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如何开展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

2023-05-30 03:06余梦婕
幸福家庭 2023年1期
关键词:拍球大班篮球

余梦婕

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篮球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使幼儿感受到运动的快乐,提高其专注力和自信心,还能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规则意识,这项活动深受幼儿欢迎。本文以大班幼儿为例,探讨课程游戏化视域下如何开展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从把握原则、开发课程、用好一日生活、实践多元方法这四个角度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一、活动原则需清晰,确保游戏可行性

大班幼兒篮球游戏活动是否可行,取决于教师是否避免了随意教育、是否清晰地把握了大班篮球课程游戏化原则。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年龄与认知原则

幼儿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大班幼儿的主要特点为:身体和动作发展水平提高,动作灵活性与平衡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大大提高;认知能力增强,有意注意集中时间延长至15分钟;语言发展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也有所增强,规则意识明显增强。教师基于课程游戏化设计大班幼儿篮球活动时,应把握年龄与认知原则,设计符合大班幼儿体能与认知水平的内容,保证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与动作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活动的教育功能。

(二)差异化原则

幼儿之间存在差异,由于他们对篮球的了解程度和技能掌握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在篮球游戏活动中常常表现出篮球水平的差异。教师在设计篮球活动时要把握差异化原则,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每一名幼儿,应科学设计差异化的游戏内容,让每一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并获得进步和成长。以“篮球聚会”游戏活动为例,教学目标是培养大班幼儿拍球、运球、投篮等技能,教师要提前准备若干篮球、多个路障道具、多段独木桥、多个自制篮筐。活动开始后,教师可以用游戏化的方式导入活动主题:“小朋友们,篮球叔叔今天过生日,邀请大家来聚会,还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玩的小游戏。”然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游戏:送篮球回家,幼儿投球入篮筐;篮球过桥,幼儿站在独木桥下拍球,使篮球通过独木桥;篮球走迷宫,幼儿带着篮球进入“路障迷宫”,并拍球走出迷宫。最后,教师让幼儿根据自己掌握的技能,自主参与最适合的游戏,并对幼儿进行指导。

(三)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设计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时,应把握循序渐进原则,给予幼儿缓慢探索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开展“你来扔来我来接”“追追赶赶真有趣”“左手右手换着来”等篮球游戏活动,先培养幼儿的传球能力,再培养其单手拍球、换手拍球的能力,让幼儿由易到难掌握不同的篮球技能,逐步积累参与篮球游戏活动的必要经验。

(四)家园共育原则

家园合作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教师在设计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时,应主动贯彻家园共育理念,让亲子篮球游戏大放异彩。以“篮球接力赛”为例,教师将接力赛融入篮球游戏,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与幼儿共同参与活动。活动规则是每四组家庭组成一队,将篮球放在特制的接力棒上,由幼儿与家长分别握住接力棒的一端,以运球前进的方式进行接力,当最后一组家庭将接力棒上的篮球成功运到地上垃圾桶做成的“篮筐”中时,本队游戏结束,用时最短的队伍胜出。这个游戏既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运球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进亲子感情,让家长重新认识篮球游戏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大班幼儿的篮球水平和运动能力。

二、班本课程要开发,确保游戏丰富性

教师应积极开发篮球班本课程,创新游戏内容,以激发幼儿对篮球游戏的探索热情。例如,教师可以根据走、拍、跳跃、投掷、跑等大班幼儿需要掌握的篮球运动基本动作,设计集体接力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变形拍球、行进拍球等主题课程,生成“一起护送篮球去上学”“炒花生”“嗖!篮球飞”“篮球套圈”“打地鼠”“赶猪球”等篮球班本课程。随着大班幼儿篮球班本课程体系的基本形成,其衍生的篮球游戏也会越来越丰富,从而为幼儿园开展丰富的大班篮球游戏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一日生活皆教育,确保游戏灵活性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的一日生活,皆为教育的契机。在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中,教师应践行“一日生活皆教育”理念,将篮球游戏灵活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首先,在晨间可以开展“篮球陪我进教室”游戏,引导幼儿开展投球练习,锻炼幼儿的投篮技能。在游戏中,教师提前在路上摆放一些纸箱制作的篮筐,当幼儿入园时,教师向其发放篮球,一边带领幼儿走向教室,一边指导幼儿将手中的篮球投掷到篮筐中。其次,在课间可以开展篮球操游戏,即教师根据大班幼儿日常玩篮球的表现与习惯动作,编排成篮球操,选择活泼的音乐为背景,吸引幼儿在课间活动中跳篮球操。最后,在幼儿离园时,教师可以组织“篮球再见”游戏。在幼儿即将结束幼儿园一日生活时,教师组织幼儿提前到教室外等待家长,并向幼儿提供篮球,让幼儿在等待家长的同时玩拍球游戏。家长到来后,幼儿独立拍球走向家长,与家长汇合后,将篮球放在相应位置,并与教师说“再见”。该游戏灵活高效地利用了幼儿的离园时间,为大班幼儿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同时也向家长展示了幼儿篮球游戏活动成果,有助于增加家长对幼儿的了解,使其更加支持幼儿园开展篮球游戏活动。

四、实践方法应多元,确保游戏有效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基于课程游戏化规划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时,应探索、尝试多元实践方法。

(一)让游戏在示范中生成

5~6岁的幼儿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乐于在篮球游戏活动中模仿,并且能够在模仿中习得经验,这有助于幼儿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提高篮球活动兴趣。教师可以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有计划地在篮球游戏活动中示范篮球动作,以点燃幼儿的模仿热情,促进游戏生成。以“圈圈转转转”篮球游戏活动为例,热身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围成一圈站好,拿出篮球向幼儿示范“进退拍球”动作,然后询问幼儿:“小朋友们有没有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拍球的?”并让幼儿描述“一进一退”的拍球动作和“篮球在原地转圈”现象。接着,教师重复拍球动作,向幼儿解释具体的动作:“向前拍的时候,手在球的背面用力,轻轻地向前推。后退拍的时候,手在球的正面用力,轻轻地向后带,让球和身体一起后退”,从而让幼儿在模仿中感受“一进一退”的动作,了解“原地转圈的球”的原理。活动的最后,生成“圈圈转转转”篮球小游戏,教师与幼儿同时拍球,当教师拍球时,幼儿围成一圈,拍球向前;当教师停下来时,幼儿拍球向后,让篮球“转回来”,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进、退拍球的技能。

(二)让游戏在儿歌中开始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应让幼儿园的篮球游戏活动兼具娱乐性与规则性。教师可以将篮球游戏动作编成与大班幼儿语言认知水平相统一的儿歌,让幼儿将儿歌唱出来,将篮球动作牢记于心,从而快速掌握篮球基础技能。例如“大籃球,圆又圆,一个一个往下传。传得快,接得稳,你传我接来游戏”,这是一首与篮球有关的儿歌。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将这首儿歌唱给幼儿听,使幼儿想象“一个一个往下传”的传球动作,再让幼儿学唱儿歌,并根据想象做出动作,从而产生对“传篮球”游戏的兴趣。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围坐一圈进行“接鼓传篮球”游戏,由教师负责敲鼓,幼儿在鼓声中依次将篮球向前传递,鼓声结束,传球停止,没有将球传出的幼儿要原地拍10次球。这既是对幼儿的“惩罚”,同时也能够让幼儿巩固拍球技巧。在游戏活动中,鼓声营造了紧张的游戏氛围,幼儿聚精会神地参与活动,他们哼着儿歌,传递着篮球,无形中掌握了传球技巧。

(三)让游戏在情境中进行

故事情境、动画情境等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能够吸引大班幼儿的注意力。在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支持”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在游戏活动“汪汪队来玩球”中,教师先在室内组织幼儿观看动画片,讨论动画片中汪汪队玩篮球的场景:带着篮球穿过障碍,把篮球扔给伙伴,帮助伙伴把篮球投进篮筐,抢球,行进拍球等。随后,教师将幼儿带到户外篮球场,引导幼儿回忆“汪汪队玩篮球”的场景,进行篮球游戏,使幼儿在结队玩篮球的过程中,综合发展篮球技能。又如,在游戏活动“拔萝卜”中,教师先将幼儿集合整队,指导幼儿练习行进间单手运球技巧,然后向幼儿讲述故事:“小白兔种的胡萝卜成熟了,它开开心心地到森林拔萝卜。这时候,大灰狼突然出现了,要抓走小白兔,还要吃掉它的胡萝卜,小朋友们快来帮帮小白兔吧!”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幼儿拿起贴有胡萝卜贴纸的篮球,单手拍着篮球向前进,躲避“大灰狼”的追逐。在该游戏活动中,教师改编了“小白兔和大灰狼”故事,用胡萝卜贴纸装饰篮球,发挥故事情境作用,引导幼儿帮助小白兔,锻炼幼儿单手行进运球的能力。

(四)让游戏在趣问中深入

趣味性的问题不仅可以丰富大班幼儿篮球游戏内容,还能引发幼儿对篮球运动的思考。以“篮球射击”游戏活动为例,教师利用户外树木,在高度适宜的位置悬挂空矿泉水瓶等道具,引导幼儿向悬挂物“投篮”。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断向幼儿提问,如“怎样投篮才能更准确地击中目标”“除了用右手面对大树投篮,还可以有哪些投篮的方法”等,引导幼儿说出投篮的成功经验,使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让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尝试其他投篮方式,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投篮经验。同样,在“汪汪队来玩球”和“拔萝卜”的篮球游戏中,教师也可应用“趣问”方法,询问幼儿“汪汪队在玩篮球时是怎样配合的”“萝卜要是在半路跑掉了可怎么办”等问题,促使幼儿对游戏情节展开深入的思考,帮助幼儿积累更加丰富的趣味篮球运动经验。

(五)让游戏在趣味创造中进步

教师应尊重大班幼儿在篮球游戏活动中产生的灵感,通过积极提问,鼓励幼儿自主创设趣味篮球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玩过很多篮球游戏啦。现在看着面前的篮球,你们愿意玩一些其他游戏吗?谁能和老师说一说你的想法呀?”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反应时间,鼓励幼儿表达多样化的游戏创想。比如,当幼儿说出拍着篮球跳呼啦圈、蒙眼拍篮球等想法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主进行“呼啦圈里的篮球”“天黑请闭眼”的趣味篮球游戏活动,并帮助幼儿完善活动规则。这可以使幼儿在自主化的篮球游戏活动中得到更多进步,提高幼儿的篮球运动能力与自主游戏能力。

结语

在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中,教师可以改变以训练幼儿篮球运动技能为目标的单一篮球活动形式,让幼儿玩出精彩、玩出乐趣、玩出花样、玩出价值,从而使幼儿在有趣的课程中,潜移默化地习得篮球运动技巧,爱上篮球运动。教师应以课程游戏化为背景,关心大班幼儿成长,尊重该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开展别具一格的大班幼儿篮球游戏活动,让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玩转篮球,度过一个难忘的童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万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拍球大班篮球
和爸爸一起锻炼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有爱的地方就有家——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想要一个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我是一颗闪亮的小星星——大班绘本阅读活动《高个子皮皮》
从大班阅读活动“七只瞎老鼠”说说课堂提问这点事儿
拍球真好玩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