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023-06-01 06:33黄运华何姣凤
全科护理 2023年15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钟 贝,黄运华,何姣凤,冯 进

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按起病原因可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是其最常见的表现。动脉血压持续过度增高,会造成病人心、脑、肾、眼底和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1]。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增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高血压有2.45亿[2]。2017年,中国因高收缩压死亡的有254万人,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疾病[3]。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于疾病预防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高血压病人并发症的防治日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近20年来以高血压慢病管理为主题的中文文献进行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为进一步推动高血压慢病管理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与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有关的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文献资料数据内容完整。

1.2 排除标准 会议论文、个案、学位论文等文献;内容或数据缺失的文献;重复发表的文献。

1.3 检索策略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关于高血压慢病管理的文献,检索策略为“高血压”OR“原发性高血压”OR“继发性高血压”AND“慢病管理”OR“健康管理”。设置检索时间:2003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剔除个案、新闻、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不相关文献,最终共纳入1 089篇文献。

1.4 研究方法 使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1 089篇文献进行发文量、研究者及其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参数设置:①时间分区(Time Slicing)为1年,时间跨度自动识别为2003年—2022年;②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关键词(Keyword);③阈值设置(Selection Criteria)为k=25,其余为默认值;④剪切方式(Pruning)为关键路径法(Pathfinder)、修剪图形(Pruning Sliced Networks)和修剪合并的网络(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s)。

2 结果

2.1 年发文量 最终纳入1 089篇文献,时间为2003年—2022年,见图1。年度发文量统计结果显示,国内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发文量自2005年始逐年上升,2009年开始大幅度上升,2019年发文量最多(137篇)。2020年发文量下降,2022年统计未完全。

图1 年度发文量统计

2.2 期刊类型 纳入文献分别来自于303种期刊,期刊的影响因子普遍不高,其中核心期刊为中国全科医学、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发文量排名前10位期刊见表1。

表1 期刊发文量前10位分布情况

2.3 作者可视化分析 经作者可视化图谱分析,结果获得462个节点,305条连线,见图2。图中研究者团队少,除以李艳、陈宝欣、王荣英为首的3支研究团队联系居多外,其他大多为独立研究,彼此之间缺乏联系。

图2 文献作者共现图谱

2.4 研究机构可视化分析 经图可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文量均为4篇。其余少于4篇,彼此之间缺乏联系。见图3。

图3 研究机构图谱分析

2.5 关键词

2.5.1 关键词共现 网络中有434个节点,531条连线,见图4。图4中每个节点代表1个关键词,中心性越大(≥0.1)关键词影响力就越大。中心性排前3位的关键词为“社区”“生活方式”“管理”“依从性”(除去高血压、健康管理),见表2。关键词共现内容有服务场景、服务内容、评价体系等。

表2 高频关键词

图4 关键词共现

2.5.2 关键词聚类 经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关键词共20个聚类,其中每个封闭图形代表一个聚类。使用对数自然率算法(LLR),模块值(Modularity Q)=0.857>0.3,平均轮廓值(MeanSilhouette)=0.97>0.5,各聚类剪切值均大于0.7,表明该图聚类结构清晰、结果合理、可信度较高,同质性结果好。

如图5所示,聚类结果可大致分为:①应用价值(#0、#3、#4、#5、#6、#8、#12、#16);②服务对象(#1、#2、#7、#10、#14);③服务方式(#9、#11、#13、#15、#17、#18、#19)。见表3。

表3 关键词聚类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2.5.3 突现词 表现为在某时间段内频次变化显著的关键词。关键词突现图谱显示,“效果评价”突现持续时间最长(2010—2016年)。突现自2020年且持续至2022年的关键词有互联网、满意度、睡眠质量。见图6。

图6 关键词突现图谱

3 讨论

3.1 研究现状 我国在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来,研究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高血压慢病管理的核心作者不多,分布较为分散,相互间欠缺合作。在研究机构方面,研究机构分散,缺乏紧密联系。西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的主要阵地,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单位占少数比例。在研究文献方面,高血压慢病管理文献质量良莠不齐。

3.2 研究热点 分析关键词共现和聚类词,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的重点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3.2.1 健康行为 2017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4]中明确指出了建立完善的心血管慢病管理模式,有力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实践证明,对病人进行长期的高血压慢病管理,能够规范病人健康行为,防治高血压并发症。徐志浩[5]根据对社区老年人进行相应高血压慢病管理工作,显著降低了病人的血压。黄月佳等[6]得出高血压慢病管理有助于改善病人的饮食行为,帮助病人养成合理用药的习惯。高血压疾病迁延不愈,因此医务人员需要长期对病人进行高血压的管理,规范病人的健康行为,防治并发症。

3.2.2 服务方式 随着慢病管理模式的不断成熟,我国逐渐涌现了社区服务、健康教育、互联网、中医药“治未病”等健康管理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施楠楠等[7]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实行慢病药学服务模式,极大提高了病人用药依从性。王文祥等[8]基层高血压管理中使用移动医疗技术,强化了高血压病病人自我管理的能力。于俏等[9]使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

3.2.3 服务对象 高血压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对象集中于老年人与慢性疾病合并症病人。我国老人居民数量众多,老龄化速度不断增快,并且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10]。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高血压年龄段日益呈现出“年轻化”现象值得研究者关注[11]。

3.3 发展趋势 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通过突显词表现出来[12]。结合关键词突现和年发文量结果,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近2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

3.3.1 第一阶段:(2003年—2009年) “慢病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梅奥诊所,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国外,涌现各种高血压慢病管理方式[13]。而在2009年前,我国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处于萌芽阶段,年发文量未超过20篇,高血压慢病管理内容主要为对病人进行疾病建档与健康教育。

3.3.2 第二阶段:(2010年—2019年) 2015年起,我国针对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规划、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慢病管理行业发展[14]。2010年—2019年,“社区”“家庭”“治病”“效果评价”“互联网”等关键词的突现,符合这一时期的发展状况。2011年首次突现出“社区”关键词,突显时间长,强度高。社区是高血压慢病管理的基层重点单位,其工作内容对于高血压慢病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5]。2016年突现中医药治疗,中医中“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思想契合了健康管理中疾病的防范治疗,如高旭军[16]对高血压病人采用中医特色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阻断高血压发展进程。2017年开始突显了家庭医生的研究。家庭医生有增加基层卫生机构与家庭的联系,实现医院-社区-家庭的高血压连续化管理[17]。2018年开始兴起了互联网+的研究,一直持续至今,是目前较为前沿的研究领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不断推广,慢病管理者可使用互联网收集和监测高血压病人的相关健康数据建立健康档案,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治疗和实时监测,可有效管理病人的血压[18]。

3.3.3 第三阶段:(2019年—2021年) 本研究的3个前沿关键词为“满意度”“睡眠质量”“血压”,均自2018年突现,并持续至2022年。在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的前2个阶段,高血压慢病管理存在缺乏规范的管理流程与方法等问题,再通过前沿关键词以及2019年发文量出现明显回落推测,我国高血压慢病研究开始以单纯的疾病管理转变到关注病人生活质量。王丽等[19]对社区高血压病人实施家庭医生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后,病人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断增加,人们急迫需要高质量的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目前,我国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领域内的各研究者、研究机构之间相对独立,研究质量不高。今后不同机构和研究者间应紧密加强联系与合作,发挥各自的研究优势,不断拓宽高血压慢病管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