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锥实生育苗技术及苗木生长调查分析

2023-05-25 09:33张超
园艺与种苗 2023年4期
关键词:红锥实生苗保存率

张超

(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福建 永安 366000)

红锥(Castanopsis hystix)属壳斗科锥属的常绿乔木,又名红锥栗、红柯、红栲、刺栲、红黎等,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坚硬耐腐、心材褐红色、边材淡红色、色泽和纹理美观、用途广、价值高,是我国南亚热带优良速生用材树种[1-3]。该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云南以及贵州、湖南、福建等地的南部。红锥也是福建南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树种,在福建省主要分布在华安、南靖、平和、安溪等县[3]。2019—2021 年,福建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发现红锥在三明辖区内的永安、三元、尤溪、将乐等县(市、区)有零星散生木。20 多年来,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福建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引种方式较大面积地种植红锥人工林,生长良好,说明红锥不仅可在福建南部大力发展,同时可适当扩大栽培范围。红锥既可营造纯林,又可与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混交,形成单层或复层结构的针阔混交林[3]。

福建三明作为红锥引种地,在红锥种苗繁育方面,仅见对红锥的种子采集、处理、储藏以及育苗技术进行少量研究报道[22-27],未见以苗高、地径生长规律等对红锥实生苗的出芽率、保存率进行调查分析。笔者结合红锥实生苗繁育、引种、栽培试验等,在总结红锥的采种、处理、储藏、播种、施肥等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种子出芽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等生长情况进行观测、调查分析,进一步探索红锥苗木生长规律,以期为做好红锥种苗繁育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圃地位于福建省永安市燕东街道西坑口村,117°23′26″ E,25°58′19″ N,面积6.5 hm2,为低丘农地,地势较平缓,交通方便,排水通畅,海拔192 m,坡度3°~7°,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红黄壤,微酸性,质地黏重,肥力中等。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大陆性兼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1℃~18.2℃,极端最高气温40.5℃,极端最低气温-7.5℃,年均降雨量和蒸发量分别为1 569.3 mm 和1 455.1 mm,降雨量大于蒸发量,水湿条件较好,全年相对空气湿度80%,年均日照时数1 705.1~1 725.5 h。无霜期260~280 d,实际霜日15~20 d,霜期60~80 d。

1.1.2 试验材料。红锥种子于2020 年12 月采自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新岭村,树龄25 年、干形通直、长势茂盛、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种子千粒重912 g,纯度100%。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与方法。试验样地为1 m×1 m,面积1 m2,共设5 个重复。①采种。用高枝剪将25 年生红锥优良母树上的果苞采下,置于日光下晒2~3 d,待总苞开裂,翻动数次,种子脱出。不能采集自然掉落的种子;②种子处理、储藏。种子脱出后,应立即将种子用清水清洗,洗去种子表面的虫卵和蛀虫,并捞除浮在水面上的空壳和杂物后,用2%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的福乐马林溶液清毒(浸种5 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如发现有害虫,可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 倍药液浸泡12 h,即可杀死寄生的害虫,而后捞出种子用清水冲洗,摊开凉干,于阴凉处沙藏至翌年1—2 月前播种;或放入冷藏库冷藏,冷藏温度控制在5℃~8℃[8-9];③种子催芽。取干净的细河沙,按一层2~3 cm 厚的沙和一层1.5~2.0 cm 厚的种子堆积催芽,最上一层覆盖河沙5~10 cm,期间经常检查翻动,湿度不够时要及时洒水补充,沙的湿度控制在不见水,以手抓沙成团、放开即散开为宜。④苗圃地选择。应选择短日照的山垄田或阴坡、半阴坡、疏林地、林中空地,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⑤在初冬时对苗圃地进行深翻或深耕。深度25~30 cm,做到“三犁三耙”,确保苗圃地土壤平整、精细、均匀;⑥作床。苗床作成宽80~100 cm,高15~20 cm,步行沟宽25~35 cm,长度根据苗圃地地块而定;⑦苗床处理。播种前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 000~1 200 倍液对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1.2.2 调查方法。调查时间为2021 年3—12 月,每月调查1 次(最后一次调查时间为12 月30 日)。针对5 个样地,共计250 株红锥实生苗苗木生长量进行调查登记,并于3月1 日、4 月2 日和5 月10 日分别观测实生苗木的发芽率、保存率和整齐度(其中保存率、整齐度每月观测1 次,至12 月30 日为止),于12 月30 日对5 个样地共计250株实生苗的苗度、地径进行调查登记,再进行实生苗调查结果分析。其中:

1.2.3 播种方法。播种时间为2021 年1 月20 日,播种量为50 粒/m2,采用点播方式,首先在苗床上均匀地撒上一层1.0~1.5 cm 厚的黄心土,再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黄心土上,然后再均匀覆盖约1.5~2.0 cm 厚过筛黄心土,而后再喷透水,搭简易搭棚并盖上30%透光度的遮阳网。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发芽率、苗木保存率与苗木整齐度

从表1 可以看出,红锥实生苗的发芽率和保存率分别为91.3%、70.1%,除种子发芽时间、苗木生长整齐度达中等偏低水平以外,主要表现在发芽时间、幼苗前期生长速度不一致,发芽时间前后历时近3 个月,这可能与红锥种子催芽处理不到位及种子避光性有关;而红锥苗木其他各项生长指标均在正常范畴内,长势良好,由此说明红锥大田实生育苗是可行的。

表1 红锥实生苗发芽率、保存率、苗木整齐度调查

2.2 苗木(苗高)生长情况

从图1 可以看出,红锥苗期生长规律呈现为“慢-快-慢”。3—6 月为苗木生长初期,苗高生长缓慢;7—9 月为生长中期,即苗高生长高峰期;10—12 月为生长后期,即从10 月份开始苗高生长减缓,直至12 月份苗高生长停止。因此,在红锥苗木繁育生产实践中,可在苗木生长初期(3—6 月)进行间苗移栽、松土除草、少量施肥等技术措施。在苗木生长高峰期(7—9 月)加强水肥管理和病害防治,促进苗木分枝和高生长[9]。在苗木生长后期(10—12月),由于苗高生长开始下降,可逐渐减少施肥、灌溉用量与次数,以促进苗木木质化,防止红锥苗木徒长[8-10]。

图1 红锥实生苗苗高生长曲线

2.3 苗木(地径)生长情况

从图2 可以看出,红锥地径生长节律与苗高生长节律基本相同,呈现为“慢-快-慢”。3—6 月为苗木生长初期,地径生长较为缓慢;7—9 月为苗木生长中期,即地径生长高峰期;10—12 月为苗木生长后期,即从10 月份开始苗木地径生长减缓,直至12 月份地径生长停止。

图2 红锥实生苗地径生长曲线

3 讨论

在福建三明引种区域内,利用红锥种子进行大田实生苗培育是可行的,且实生苗木各种生长性状表现良好。同时,红锥实生苗期生长呈现“慢-快-慢”的规律,苗木生长高峰期为每年7—8 月。在红锥育苗生产实践中,可结合苗木的生长初期、高峰期、后期进行相应、适当的水肥管理,以促进苗木生长发育。至于红锥实生苗苗木整齐度整体偏低,这可能与红锥种子休眠期偏长、种子后熟度不够以及没有采取催芽措施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猜你喜欢
红锥实生苗保存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樱桃番茄‘夏日阳光’扦插苗与实生苗栽培生育特性及果实风味差异分析
珍贵树种红锥的培育和管理技术要点
红锥种植与管理技术
不同因素对林下参保存率的影响
无患子实生苗苗期生长动态研究
新疆野苹果林野苹果实生苗空间分布及其生存现状
——以新源县为例
红锥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及分析
2010年甘蔗实生苗试验结果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