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写作的说理文教学策略

2023-05-30 01:00李洋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3年1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警句事例

李洋

在说理文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发现异同,总结归纳,直指写作层面:引导学生围绕着“写什么”,学会选材的方法;围绕着“怎么写”,学会说理文的表达方法。

一、围绕着“写什么”,学习选材方法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利用这个例子,并超越这个例子,从语文的核心素养出发,关联同类的经典说理文本,引导学生不止于学会说理的“说阶段”,应走向学会说理的“写阶段”。教师可以围绕着“写什么”的目标,从选材的视角对比阅读,解读说理文选择材料的密码。

1.研读事例,学习选择事例要典型

说理文在选择事例论证观点上具有自己独特的密码。教学说理文就是要抓住“典型”的钥匙,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对比辨析,读懂事例在选材上的特点,学会选择事例的方法。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首先是指导学生对比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勤奋》《谈礼貌》三篇课文,思考课文分别介绍了哪些事例,分别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梳理出三篇课文的事例主要内容及特点,如下:

在充分梳理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三篇说理文中事例的不同特点。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件是来自化学领域的事例;第二件是来自地理领域的事例;第三件是来自人类的事例。《说勤奋》一文中司马光代表的是天资聪颖的人;童第周代表的是起步晚、学习成绩较差的人。《谈礼貌》一文中三个事例既有古代人的代表,也有现代人的代表。从人群上看,既有普通人的代表,也有伟人的代表。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典型”的含义。一是选择事例应来自不同的时代,这样可以让读者明白作者所说的观点具有恒久性,从古至今不变,让说理有说服力。二是选择事例应来自不同的领域,这样可以让读者明白作者所说的观点具有普适性,更增强了说服力。

2.研读事例,学习选择事例要适量

说理文有“言在理不在多”的特点。在说理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三篇课文基础上,发现选择事例说理要适量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了证明观点,所列举事例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引导学生阅读交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中,虽然科学界还有许多可以证明作者观点的事例,但是作者只选取代表不同领域的三件事例论证观点。《说勤奋》一文中,主要写了两个人物,在介绍每一位人物时,又分别讲了两个事例论证观点。《谈礼貌》一文中,作者也只选择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事例的数量后,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在生活中,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果我们举了许多例子,反而让人感到太啰嗦。从这几篇说理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选择了3—4个事例来说理。所以,说理时,要精选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适量为宜。如果贪多,反而影响说理的效果。

3.研读引用,学习选择名言要精当

在说理文中,作者还会引用名言警句论证观点。这些经典恰当的名言警句,都是兼具经典性和权威性的言论,一般包括名言、格言、警句、古诗词等。在文章开头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或直接代替观点,或引出观点,有着提纲挈领、总领全篇的作用。文中引用名言警句,或总结事例,或概括论点,或论证观点,有着说明问题、阐明观点、增强说服力的作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扣住观点选择名言警句,让语言凝练,含蓄典雅。

在说理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思考:三篇说理文分别引用了哪些名言警句,又有什么作用?在讨论交流中,重点指导学生读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自然段引用了有人说过的一句话来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又引用了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话“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证明科学发现只会垂青那些“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人。在《谈礼貌》中,作者以“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中国古训为引子,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课文还引用了“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既是对上面事例的最好概括,又强调了礼貌待人有着优良传统。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到的方法:在说事理时,一定要紧扣着观点选择恰当的名言警句,既让人更能信服观点,又增加文章的文采。

二、围绕“怎么写”,学习表达方法

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形成,并不断提升终身受用的表达能力。在说理文群文阅读中,学生更容易发现作者有写作上的相同特点、相同方法。经过对比发现的同类型的结构特征或构段方式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学生迁移练写的范本。在教学中,教师应重点从学习说理文的结构特点、叙述顺序、叙述特点等方面,归纳写作方法,习得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研读结构,学习“整体”与“部分”的谋篇布局

说理文的结构特点非常鲜明。在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自己的觀点。在下面几个自然段中,分别通过具体事例、引用等来论证观点。最后重申、总结观点。这样的篇章结构非常清晰,给学生构思一篇文章提供了范例。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从“首尾寻相同”中,感受“整体”的概念。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聚焦说理文的首段和尾段,思考两个部分,作者表达的同一个意思是什么。并在首段中,找到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子来确定作者的“观点”;在尾段中,找到作者重申的“观点”,从而感受说理文结构上的“整体”感。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事例寻相同”中,感受“部分”的概念。指导学生把阅读目光聚焦在说理文的中间部分,思考每个事例都想说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如《说勤奋》中间自然段分别选择了史学家司马光事例和生物学家童第周事例,分别说明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让学生感受到每个事例都是紧扣着第一自然段的观点进行说理。如此,学生学到的是“整体—部分—整体”的布局方法。

2.研读事例,学习“言之有序”的表达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教材中规范、严谨的课文例子,引导学生读悟结合,迁移运用,强化学生的语言逻辑训练,树立学生“言之有序”的规范意识,培养清晰、流畅、有序的语言表达能力。说理文是按照逻辑顺序层层递进论证观点的,特别是用于论证观点的事例前后均有潜在的逻辑关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三篇说理文事例上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去发现事例中的逻辑顺序,学习“言之有序”的方法。

在对比阅读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每一篇说理文事例在时间上的表达顺序。教师指导学生把时间列出来后,即可以发现课文中列举的事例是先古代再现代。然后,再用相同的阅读方法列出其他两篇课文列举事例的时间。三篇课文都是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举例论证观点。

在三篇课文的对比阅读中,学生学会了按照“先古后今”的顺序举例论证观点,使说理逐层深入,条理清晰,文章结构严谨。

3.研读事例,学习“叙述”与“评论”的相结合

说理文是借助叙述事例来论证观点,说明事理的。说理文中叙述的事例蕴含着许多表达方法,是学生学习表达的范例。说理文写事例自然段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表达特点,第一是“段”的叙述特点,即先叙述事例,再围绕着论点对事例进行简短的评价,基本上构成了“叙述+评价”的构段方式。第二是“概述”的特点,即不需要像叙事文一样细腻地描述,反围绕观点,进行概述。教师应在群文阅读中,引导学生学习说理文中事例的表达方法,相机迁移运用,指导学生写好列举事例的片段。一是对比归纳阅读。重点引导学生先梳理出一篇课文中写事例的特点,再阅读其他两篇课文,寻找相同的表达方法,进而总结出作者叙述事例的方法。二是迁移运用阶段。教师提供一个观点和一个内容较长的事例,引导学生围绕观点概述事例,并运用“叙述+评论”的方式来进行构段的练习。

如此指向写作的说理文群文教学实践,紧紧围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引导学生从关注文本内容转向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在对比归纳中探究说理文在写作上的特色,学习表达方法,迁移练笔,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警句事例
如果艺术有一万种表达方法
名言警句的神反转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也说诗词警句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名言警句要记住
书法欣赏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人肠系膜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 通道在HEK293 细胞上的表达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