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空间结构及文化景观”复习课教学设计

2023-06-15 14:15许阿香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南京市土地利用

许阿香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复习课为例,整合《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两节课内容,展开大单元教学。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乡村和城镇的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同,探究城乡内部空间布局的演变机制,同时结合情境感知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南京市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讨论、组员演示的形式展开教学。

课程内容上,以卫星遥感影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型、景观图片等为素材,以南京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为案例,分析南京的乡村和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结构的演变,同时,结合南京文化景观,感知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营造沉浸式学习体验环境。

【教材版本】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第一节、第三节。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城乡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方法;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为一轮复习,授课对象是高三学生,此时的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欠缺总结规律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迁移应用。

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提供南京市土地利用类型影像图、南京城乡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演化、南京建筑景观等材料,培养学生读取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升區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看视频《宁静》,提问:南京市众多建筑分别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分布?

(二)探究活动一南京乡村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结构

问题1观察江宁区某村庄的遥感影像图,说出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特点。

(三)探究活动二探究南京市内部空间结构及成因

问题2读南京市土地利用图,说出南京市各主要功能区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问题3分析南京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并阐述其演变原因。

(四)探究活动三南京市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材料一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是南京唯一一家经国家批准,以发展石油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园区。园区重点发展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新型化工等产业。

材料二2007年,南京市政府对全市主城区重污染企业进行摸底,并以优惠政策助污染企业搬迁工作提速。2007年,南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从燕子矶地块搬到江北化学工业园区。2012年,燕子矶附近4家中等规模的化工厂全部搬迁到位于江北的南京化学工园区内。

问题4分析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布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问题5概括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五)探究活动四感受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材料一江宁区石塘村源于宋代,已有1000余年历史。石塘村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式皖南徽派建筑风格改造,村中亭台阁楼、小桥流水,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材料二南京城市中心紫峰大厦、鸡鸣寺、新街口等建筑景观图(图略)。

材料三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集文化遗产保护、经营创新于一体的城市人文会客厅,形成文化、商贸、旅游相结合的新业态,实现文化繁荣、产业发展、百姓受惠,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城市文化修复的领先示范区、极具特色的创意文化生活体验区,带动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城市新名片。

问题6江宁区石塘村建筑有何特点?体现了什么地域文化?

【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设计亮点(1)一境到底。本节课结合实际感知南京的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演变和地域文化,课堂效果更好。(2)小组合作探究始终贯穿课堂。课堂形式以小组讨论展开,让更多学生参与探究、大胆表达,获得感更强烈。(3)渗透核心素养。注重地理演变过程、影响因素的渗透,注重人地协调观思想的培养。

不足之处课堂时间把握不够精准,学生讨论时长较难把控。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南京市土地利用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间结构有限公司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南京市
自由曲面空间结构形态创建的若干关键问题探讨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