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淀家长学校模式,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

2023-04-15 09:56王瑞王凤英庞奕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海淀学区共育

王瑞 王凤英 庞奕 _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青少年处在家庭、学校、社会交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体系。家校社协同育人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共识,国家发布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等多项共育政策,为家校社的通力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发展的时间、空间不断拓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既能提供平台,延展学生发展维度,也能汇聚合力,拓展学生成长的深度。海淀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应时代之需、家长之盼,以落实“双减”政策,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作为育人关键点,成立“海淀家长学校”,探索新时期区域家校共育的新模式,通过机制创新与路径创新,探索家校社的同向、同心与同行。

新时期家校社协同模式的创新探索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关键是架设好三者间的桥梁,形成育人共识,促进联动合作,提升共育的科学性、紧密性与开放性,形成更为常态、高效的育人网络。为此,海淀区创新三级家长学校模式,通过组织架构的清晰、组织功能的明确、组织实施的细化,为家校社共育提供多样化平台选择和个性化方式引领,促进家校社共育落细落实。

1.家长学校提供了家校社合作运行机制的样例

家庭、学校和社会指向共同的育人目标,但作为不同教育系统,又有着各自的运作轨迹与运行方式,需要探索促进三者联系互动的运行机制。海淀家长学校以区域、学区、学校为要素,充分发挥区域统筹、学区资源、学校主体等优势,建立从上至下三个层级,促进合作的深度推进,形成衔接贯通、点面结合的实施网络,深化了家校社共育的发展。

2.家长学校促进了家校社育人资源的有序流动

家校社的相互合作需要有效整合各方教育力量,让多元教育资源相互补充,合力发挥作用。海淀家长学校通过构建课程资源、打造线上线下平台资源、联动育人师资,统整并充分调配各级资源,促进各级资源有序流动,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

涵盖区级、学区、校级“三级”的体系架构

顶层设计是推进家校社协同的重要保障,通过完善管理,规范职能,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海淀家长学校对全区学校家庭教育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组织协调,通过创建平台、构建课程体系、打造人才队伍、整合社会优势资源等多种举措,开创区域家校社合作新局面。

1.健全家校社联动的管理机制

海淀家长学校设立区、学区、学校三级管理机构,每个层级均具有不同功能,区级层面具有统筹管理、整体推进、专业指导的职能,学区能够发挥调配资源、承接活动等优势,学校层面负责深化落实、自主实施,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网络与工作格局。

2.系统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

家长学校将教师、家长和学生置在教育体系中,需要强化目标导向,建设家庭教育课程体系,为家校社共育提供内容载体。海淀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设计面向教师及家长群体的课程内容,针对教师,侧重其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发展,针对家长,聚焦其家庭教育素养的提升,双轨并行,系统提升共育能力。

3.打造家庭教育专业队伍

海淀家长学校深化家庭教育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汇聚专业家庭教育师资,一方面成立家长学校工作委员会,吸纳专家智库资源,另一方面培育家庭教育专兼职团队,招募社区志愿者队伍,为三级家长学校体系工作的深化开展提供专业人才储备。

注重激发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活力

海淀家长学校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回归育人常态,通过路径创新探索家校社共育多种实践模式,回应了社会关切,打造家校社共育品牌活动,形成了特色鲜明、积极社会效应不断显现的典型样例,为家校社的深度合作注入了活力。

1.打造家庭教育大讲堂品牌,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

为进一步提升家长的育人能力,依托区级、学区、校级“三级体系”,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家庭教育大讲堂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政策法规、育儿故事、亲子关系、家校合作等多个层面,贯通中小幼各个学段,全面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掌握灵活多样的育儿技能技巧。大讲堂作为智慧家长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年度累计完成30余次课程,累计185万人次学习,开创了区域家庭教育深化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覆盖面广、最为实在基础的民心工程。

2.研发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课程纲要,培育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师资

为进一步发挥学校的家庭教育主导能力,海淀家长学校研发《海淀区中小学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课程纲要》,不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构建了涵盖理论思想、科学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框架和课程体系,为加强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全面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工作依据。同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案例分析、实践研讨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为建设区域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奠定基础。

3.技术赋能家庭教育,调动社会的广泛参与

为进一步拓展家校合作交流渠道,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海淀家长学校开发“互联网+家庭教育”App,涵盖咨询答疑、科普宣传、课程学习、自主点播等多个功能模块,汇聚了社会优质家庭教育资源,宣传推广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及经验,促进线上家庭教育交流,多方面满足家长的家庭教育需求,提高家庭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面,搭建共建、共享的家庭教育平台。

猜你喜欢
海淀学区共育
海淀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