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主导促家校协同

2023-04-15 09:56刘国雄尹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育人

刘国雄 尹帅 _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高度重视协同育人工作,系统设计,健全机制,创新方式,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主导作用,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取得初步成效。

1.构建育人体系,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家校协同是全面育人的重要途径,协同育人机制是现代学校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设计协同育人体系。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构建以“协同育人”“组织制度”“课程教学”为三大支柱的全面育人体系,实现“成就每个人的价值”办学追求。二是改革协同育人组织结构。搭建“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级委员会、四维联动”的组织结构。“一个中心”即“学生发展与卫生健康中心”,突出家校协同职能;“两个平台”即家长学校、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家校资源共享;“三级委员会”即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全面参与学校监管;“四维联动”即校长书记领衔、中层协调、班主任落实、专家指导的联动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协同育人制度。制定《全员家访制度》《一家一导师制度》《家校协同工作评价制度》等,保障家校协同深入推进。

2.开展家校对话,创新协同育人方式

依托“校长对话家长”育人共同体,传播办学理念、交流家教方法、密切家校关系,促进家校共育。一是理念引领,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对话始终,着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二是主题明确,对话聚焦手机管理、作业负担、课后服务、心理健康等家长、学生热切关心的问题。三是人员多样,针对不同主题,邀请学科名师、食堂经理、心理老师等各领域专业人员参与对话。四是点评专业,校长作为主持人和主讲人给予专业性、针对性指导。自2017年至今开展对话45场,家长逾千余人次参与。

3.加强专业指导,提高协同育人效果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同样适用于家庭教育。学校通过开展专业培训、开发家教课程、组建专家团队,为家长、教师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一是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建立干部、班主任、全体教师“三类”培训体系,开发通识与专业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开设政策法规、育人理念、家访规程、沟通策略等特色课程,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并把家庭教育成效纳入工作评价体系。二是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建立家长学校,开发家长大讲堂、网络微课等家庭教育指导资源,满足多元化家庭教育指导需求。近三年,开设家长大讲堂70余场,推送家庭教育微课程53讲。例如,疫情期间为家长提供“云课堂”,开展“云服务”,进行“云问诊”,为居家学习提供有效指导。三是聚合专家资源。采取“专兼结合,专业引领,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策略,组建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团队。聘请高校专家、教授和退休老教师以及街道、社区家庭教育志愿者等作为家校共育指导团队,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实效性。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