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硅谷,婚恋更愁

2023-05-04 22:15小伊
看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乔转码程序员

小伊

美国硅谷,甲骨文总部

“你们说我要回去吗?总算是放开了。”每隔几个月,小乔就要在我们高中的闺蜜群嘀咕几句关于回国的事。

“别闹!你回去干啥呀?我还想回美国呢,新加坡这鬼地方要热死了。”子琦一向是最反对小乔回国的。

“你没有娃,你不知道,我现在就想有个人搭把手,湾区保姆多贵啊。”小乔无奈地感慨道。

我只想雇得起保姆

小乔是我们同寝的闺蜜中最早出国的,本科就申请了全奖去美国,24岁便拿到了博士学位。老师们提起她总是一脸骄傲,说从高中就能看出她是搞学术的好苗子。但事实上,小乔对于学术的兴趣寥寥,毕业便到了硅谷业界工作。

至于小乔的父母,一直对她的学习和工作百分百放心,唯一担心的是她的择偶问题。刚毕业那几年,远在国内的父母隔三差五地给小乔推男生的微信,但凡身边有人提到家中小辈在美国,小乔父母都觉得是缘分来了。

小乔不堪其扰,直到美法混血的男友J求婚,她才鼓起勇气告诉家人。果然,全家都不乐意—在父母看来,独生女小乔如果嫁了外国人,以后就不回来了;再说了,以后生了孩子,是个小洋鬼子,沟通都费劲。

但小乔认定了J,她认为J与她志趣相投,她说:“J很尊重女性,也非常有家庭观念,会是一个好爸爸。”小乔很快和J在旧金山湾区领证、买房。疫情的第一年,他们的混血儿子出生了。没想到,恰是孩子的出生,让小乔两口子动了回国的念头—湾区保姆费实在太贵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谈何容易?

小喬虽然在湾区工作,但她并不在高薪的科技业,而是在一家非营利机构,薪水按她的形容,是“凑合能付个保姆的工资,而且还是不做家务的那种”。工作日,夫妻两口子要在家办公,保姆能帮忙看看孩子,下班了两人还得照顾家里的两猫两狗,做饭做家务带娃,忙得晕头转向。

J也是博士,但他的研究方向比小乔的“更有钱途”。虽然J坚持家务应该平分,但有时候两人工作都忙的时候,小乔也愿意自己多承担一些。“毕竟J在科研上比我更有热情,而且升职加薪的空间大,他收入上去了,我们就能多请一个阿姨帮忙。”

J曾经有个很好的外派机会,但小乔因为签证原因没办法去外派地工作,于是,J毫不犹豫地拒绝掉了。他知道妻子也有自己的追求,并不愿意她为了家庭放弃事业。讨论再三,一起回中国,也是一个选项—小乔的父母乐意带娃,孩子也可以打好中文基础,小乔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也是一个新兴领域,至于J,可以申请外派到中国的分公司。

恰是孩子的出生,让小乔两口子动了回国的念头—湾区保姆费实在太贵了!

2023年3月9日,美国旧金山,一对情侣站在山顶观看城市天际线

可惜,这个规划因为疫情一拖再拖,直到最近,看着不少回国的朋友抱怨国内职场压力大,小乔又犹豫了。而且,她也察觉到J对于中国分公司的业务并没有那么喜欢。

偶尔,小乔在群里跟我们闲聊,也会感慨:“你们说,要是当时我听我爸妈的,找个国内的,是不是就没这些烦心事了?”

被迫转码的文科生沙沙

第一次见到沙沙,是我研二的时候,我们同修一门关于诗词的课。她温和大方,气质如兰,眉眼有点刘诗诗的影子,极具古典美。

沙沙有个在湾区工作的男朋友Q,据说是她本科时的学长,非常优秀,硕士一毕业就进了谷歌工作,那会儿刚买了个小公寓,就等着相恋多年的沙沙毕业去美国结婚。

我问沙沙去美国有什么打算,她笑意盈盈:“我这不一直在准备申请博士嘛,文科的选择不多,只能慢慢找合适的导师啦。”沙沙学的是古代文学史,倘若不是男友在美国,她是更愿意留在国内做研究的,但为了爱情和两人的未来,她研究生三年,一直在为出国做准备。

万万没想到,研三那年,沙沙放弃了读博的计划,一心一意开始琢磨如何改行读IT,也就是俗称的“转码”。周围的朋友都惊讶极了,沙沙跟我们解释道:“暑假我也找教授套瓷了一下,暂时没有适合我专业的教职工作,而且现在教职竞争激烈。Q说湾区程序员岗位多,薪水高,他可以带我转码。”她的口气虽然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但依然掩饰不住无奈与不甘。

2022年9月24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旁的同心锁围栏

过去的十年,在华人圈里,“如何转码”一直是极其热门的话题。

过去的十年,在华人圈里,“如何转码”一直是极其热门的话题。得益于高科技产业的聚集与繁荣,硅谷的码农(程序员)一直是“高薪”的代名词,大量优秀的中国理工科学生通过留学来到美国。虽然前期投入不少,但如果毕业后顺利“上岸”(找到程序员工作),年薪起薪通常就是上百万人民币,而且未来涨幅空间很大。至于文科生,不但工作难找,收入也往往只有程序员的1/3,不少自学能力强的文科生在毕业后面临如此悬殊残酷的对比,都会选择“转码”。

“沙沙,你学习能力那么强,加上Q辅导,我相信你肯定能上岸。但你真的喜欢写代码吗?”我问沙沙。

沉默了好久,沙沙才回道:“Q说,如果我不转码找工作的话,我们只能分手。读博时间长,意味着我好几年对家庭收入都没有贡献,他收入再高,平均一下,我们就是湾区贫困线。他还说,就算我运气好找到文科的教职,比起双码农家庭,也差得远,他需要的是一个和他并肩奋斗的妻子。”

“但他已经有房子了呀,你也有奖学金,你们生活压力并没有很大……”Q和沙沙都是北京中产家庭的独生子女,并没有所谓的家庭负担。

“是啊,但那是湾区,有钱人太多了。每个人都想要更大的房子,更多的股票。”沙沙笑了笑,又给我发了一个华人论坛的链接:“你看,找了同行的,在论坛里吐槽老婆是不会打扮的理工女,没有女人味,自己没欲望;找了文科女生结婚的,都在逼老婆转码。我只是没想到,Q也是这样的人。”

又过了几个月,沙沙上完了Q推荐的网课,还是放弃了。她留在了国内读博,Q极其冷漠地提了分手,甚至还跟沙沙算起了暑假两人在美国的开销。沙沙二话不说转了账,拉黑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

美剧《硅谷》剧照

国境线升降机

在小乔一直纠结回国之事时,在新加坡工作的子琦,倒是一直希望回美国。

二十出头的子琦是个恋爱至上的姑娘,当时她男友没有抽到H-1B签证,无法留美,于是接了新加坡的offer;在我们都以为两人要黄了的时候,她居然辞了美国的工作,跟去了新加坡。两人起初爱得轰轰烈烈,几年后分手同样闹得沸沸扬扬。分手后的子琦,所有心思都扑在工作上,职场混得有声有色,但婚恋上,总是差点运气。

“这巴掌大的地方,能有几个人啊?有次我的健身教练说要给我介绍对象,一翻开对方朋友圈,我看到了胖了30斤的前任……”子琦每次吐槽新加坡的相亲局,我和小乔都乐不可支。子琦甚至花钱去上了一堂挺贵的婚恋咨询课,回来对导师的“国境线升降机”理论大为推崇。

按导师的分析,像子琦这种,有美国排名前50的碩士学历、能找到年薪10万美元的工作、长相还不错的30岁女生,在湾区,能匹配上一个年薪20万~30万美元、国内资产上千万的同龄男生,并且交往过程不费劲,男生还愿意提供情绪价值。而在亚洲,尤其是国内的一线城市,别说平配,找个低一两个档次的都难。

子琦虽然天天吐槽新加坡的生活,但她更害怕的是回国,毕竟在老家,长辈给安排的相亲对象已是挺着啤酒肚的离婚公务员。

经导师一鼓励,子琦也开始刷美国的社交网站。果然,潜在对象的条件好多了—毕竟,湾区最不缺的,就是年轻多金又没有对象的程序员。我看着兴致勃勃计划要杀回美国的子琦,不禁想起了几年前沙沙分手时无奈的神色—如果子琦真的和程序员结婚了,会被要求“转码”吗,会像小乔一样因为湾区的育儿成本考虑回国吗?

我把这个担心和小乔私下交流了一下,小乔一边手忙脚乱地哄娃,一边嘲笑我杞人忧天:“现在硅谷都在裁员,你看这些程序员还能神气多久?股票和房价都在跌,失业了没准还要靠老婆养呢。”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小乔转码程序员
为了让妈妈看懂地图,一位“野生程序员”做了个小程序
What’s in a Fairy Tale? 童话里面有什么?
Siqi and the Ants 思琦和蚂蚁
视频转码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研究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程序员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Hadoop的流媒体转码系统设计
基于IPTV点播业务的视频分段式转码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程序员之子
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