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非连续性文本解锁语文教学新方式

2023-05-30 16:02沈冬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连续性荷叶文本

沈冬华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已创造性地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概念,其不同于常见的连续性文本阅读模式,是以非线性方式将原本并不相关的一些内容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文本阅读形式,例如课外的合同、说明书、广告等,课内的习题、语文园地中的图表等,都可以成为非线性阅读的载体,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如今,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反思、运用能力的培养,凸显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通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拓展学生的阅读学习领域,丰富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内涵。

(一)文本解读具象化

非连续性文本往往是通过图表和文字等直观反映出的现象或观念,以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无法言传的抽象概念,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更加醒目的冲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图表形式的非连续性文本,不仅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而且篇幅较小,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学习。图表作为非连续性文本,一般只包含了40—70字左右的简单导语,其所呈现出的文本信息以说明方式为主,但是其中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图表以及文字内容分析,用简洁扼要的语言概括出关键信息,训练自己的图表阅读能力。

(二)跳跃式阅读方式

与常见的连续性文本阅读方式不同,非连续性的文本阅读本身就十分地不稳定,其并非由一个完整的文本阅读素材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的表现形式更加地丰富、多样,这就会让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转变固有的阅读思维,学会跳跃式地阅读文本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跳跃性阅读并不等同于课文的跳读,而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式,要求读者以直线扫描的方式快速地筛选出重要信息,略读一些不重要的信息。由此可见,非连续性文本中的跳跃式阅读是在多个分散的信息点中进行的,具有发散性与交叉性的特征,那么在非连续性文本中,学生在不同分散点中扫描到的信息不同,其阅读的体验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体验过程的真实性

作品的创造往往是文学作家的情感抒发,因此在阅读中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心理动态便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关键。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在连续性阅读中较难进入到主人公的世界之中,因此对于实现主人公与读者的情感共鸣,也让低年级学生的文本阅读处于模糊不清的学习状态。而与传统的阅读方式不同,非连续性的文本阅读更加关注学生的真实阅读体验,其所选择的阅读素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看重阅读者在非连续性阅读中的角色融入,每一次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都是学生个体的真实实践体验,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更好地领悟到作品的意义,走出教条思想的诱导,提升文本阅读的感染力。

(一)利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注意力容易不集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低年级学生出现走神、搞小动作、说悄悄话等情况,课堂纪律难以有效地维持,这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教师可以利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方式,激发并维持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以简单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多个非连续性素材的阅读,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提升奠定基础。以《荷叶圆圆》一课的教学为例,课文中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表示出了小水珠以及小动物们在荷叶上的优美形象,通过具有韵律感的文本阅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可是,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之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会逐渐地消散了,若是教师在此时融入非连续性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以直观形象的内容吸引学生的目光,会起到维持学习兴趣的作用。譬如,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展示荷叶的形状,让学生真实地看到荷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荷叶的不同姿态,提升学生对荷叶之美的感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道具的方式,维持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二)有效利用语文教材,加强非连续性文本与混合类文本的联系

阅读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注重文本阅读教学的实用性价值提升,关注非连续性文本与混合类文本之间的关系,并找到二者之间的融合,以锻炼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发挥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优势,弥补连续性阅读文本的缺陷。例如,在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部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制中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拼音字母展示,而是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都安排了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就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素材之一,其中蕴含的字母信息可以增加一年级学生对拼音印象的深刻程度,让一年级学生的拼音学习犹如寻宝一样。又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这一单元以“识字”为主要目标,在学习《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之后,学生已经积累了课文中的生字与生词,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表格内容,填写完整“葡”“紫”“狸”“笨”“酸”的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字的页码以及读音等,鍛炼低年级学生的信息查找、提取以及整合能力,学会利用表格的方式记录所学知识,转变学生汉字学习的固有形式。

(三)非连续性文本与生活链接,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其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师的教学目的也是让学生可以通过语言的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服务生活。因此教师在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融入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让低年级学生在生活化的非连续性阅读中借助到更多的语言材料,学会随时随地地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含义,积累字词与语句,提升学习能力。例如,课文《动物国王开大会》主要讲述了狗熊通知大家开大会,但是没有问清楚时间、地点的事情,当有人提醒狗熊的时候,它才向老虎询问清楚信息,并透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了将时间、地点说清楚的重要性。课文的后面给出了一条少先队大队部的通知消息,通过这部分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了解到了在表述信息的时候,要先说清楚时间、参加的人员以及地点,这样才能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性。那么,在此之后教师可以继续给学生布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任务,要求学生从学校、教师布置的信息中,筛选出关键的信息,完成指定任务。这就是非连续性文本与校园生活的链接,可以让阅读贴近生活,服务生活。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所体现出的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方式的更新,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帮助学生突破语文学习中的困境,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探索非连续性文本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方法。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市大洋港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连续性荷叶文本
荷叶像什么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荷叶圆圆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连续性
荷叶伞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