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实施深度学习的探索

2023-06-07 00:54华荣辉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华荣辉

摘  要:深度学习是将原有的知识进行重组与加工,从而弥补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深度学习是学习数学时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可以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一、深度学习的特点

(一)在学习方式上进行串联

深度学习需要将多种知识进行联合,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让知识点灵活串联,从而构建知识网络,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面对的往往是综合性和复杂性比较强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不能靠单一的解决方式,需要将不同的信息进行整合,让学生可以深入学习知识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在认知角度上指向高阶思维

要想在课堂学习中探索深入的知识,需要有高阶思维。高阶思维是指发生较高水平的心智活动和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等。深度学习在教学中所面对的问题是多样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深度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高阶思维,从不同的层面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最终解决问题。

(三)在学习成效上注重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是进行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在数学课堂上,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可以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从而产生更加准确的认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可以更加快速地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四)在感情上坚持主动学习

深度学习的前提是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主动性,深度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追求更具深度和难度的问题,这都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兴趣,并且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主动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问题,进而保证深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二、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构建数学知识的学习意义

知识是人们进步的阶梯,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知识是以经验和理论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通过学习新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合并,从而扩展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经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可以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数学课堂较为枯燥,学生获取的知识都是静态、孤立的,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对数学知识理解,不懂变通,通过深度的学习,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构,主动探索和处理相应的事物,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质量,将知识为己所用。

(二)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讲授知识点,没有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模仿与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思维性、创新性与探索性,由此可见,浅层学习是一种封闭且孤立的方法。与浅层学习相对应的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可以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与探索,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正确判断、理性分析,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品质。思维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分析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进行探索与学习。

(三)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终生发展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对学生有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进行答辩、分析和思考,从而加强对知识的运用与掌握,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

(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小学数学属于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數学概念和公式,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额的人民币,还要让学生指导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并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深度学习是新课改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注重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不仅如此,在深入学习理念下,教师还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地位,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认识时间”这节内容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的作息规律,让学生整理一下自己一天的时间表。这样一来,学习任务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三、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深度学习的分析

(一)创设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可以沉浸于学习中

小学数学课堂要想实施深度学习,首先要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可以深入地参与到学习中。在构建情境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环境,更要注重学生的内在。创设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的行为与心理保持一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共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潜力。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价值,提升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提升学习专注度,让学生活跃思维,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赢得最后的比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比日常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其次,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合理的情境,往往起不到相应的作用,所以在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结合和参考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能力等因素,要让所创设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可以激发学习的动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形象的展示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学习的难度。多媒体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提升教学的效率。小学数学知识虽然比较简单基础,但是依旧有着一定的逻辑性和空间性,部分學生的基础比较差,没有系统地接触过数学知识,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麻烦,通过多媒体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明了地展示出来,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知识的产生与运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录制数学动画,以动画的方式将知识点一一呈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数学的趣味性,也能减小学生的压力,提升专注度,使之更加深入地学习。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构建不同的教学环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有效地学习知识,进而提升学习的能力。

(三)运用微课教学

微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录制的讲解知识点的视频,视频长度在10分钟左右,既可以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也可以让教师讲解清楚知识点。微课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加以延伸,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回顾自己不会、不懂的知识点,进行二次学习,从而提升学习质量,夯实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运用微课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构建。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受到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限制,部分学生会出现无效预习的现象,长此以往,就会对预习产生抵触的情绪,更有甚者会产生厌学情绪、自信心降低,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提升预习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时,在班级群中分享微课视频,让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预习知识,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道重点和难点,也可以将不会的地方标注出来,带着问题听讲,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课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模式,将原本枯燥的知识点以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学习中,提升学习效率。在课后阶段,复习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视频中设置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及时的回答,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有所了解,然后教师再根据后台显示的答案,了解学生的弱点,从而做出针对性的训练,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形成深度学习

理解能力决定着学生的分数,可以说,数学理解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与体会,从深层角度分析,理解能力与学生的心理结构和逻辑思维结构是相匹配的。数学的理解能力对深度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理解的关系,可以将其分成工具型、关系型和创新型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逐渐将数学理解从工具性向关系型和创新型引申,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体会,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全方位地掌握知识点。

(五)提升数学知识之间的联合能力

数学知识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为了进行深度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建立联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且全面地理解知识,能够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探究与发现。

(六)在深度反思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反思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得到扩展。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规划,在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并且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进行及时调整与规划。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反思与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可以在深度学习中不断探索。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深度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和微课教学等方式构建深度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可以逐渐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永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索[J]. 新课程学习(下旬),2012(11):82.

[2]杨勇. 做好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J]. 新课程(上),2017(05):194.

[3]廖琪. 构建“说理”课堂落实深度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教师,2019(34):80-81.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