动。安定门交道口学区组织实施了系统的“家长云端进修”课程和完善、规范的班主任培训课程,实现了家校沟通全天候、无间歇。

第七,建立了科研实践平台,破解了家校社共育重难点问题。

注重问题导向,强化科研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引领作用。在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指导下,紧紧抓住“双减”契机,瞄准家长急难愁盼问题,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家长培训为切入点,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核心内容,组织学校骨干力量积极申报家校社共育专项课题。在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关心和指导下,共获批重大课题2项、重点课题6项、校本课题16项。后续在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拓展研究视野,强化研究力量,细化研究任务和目标,加强效果评价,总结提炼有价值的机制和模式,推动家校社形成育人合力。

进入新时期,家校社共育工作也进行了新的拓展、新的尝试。2021年,为了积极落实“双减”工作,东城区积极发挥北京市首个“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示范区”的优势,在北京市德育研究会的指导下,率先开展了东城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现状调研,有效助力“双减”政策切实落地。2022年,我们以“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为抓手,建立了从入园到高三毕业,覆盖各年级(学段)的“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体系。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北京市德育研究会的指导下,开办了东城区首届首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师工作室,同时汇总形成了东城区家庭教育指导百问百答手册。通过持续发力,东城区家校社共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功获评“2020年度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和“2020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优秀工作案例”。党的二十大以来,我们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开新局、谱新篇,紧紧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总目标,深耕教育沃土,努力营造立德树人良好场域,让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提升育人质量的新赛道,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动能。

猜你喜欢
东城区学区学校德育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