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立场向育人立场迈进

2023-07-04 11:41张燕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立场立德课程标准

张燕

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新课标的立意是:从学科立场走向育人立场。从结果往回看,“立场”就是我们最终用什么来评价?是用“教得如何”评价,还是用“育得如何”评价?“育”的内涵包括“教”。这样来看,“育人立场”不是“学科立场”的对立,而是“学科立场”的迭代升级。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和凸显人的因素,旗帜鲜明地把课程从学科立场转向育人立场,以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形成为宗旨,重建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

新课标在课程理念及实施建议中都提出了要实施以主题为引领的大单元教学。这就意味着,课堂的教学目标要更多地从知识点的理解、记忆转变为立德树人,而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则是落實立德树人的关键路径。

实施大单元教学首先要清楚“学什么——突出少而精”。教师可以沿着五条线“顺藤摸瓜”,通过“左顾右盼、上挂下连”,从“大处”着眼,再从“小处”着手。

第一条线:隐线,即目标线。从过去的“三维目标”,走向依据新课标,分析教材,读懂学情,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的“核心素养目标”。第二条线:纵线,即年段线。从过去不成体系的碎片化知识,走向通过研读新课标及教材,寻找贯穿于每一个学段的关键标准,并以此作为支架。第三条线:横线,即课时线。从忠实于教教材、教例题,走向基于单元整体设计,重视知识的前后意义联系,关注学生迁移能力提高,遵循学段—年级—学期—单元—课时的细化路径。第四条线:斜线,即任务线。从讲授式的课时学习,走向以任务为引导、贯穿整个单元始终的学习活动。第五条线:显线,即活动线。从单一课时的活动设计,走向以大单元任务为引领的连贯的学习活动设计,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系统性、开放性、应用性。

依据这五条线明确“学什么”,帮助我们从单一课时设计转换成大单元思维,进而准确把握大单元的实质内涵。在清楚“学什么——突出少而精”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底气进一步研究“如何学——突出实践性”和“学得怎么样——突出教学评一体”。

“五线”思考让课堂不再是静态的、线性的文本内容,而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开放的育人蓝图。理念前进一小步,实践前进一大步。教育本身是关乎“变”的事业,虽转变不易,但关乎“为未来培养人”的大事,我们必须坚定前行,积跬步、积小流,认真坚持,锲而不舍,定有绽放。

编辑 _ 汤灏

猜你喜欢
立场立德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武术研究的立场
扬 善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