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023-05-26 04:42陈光萍
家长·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图形知识点数学

陈光萍

为了凸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形成,尤其是需要确定数学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并体现在数学课堂中,帮助学生在既有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因此,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尤其是要确定科学的教学方案,以便在优化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另外,教师也要优化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巩固环节,积极向学生讲授相关习题的理解技巧,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实践必要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个体的发展极其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通過塑造个性化的情境及学科问题,要求学生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探索认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教师需注重教学改革,通过规范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明确数学教学的难点及重点,鼓励学生们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主动探索,有利于凸显理论教育的优势及价值。另外,教师也要注重创新整合数学教学改革思路和改革方向,通过融入优质的数学学科案例,鼓励学生们主动学习、主动交流和主动思考,有利于让学生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自行处理数学学科难点问题。总之,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行为,通过鼓励学生们自主探索,掌握与知识点相关的理解思路和理解技巧,尤其是转变教学思路,避免传统宣讲式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也便于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加以纠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为帮助学生们更全面、更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点,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们在探索中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各个知识点,学会知识点的应用思路和应用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担任组织、参与、学习者的身份,培养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行为习惯,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状况,通过塑造关联性交流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这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非常有利的。

(二)有利于让学生认知自我

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开发学生的特长,通过将课堂主体交给学生,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并在与同伴、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各个知识点的理解技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核心诉求,通过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一个积极的、科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交流自己的观点,以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另外,主动探究中,教师需要放大学生们的表现欲,通过再现相关学科情境,鼓励学生们使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再结合教师的纠正、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使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中年级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以直观、全面的方式将相关案例融入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要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以此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并通过设问、思考、解答、总结的过程进行理性分析,帮助学生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措施

(一)塑造趣味性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趣味性的学科情境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乐趣,并在学习中带入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完成相关内容的探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数学符号的理解,通过趣味性的话题引出抽象性的数学符号,由此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主动、积极地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实际探究中,这样可以达到在创建优质学科场景过程中提高学生们探索积极性的目的。

例如,北师大版《图形的变换》一课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展现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图标元素,比如中国银行标志、大风车图案、魔方等各种类型的图案,指导学生们思考这些图案的特点。此时,教师可以使用电脑软件将图片旋转,引导学生们观察旋转前后图片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其中,学生A看到中国银行标志旋转到下方时,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于是表示,“旋转前后图形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如果我将电脑屏幕翻转过来,就会发现原来的图片和现在图片是重合的。”为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行尝试其他方式思考旋转的意义,然后进行作图。其间,教师也要说明“旋转角度”这一概念,并要求学生使用量角器测量不同图案旋转前后角度的变化。其中,学生B尝试使用白纸旋转一个正方形,于是进行了以下操作:他先将这个正方形进行了裁剪,然后将其固定在一张纸上,向着时针方向旋转了45°,发现这个正方形的旋转规律并绘制成图。此时,教师可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准备相关卡片及教具,指导学生临摹各个图形,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条件进行旋转,并完成相关图形的绘制。总之,教师需要直观地体现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在观察、理解、实践中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构建展示型平台,收获学科乐趣

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构建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便于学生们在认知自我、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练习。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给予学生们专业的评价,通过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与创造,再使用相关平台将学生们的成长轨迹进行记录,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其中,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情况,包括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等,再给予学生们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们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

例如北师大版《小数乘法》一课教学时,首先教师需要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介绍小数的定义以及小数加法、小数减法、小数乘法方面的内容,在温习巩固过程中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构建一个“小型超市”,并在超市中摆放相应价值的产品,促使学生们融入这个体验式的情境当中。此时,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写出购买任务,要求学生们分组购买,同时计算出相关产品的价值。比如学生A组选择了任务②,任务内容是“购买3支中性笔(每支笔4.3元)、2块橡皮(每块橡皮1.5元)、4瓶可乐(每瓶可乐2.9元)”。购买时,学生们拿足了相关物品,并对其进行计算:“3支中性笔:3×4.3=12.9元,2块橡皮:1.5×2=3元,4瓶可乐2.9×4=11.6元”,所以最终需要花“12.9+3+11.6=27.5元”。当该组完成学习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通过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索,并将自己的解题思路清晰表达,方便学生们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式。其中,小组C在购买物品时(2支中性笔和2瓶可乐),发现花费了4.3×2+2.9×2=8.6+5.8=14.4元,如果使用乘法分配律,可以计算得更快,计算结果也是一样的,即(4.3+2.9)×2=14.4元。总之,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构建集展示、操作于一体的平台,通过要求学生在特定的空间中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点的实际应用及使用技巧,也能帮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复习计划,重视基础训练

课后复习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巩固练习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解答习题检测自己所学知识是否牢固,并在阶段性训练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扩充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量。因此,教师需要贯彻“提质增效”的教学原则,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重视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点的理解技巧。另外,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在相关习题练习中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例如北師大版《认识方程》一课教学时,由于方程知识点的难度相对较大,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畏难心理,故教师需要利用习题课课程进行引导,在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学生们对方程内容的认知度。其中,教师可以以“鸡兔同笼”为例,要求学生们探究以下问题:

例1:小明家混养了小鸡和兔子共32只,它们一共有100条腿,请问有几只鸡,有几只兔子?

该问题可使用常规代数的方式解答,也可以使用方程解答,故教师需要提示学生们采用不同的解法进行解答,通过分析、总结逐渐掌握不同方法的应用要点。其中,学生A使用了方程的思路,即假设小明家养了x只小鸡,所以养了(32-x)只兔子,那么可以得到关系2x+4(32-x)=100,解之得x=14,得出小鸡共有14只,小兔共有18只。学生B则使用了一般的代数思路,于是他提出了以下思路:假设小明家养的全都是兔子,如果只按照兔子算,应该有4×32=128条腿,但是题目条件中只有100条腿,所以说一共多了128-100=28条腿,这28条腿就是将一部分鸡当成兔子算,而兔子比鸡多两条腿,所以说多出来的就是鸡的个数,即28÷2=14只,兔子的数量就是32-14=18只。该问题主要面向所有学生,在有一定难度问题的指导中,教师可以引入以下案例。

例2:买4支钢笔比买5支圆珠笔要多花2.2元,如果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0.6元,请问每支钢笔是多少元?

该问题主要是价格的比较,但逻辑相对复杂,因此学生需要厘清各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故可以假设钢笔价格为x元,那么可以得到:4x-5×0.6=2.2,最后得到x=1.3元,所以每一支钢笔的价格为1.3元。总之,教师需要营造出难度适中的问题,通过鼓励学生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完成探索,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同时,学生也要意识到方程在追击问题、相遇问题、工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中的应用要点和应用思路,并在练习、实践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需要依靠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呈现出本课的重难点,让学生们利用微课视频、公众号、云平台视频体会相关案例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资源的整合工作,通过展示与课内知识相关联的PPT课件,凸显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们积极探讨,方便学生们在探索、认知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需注意的是,教师要注重总结相关视频内容,在提高学生探索欲的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北师大版《对称,平移和旋转》一课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展现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称图形和平移图形,比如一只完全对称的蝴蝶、北京故宫、双喜等元素,体现平行线条的特点,并让学生们学会相关图案的画法。此时,教师可下达实践任务,要求学生们在实践、实操中学会平移和对称。比如部分学生发现对称图形其实有一条分割线,教师可对这条分割线的定义进行说明,讲述“对称轴”这一知识点的相关概念,并要求学生们自行使用对称轴印证图形是否对称。其中,学生们发现很多银行的图标都是对称图形,比如工商银行的“工”字,其实就是一个对称图形,中国银行的标志像一个古钱币,这个古钱币是一个圆形,同时也是一个对称图形。通过鼓励学生们自行寻找图案,并根据图案的特点进行必要的探知,加深学生们对“对称”概念的印象。在“平移”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提出教学任务:“试着想想,怎么样才可以平移呢?”经过探索,学生想到了“平行四边形”,然后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永远不会相交,它们是一个平行的状态,如果将其中一条线向下或者向上拖动一定距离后,得到的图形仍然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其中变化的只是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但是图形的形状并没有发生变化。总之,教师需要使用信息化技术动态、系统展现出相关图形元素,通过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掌握与图形相关的理论常识,并通过具体的实验学习,掌握了有关平移、对称以及旋转的知识点。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使用Matlab软件或者是几何画板软件,在软件中画出相关图形,并通过相关变化印证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点,得到相关结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通过规范教学行为,鼓励学生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在实践中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分析、主动交流和主动研讨,从而学会相关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思路,这对提高学生数学学科成绩有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图形知识点数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分图形
找图形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