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苯双脒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疗效观察

2023-06-09 07:56邵光辉潘慧敏李广松
北方药学 2023年3期
关键词:华支吡喹吸虫

邵光辉,潘慧敏,李广松

(1.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广东 顺德 528329; 2.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广东 顺德 528329; 3.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检验科,广东 顺德 528329)

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广东地区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而广东顺德是重灾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达38.70%[1-2]。目前其主要治疗药物是吡喹酮,但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我国缺乏华支睾吸虫病群体性治疗方案。虽然多地开展了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个体治疗,但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在药物种类、剂量、服用次数和时长等方面存在差异[4]。三苯双脒是一种抗寄生虫药,已在临床上应用数十年,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安全性[5]。目前有少数研究报道三苯双脒治疗肝吸虫病具有良好的效果[6]。因此本研究利用较大样本探讨了单次口服三苯双脒(成年人400 mg)与吡喹酮(成年人75mg/kg)治疗华支睾吸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选择广东省佛山市均安镇体检科筛查确诊华支睾吸虫感染的6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三苯双脒组使用三苯双脒治疗,吡喹酮组使用吡喹酮治疗,三苯双脒组17例患者拒绝复查,完成研究329例;吡喹酮组47例未完成3天疗程用药,19例患者拒绝复查,完成研究280例。纳入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患者入组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号:PK-2019004)。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案

观察组使用三苯双脒肠溶片治疗,三苯双脒肠溶片(规格:0.2g*6s/盒,厂家:山东新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644)。三苯双脒(成年人400mg),1次/1d。对照组使用吡喹酮治疗,吡喹酮(规格:0.2g*100s/盒,厂家: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70),吡喹酮(成年人总量75mg/kg),每日3次,分2日口服[7]。

1.2.2 虫卵计数方法

粪样筛查发现虫卵阳性,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三检进行虫卵计数,按每克粪便虫卵数(EPG)判定感染度:EPG=1~999为轻度、EPG =1000~9999为中度、EPG≥10000为重度。治疗一个月后复诊复检,同法进行粪样检查虫卵。

1.2.3 疗效观察

(1)药物治疗一个月后复查,未发现虫卵为治愈,以此计算治愈率;查到虫卵者,定量虫卵数并计算虫卵减少率,评定治疗效果。(2)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腹痛,首次用药后3小时、用药结束后24小时,患者复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年龄、体重等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性别、感染例数等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校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三苯双脒组、吡喹酮组患者粪卵计数几何平均数分别为2832/g、3147/g,粪卵计数范围139~31325/g、181~26771/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轻度感染例数、中度感染例数、重度感染例数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三苯双脒组、吡喹酮组患者治疗后,总体治愈率分别为89.9%、93.5%,轻度感染分别为90.4%、94.1%,中度感染分别为84.6%、83.3%,重度感染分别为0、33.3%,两组患者总体治愈率及不同程度感染的治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粪卵计数几何平均数分别为34、36,粪卵计数范围分别为0~2863、0~1622,减卵率分别为98.8%、99.3%,两组患者减卵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苯双脒与吡喹酮治疗效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24小时较首次治疗后3小时明显减少,三苯双脒组头痛(χ2=22.20,P<0.001)、头晕(χ2=3.984,P<0.001)症状治疗结束后24小时较首次治疗后3小时有统计学差异,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腹泻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吡喹酮组头痛(χ2=20.63,P<0.001)、头晕(χ2=15.19,P<0.001)、恶心(χ2=9.62,P=0.002)、呕吐(χ2=12.11,P<0.001)、乏力(χ2=10.25,P<0.001)症状治疗结束后24小时较首次治疗后3小时有统计学差异,腹痛、腹泻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吡喹酮是WHO推荐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标准药物,推荐剂量25mg/kg,每日三次,连续服用2~3天;FDA和CDC同样推荐吡喹酮为首选药物,剂量75mg/kg/d,每日分三次服用,连续服用2~3天,阿苯达唑作为二线用药,推荐剂量10mg/kg/d,连服7天。2006年,广东省卫生厅发布的《广东省肝吸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显示,推荐吡喹酮总剂量按体重75mg/kg,2天分服,每天2次。阿苯达唑总剂量按体重64mg/kg,4天分服,每天2次[7],本研究吡喹酮采用了广东省卫生厅的推荐剂量。在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的机制研究中,发现经药物作用后的虫体在电镜下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包括基底膜出现多个空泡;表皮线粒体、核膜以及环状肌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溶解等。同时,吡喹酮还可引起华支睾吸虫虫体的糖原、蛋白质和减少,而琥拍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和三磷酸腺苷明显增加,吡喹酮除了破坏虫体皮层和干扰生化代谢外,还由于皮层的受损,隐蔽的皮层抗原被暴露,导致虫体易被宿主免疫攻击,从而加速死亡[8]。研究发现,顿服的三苯双脒后在扫描电镜下可见皮层广泛的变化,包括皮层结节的肿胀、紧密接触和融合、口腹吸盘的皮层局灶性剥落等[9]。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次口服三苯双脒(成年人400mg),与吡喹酮(成年人75mg/kg)治疗华支睾吸虫治疗效果相当,特别是在轻度感染中治愈率基本一致,两种药物的减卵率都达到98%以上,治愈率均达到90%以上。2013年Qian MB等人[6]对三苯双脒和吡喹酮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小样本研究,最终分析共纳入74名患者,单剂量三苯双脒达到44%的治愈率,而对于给予3天的三苯双脒和吡喹酮,分别获得58%和56%的治愈率。所有治疗方案均观察到虫卵减少率(97.6%~98.8%);2016年Sayasone等[10]研究发现三苯双脒对后睾吸虫治愈率高(>80%)和虫卵下降水平高(>99%)。本研究采用大样本量的方式取得了与上述研究相一致的结果,表明三苯双脒治疗效果更佳。且三苯双脒为单剂量治疗,吡喹酮为2天疗程。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不良反应,三苯双脒首次治疗后3小时、治疗结束后24小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吡喹酮,两种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24小时后均有明显下降。表明三苯双脒相比吡喹酮有更好的耐受性。黎团等人对283例接受吡喹酮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65.06%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包括270例(62.07%)轻微不良反应和13例(2.99%)严重不良反应[3]。黄星炯等以2241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吡喹酮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15%,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消化系统次之,症状较轻[11]。不同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可能与研究对象差异性以及评价标准差异相关,本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率更接近黄星炯等研究结果。

总而言之,我们研究结果表明,单次口服三苯双脒(成年人400mg)治疗华支睾吸虫与吡喹酮有同等疗效,但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吡喹酮方案,可以作为吡喹酮的替代方案。但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研究为单中心,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与其他研究有较明显差异,需进一步多中心研究验证。

猜你喜欢
华支吡喹吸虫
反刍动物三类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
单一和联合狂犬疫弱毒苗制剂给药后家兔血浆中吡喹酮的含量及血药浓度研究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伊维菌素吡喹酮咀嚼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骆驼感染肝片吸虫的病例报告
广东省五华县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病出现黄疸的相关病因分析
华支睾吸虫囊蚴在活鱼体存活时间实验观察
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