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在传统游戏中寻找“乡音”

2023-05-30 16:02朱楠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跳房子乡音童谣

朱楠

2020年11月我校“‘新乡土’场境语文课程基地”成功入选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自2021年1月开项以来,全体语文教师借助丰富而又立体的“新乡土”真实场境,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开发具有时代性、异域性、融合性特点的“新乡土”语文课程,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情怀。

我校低年段语文教师针对学生“好玩、易动”的个性特点,开发了传统游戏课程,将听、说、读、写、思诸多语文能力融入游戏之中,学生玩游戏,说游戏,写游戏,编游戏!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阅读低年段新乡土读本《一粒乡土的种子》,里面有一篇童谣《跳房子》,这首童谣一下子把我拉回到童年的记忆。我问同学们:“你们会玩跳房子吗?”让我惊讶的是,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跳房子”,更不要说会跳房子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游戏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我们在田野中自由地奔跑、玩耍,玩着各种有趣的游戏,而现在的学生待在家中,拿着手机玩游戏,看视频。但是快乐并没有随着娱乐形式的丰富而增多,新时代的学生与养育他们的这片土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农村的学生尚且如此,城市里学生又会怎么样呢?

传统游戏已远离学生的生活,儿童纯真的快乐正在逐渐消失。项目组召开碰头会,要把孩子们缺失的快乐找回来,决定开发传统游戏课程,让儿童在传统游戏中寻找“乡音”。

中国传统游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游戏种类繁多,简单易学,常常伴随着朗朗上口的童谣,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让游戏伴着学生成长,让学生在游戏中学语文,用语文。传统游戏回归校园,既是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又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游戏应该是学生的宝贵财富。

(一)立足游戏,让孩子成为“乡音”的发掘者

为了掌握孩子们对传统游戏的了解情况,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传统游戏调查单。在校内,结合学校的走廊文化,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乡趣”走廊,看一看墙壁上的传统游戏绘画;回家后,让孩子们问一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玩过的传统游戏。

随着接触的深入,孩子们对传统游戏的了解越来越多了。他们想用绘画的形式把自己最喜欢的游戏画下来。我提醒他们,还可以把游戏的玩法介绍给同学。看着一个个传统游戏在孩子们的笔下由黑白变成了彩色,我想:传统游戏的这颗种子已经在他们的心中发芽了。

看到孩子们的作品,我想:为什么不编一个传统游戏介绍书呢?于是,我和孩子们分享这个想法,他们都很激动,很愿意和我一起做一本介绍传统游戏玩法的书。经过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这本传统游戏玩法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们取名《我们和传统游戏》。这是属于大家的书,在书的前言,我让所有孩子画一颗小星星,写上自己的名字,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自己的闪光点正在闪闪发光!我衷心希望我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眼中有星辰的人!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我,对于孩子们,都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它拉近我们的距离,这一刻,没有无线网,没有五花八门的电子产品,但我们拥有纯粹的快乐,葆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孩子们在寻找乡音的过程中,找到乡土童年独有的快乐,这是家乡给孩子独特的馈赠。

(二)立足故事,让孩子成为“乡音”的传播者

课堂上,我们举行了“我最喜欢的传统游戏”介绍会。在众多的游戏中,孩子们最喜欢跳房子的游戏。边唱童谣,边跳房子,其乐无穷。想象的契机由此产生。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想象:在一个晴朗的冬日,森林王国举行了跳房子比赛,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呢?他们跳房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神奇,他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孩子们的《跳房子》故事大比拼。

“在一个晴朗的冬日,动物王国也举行跳房子比赛了。第一个出场的是鳄鱼先生,他信心十足,大摇大摆地走到格子前,只见他摆好姿势,铆足力气往前跳去。只听‘哐当’一声,鳄鱼先生摔了个跤,痛得直叫。小动物们都笑坏了,鳄鱼先生羞红了脸,赶紧跑掉了。第二位选手是兔子小姐,她可是有名的跳远能手,轻轻松松地就跳完了房子,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

有了编故事大比拼,我又向孩子建议:你们愿意把故事讲给其他班的同学听吗?人小心可大了,孩子们没有一个退缩的。接下来,我先让孩子们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点建议;然后组织孩子们走进了其他班级,把饱含孩子们“乡音”的《跳房子》故事带给更多的孩子。

(三)立足童谣,让孩子成为“乡音”的创编者

随着游戏课程的实施,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们每天都会边唱童谣边玩游戏。一天,孩子们又在操场上玩啊、唱啊,快乐写满他们小小的脸庞。我想,传统游戏能不能有新玩法,让传统游戏更有语文味,让语文学习更有趣味呢?很快,新玩法就产生了。

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们联系课文内容,创编出一首首属于我们自己的童谣。比如,我们根据《寒号鸟》这篇课文,创作出这首童谣:“寒号鸟啊真懒惰,天寒地冻不做窝。小喜鹊啊真勤劳,劝他天暖快做窝,寒号鸟儿不听劝,得过且过真贪玩,等到寒冬哆啰啰。”结合《葡萄沟》这篇课文,我们编的童谣:“葡萄沟水果多,五月石榴六月杏……”孩子们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下课时,三五个好伙伴聚在一起,就一篇课文在思考,想出好句子,立刻会来和我分享。回家后,还缠着爸爸妈妈一起创编呢!

在玩“切西瓜”游戏的时候,他们就会唱起自己创编的童谣,一首又一首,尽情地唱啊跳啊,自豪感在孩子的脸上洋溢。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们把语文创编的童谣融入“跳房子”“老鹰捉小雞”这些游戏,学习兴趣增强了,身体也得到了锻炼,真是受益无穷。

这时候,我感到他们是真正快乐的,我也看到这粒乡土的种子在他们的心里已经发芽、生根了。乡村到城市的这段距离,并不代表孩子们的人生差距。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乡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孩子们更是乡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在传统游戏中学习语文,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游戏的乐趣。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里庄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跳房子乡音童谣
童谣里的童年
乡音永久
快乐童谣
跳房子
操场欢乐多
乡音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