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组织随文练笔实践活动的策略与方法

2023-05-26 19:10李玉娥
家长·下 2023年4期
关键词:随文书面创作

李玉娥

随文练笔是指在阅读学习中挖掘写作元素,将写作训练与阅读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读写结合教学机制的一种活动,便于小学生在理解、积累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写作实践,非常有利于促使小学生突破写作创作瓶颈,且能在写的训练活动中掌握文本结构、实现深度解析。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随文练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整合、写作迁移,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下面,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即通过阅读探究寻找写的训练点、通过模仿练笔实现语言迁移、通过续写练笔发挥想象、通过改写练笔品读文本语言、通过课文对照进行练笔评价,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随文练笔活动。

一、通过阅读探究寻找写的训练点

随文练笔活动是伴随阅读实践所展开的书面创作活动,因此如何在阅读探究中确定写的训练点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练笔的训练点:

(一)根据课文中的矛盾冲突设计写的训练点

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教育部所收录的课文资源普遍具有文质兼美的共性,既要引导小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也要切实关注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素养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课文阅读获得美的启迪、传承美的精神。其中,有不少故事、小说、叙事类题材的课文都设有矛盾点,便于引发学生的批判、辩证精神。同时,这也是组织随文练笔活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根据课文阅读思考完成创设矛盾、设计冲突、埋下伏笔的书面创作方式,据此启迪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写作联想。

以《桥》一课为例,这篇课文设计了多个矛盾点,即在洪水暴发村民逃生时发生了冲突、老汉维持好纪律之后又与年轻人发生了冲突、最后只剩下年轻人与老汉时二人又因为想将逃生的机会让给对方而发生冲突。根据本篇课文所设计的递进矛盾与伏笔,教师可以布置随笔训练任务,即学生要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设计冲突、矛盾,学会通过创设矛盾的方式营造紧张、激烈的氛围。这样一来,小学生便可通过随文练笔提升书面表达能力,而这同样也有利于促使小学生积极探究、品读课文语言,可以很好地优化小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根据课文的情感爆发处设计写的训练点

一篇优秀的文本资源往往蕴含充沛的情感,且能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情感共鸣。学生通过阅读产生了充沛的情感时,往往需要通过情感宣泄、疏导去释放内心情绪,而随文练笔便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练笔活动详细地记录自己的情感体会、阅读联想,且能从中感知文本主旨,同时通过随文练笔活动深化阅读印象,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在课文的情感爆发处设计随文练笔活动,使学生能够从写作者的角度思考课文的情感表达方式、人文意境等,归纳写作方法与书面表达技巧,促使学生为实现深度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时,课文通过对比法展现了被毁灭前、毁灭后圆明园的景象,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灭的怜惜、不甘与愤恨之情,以及对当时软弱的统治者、外来侵略者的痛恨之情。在本节课的阅读实践中,我还补充了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人文意境,利用一则还原圆明园景象的电教资料激发学生的联想,使学生能够为圆明园中美轮美奂、金碧辉煌的景色而感到骄傲。同时,通过圆明园被毁的图文资料对比,学生心中的愤恨、不甘心也能被激发出来,便于优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状态。同时我也据此设计了随文练笔活动,即学生要模仿课文的结构、语言表达方式展现一处历史景观、自然景观被毁灭前后的景象变化,感受对比法的创作效果。因为前期对学生的情感激发十分充足,所以学生在随文练笔活动中也普遍能够带着激烈的情感去写作,这样可以优化小学生的写作状态,便于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灵感。

(三)根据课文的语言品读设计写的训练点

语言品读是引导小学生实现深度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且可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便于优化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能够主动分析文本、探究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时,这也是设计随文练笔活动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文品读活动中自主参与模仿练笔、改写练笔等趣味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练笔创作进一步掌握课文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海上日出》一课教学时,这篇课文中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再现了海上日出这一自然美景,整篇课文的语言优美、用词生动,引人入胜,非常有利于启迪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据此优化学生的阅读感知与理解状态。在此过程中,本班学生也普遍能够从课文中圈画出个人喜欢的语句进行品读鉴赏,反复揣摩、认真分析,进而优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感悟。在此方面,小学生可在课文阅读活动中实现有意义学习,我也据此设计了随文练笔活动,即学生要从《海上日出》这篇课文中选出1~3句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模仿句子的结构、修辞手法、用词特点进行书面创作,描写自己所见过的自然景观。由此,则可降低练笔活动的难度,也有利于促使小学生从模仿练习中逐步过渡到自主创作活动之中。

除了上述三个随文练笔的训练点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观察学生的思维表现、情感体会、语言积累等个人素质的发展状态,据此进行练笔创作,使小学生能够在情感最充沛、灵感最丰富的状态下自主完成练笔任务,达到优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写作意识的目的。

二、通过模仿练笔实现语言迁移

模仿练笔是指小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与布局结构进行练笔创作的活动。模仿是创作的前提,也是儿童初期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模仿练笔活動便于帮助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促使学生进行语言迁移、书面创作,提升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也将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模仿练笔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联想、创作。具体来说,模仿练笔的实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仿字词练习,即根据课文中的特殊字词进行模仿创作,而这往往也是最常见、最基础的练笔形式。比如在《大青树下的小学》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圈画出陌生字词,比如“可爱的学校”“鲜艳的服装”“飘扬的国旗”等,让学生使用形容词去描写生活实物,据此引导学生在仿字词练习活动中掌握“××的××”这一词组结构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学会使用修饰词去描写各类实物,由此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能积极迁移字词知识。

第二,仿句子练习,即根据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模仿练笔创作活动,其作用在于精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将切实优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状态。小学生在书面表达活动中常常因为表述不清晰、重复或者是过于口头化等原因而影响学生的写作效能,且学生也很难自主找准书面语的特点。但是,在仿句练笔活动中,小学生能够通过对比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之处,自主总结书面语言的表达技巧,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突破写作难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仿句练笔活动,为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教学时,我便鼓励本班学生将课文中关于描写空隙的句子摘抄下来,据此进行仿句创作,也希望学生能够据此实现自由表达,使学生能够在仿句练笔活动中积累有效的写作经验。

第三,仿语段、篇章练笔活动,而这一随文练笔活动往往是在学生积累在了一定的书面创作基础上展开的,小学生可以通过此类随文练笔活动学习谋篇布局的设计方法,由此进行书面表达,为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在《穷人》一课教学时,课文使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内容去塑造桑娜的形象,但是学生在书面创作时却并不擅长使用心理描写去塑造人物形象。对此,我便围绕课文设计了篇章、语段类的随文练笔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心理描写去塑造人物形象,以便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续写练笔发挥想象

续写练笔是指在课文原文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拓展,将课文中存在想象空间的内容补充完整的一种随文练笔活动,这也是发挥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的重要方式。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设计续写练笔活动,积极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想象与创造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续写练笔活动中保持开放、独立的思维意识,使其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切实优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书面表达能力。

比如在《走月亮》一课教学时,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与母亲、妻儿一同在月色下散步的场景,整篇课文的文字优美、意境朦胧,能够让人沉浸在静谧的月色与感人的情景中。对此,我便鼓励本班学生以《走月亮》一课为基础,自主思考续写内容,据此组织续写练笔活动。但是,在续写练笔活动中,小学生不可改变课文原文的情感基调与人文意境,而且要体现两代人的传承、延续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原文的主旨脉络基础上设计续写内容,且能自主联想在月色下散步时可能发生的温情故事。由此,可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续写练笔活动中,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写作负担,我并不会限制续写内容的方向、篇幅,所以学生是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权的,便于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有利于促使小学生主动进行练笔创作,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认知状态。

在本轮续写练笔活动中,本班学生所写的练笔内容篇幅较短,但是所写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比如,有的学生描写了两代母子在散步时碰到小动物时的趣味场景,还刻意地描写了母子二人行为的相似性,突出了传承的特点;有的学生则以旁观者的身份描写了另外一组家庭在月色下打闹、散步的场景,体现了人间的温情与美好……在续写练笔中,小学生的写作风格会尽量按照《走月亮》这篇课文展开,这也就有利于同时优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书面创作行为。

四、通过改写练笔品读文本语言

改写练笔是指小学生对课文原文中的结局、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创作的一种练笔行为,这也能展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与探究成果,有利于促使小学生在随文练笔活动中实现深度理解。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设计改写练笔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改写创作进一步品读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本意境以及主旨内涵等。

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教学时,我便鼓励本班学生参与改写练笔活动,而学生的改写总共有两个方向:第一,通过改写五壮士的结局满足自己的理想愿望;第二,通过改写课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改写创作。这样一来,小学生便可在改写创作活动中实现深度学习,促使小学生主动分享自身的阅读经验,可以很好地促进小学生实现語言迁移与文本再造。由此,小学生就能通过改写练笔活动进一步感知五壮士的人物形象,这也就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通过课文对照进行练笔评价

随文练笔是将阅读、写作统一起来的一种基本形式,而课文原文便可作为范文、典型例文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评价,使学生能够对比不同的写作方式、布局结构,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书面创作能力,将切实优化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能自主积累有效的写作经验。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课文原文组织学生进行练笔评价,使学生能够自主批改个人作文,总结多元化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以便小学生尽快掌握多元化的书面语言创作策略。

比如在《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学时,我便鼓励本班学生围绕课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布局结构进行练笔创作,围绕“童年生活”展开书面表达,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地利用文字记录童年生活。待学生完成练笔创作任务后,便鼓励本班学生对照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以及各类语言材料的布局结构,结合个人作文进行写作反思,希望学生能够总结出各类语言素材的编排结构、表达方式,以及在描写童年生活时表达个人情感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的创作方式,据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反思与自我评价能力。这样一来,小学生就能初步订正个人作文,调整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组织随文练笔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优化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经验,促使小学生主动学语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文阅读实践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反应、语言表达与情感体会设计练笔的训练点,结合续写练笔、仿写练笔、改写练笔等多元化的随文练笔活动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原文进行练笔评价,以便切实优化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突破书面创作瓶颈,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随文书面创作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Keys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一墙之隔》创作谈
书面表达
创作随笔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