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课标给定议题的几点思考

2023-06-15 14:00吴蓓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唱响议题

吴蓓

在议题式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仔细研读新课标给定的议题,在精读“教学提示”、确定课时议题的基础上开展系列活动,以实现议题设计有厚度、活动设计有梯度、情境设计有温度。

在议题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议题的选择与使用,一线教师仍存在将问题、主题等同于议题,“题不适合议”“议不达题”等情况。议题是整节课的灵魂,高品质议题的确立直接关系教学环节推进的质量,影响课堂效果。笔者认为,与其大费周折拟定差强人意的议题,不如仔细研读新课标给定的议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关于必修课程模块的“教学提示”都是通过一个个议题展开的,既展示课程内容又提示活动建议。这些议题,凝结着课标专家的集体智慧,作为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价值载体,这些议题呈现出学科知识内容的思维逻辑,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经验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

笔者以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第二课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新课标给定议题的践行与思考。

一、精读“教学提示”,确定课时议題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课标要求和教材的反复研读,可以看出本节课的任务是:论证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准备。基于此,笔者把本节课的议题确定为: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二、围绕课时议题,展开系列活动

活动是议题式教学区别于以往教学非常显著的特征。基于本课中心议题及本课时分解议题,本节课设计三个活动。活动一:以史为镜。思考:(1)近代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各种尝试和斗争;(2)这些尝试和斗争为什么没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活动二:以史为鉴。(1)结合教材,请你串联关键历史节点和文物;(2)思考为什么只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活动三:唱响历史。观看开国大典视频,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三、坚持“三度”原则,完善教学设计

1.议题设计有厚度。

教师在设计议题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问促思,以问促辩。思辨性问题情境是议题情境的首选,教师在设置思辨情境时要多问:谁在思?思什么?如何思?

2.活动设计有梯度。

知识与经验的基础输入、基础输出、高级输出是议题式教学的三级任务,经过三级任务梳理,学生对该课的知识结构有良好的架构。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中心议题都具有较强的涵盖性,教师要学会围绕议题设计系列活动。在活动设计上,要坚持整体构建、依次推进的思路,由简单到复杂,要充分考虑议题与活动、问题间的关系,以实现议题教学活动设计的优化。

针对本课议题“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笔者将教材进行细致梳理、分析,在中心议题基础上,设计“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唱响历史”三个有梯度的活动,有序衔接、层层推进。

3.情境设计有温度。

议题式教学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核心素养的任务,基于此,情境设计要注重知识与素养的统一。

在“以史为镜”活动中,学生回忆历史、解读历史、正视历史,在尊重史实、独立思考中做出符合真理性的价值判断,加深了对艰辛探索历程的认识,既强化了政治认同,又培养了科学精神。在“以史为鉴”活动中,通过小组探究,达成共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在“唱响历史”活动中,通过观看开国大典视频,同学们近距离体会当时中国人民的心情,感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划时代意义。

以活动为路径的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议题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既要深入钻研议题式教学理论,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大胆探索。通过对新课标给定议题的探究,教师既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与要求,又能减少议题选择的风险。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革命唱响议题
唱响侨务工作“奋进曲”
唱响我们的队歌
唱响长江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在青工中唱响雷锋精神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群沟通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构分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