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均衡教育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2023-07-04 11:41李晓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质办学

李晓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在中国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道路上,加快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1.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旨向

教育均衡发展,既要求学校为每一名学生提供相对均衡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还要求教育资源能在不同学校之间得到合理优化的配置。

作为具有百年发展历史、享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优质学校,北师大实验中学在思考:如何才能与时代同频共振,进一步为中国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如何才能担当起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责任?实验中学追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种种努力都指向一个核心,就是要满足新时代下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尤其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里的“优质”包含“育人”和“育才”两个方面。所谓“育人”,就是指我们的教育必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素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所谓“育才”,就是指学校最主要的任务在于培养有才能、有才华、有才干的人,只有培养出更多这样的人才,才能担当国家建设的重任,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才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我们坚持“传承-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用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做出了回答。

2.优质均衡发展的差异化路径选择

我们发挥教育集团核心校的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学校成为优质学校。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城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市二龙路中学加入了北师大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定名为北师大实验二龙路中学。由此,两校开启了一体化管理、一体化发展的新历史,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也开始了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初步探索。

北师大实验华夏女子中学,自2015年加入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后,逐步探索出独特的“主体性浸润式融合”集团化办学模式,超越性完成加入集团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目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北师大实验中学丰台学校,积极借鉴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范式,在进行一体化管理的同时进行部门整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初中步入“提升优质”的快车道,高中迈上“创办特色”的新台阶。

在融合与创新道路上,我们打通学龄壁垒,依托宏庙小学和西单小学两所直升校,通过课程的多样化、分层化,学段的贯通化、个性化,从横、纵两个维度实现优质资源连贯布局,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实验中学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有二龙路中学、华夏女子中学、丰台学校、一五九中学、顺义学校、大兴分校、第四实验学校、大兴二中八所中学,以及宏庙小学、西单小学、香海园小学三所小学。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校也将为所在区域的教育发展贡献积极的力量。

3.优质均衡教育的多方面践行举措

学校在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学校文化等方面进行强化,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积极开发、合理配置、科学整合、充分利用,从多方面践行优质教育的推进工作。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实验中学已经形成由特级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不同年龄段教师共同组成的优秀教师团队和团结协作、充满智慧、务实肯干的优秀管理团队。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实现优质均衡的核心,也是学校开创事业的不竭动力。

二是提高管理水平。面对不断扩大的学校规模和办学任务要求的重大变化,我们建立了“一轴两翼八中心”的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和释放人的潜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实验中学内部的科學配置、在集团成员学校以及对口帮扶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我们完善了鼓励干部和教师到成员学校任职任教的交流机制,建立了教育集团内部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通过培训研修、共同备课等方式,促进成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育集团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是丰富和发展学校文化。在加强队伍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实验中学优秀的文化传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文化传统对学校办学和发挥辐射作用有着重要影响。经过广泛讨论归纳而成的“求真、务实、守正、拓新、包容、担当”精神,已然成为全体师生的文化自觉,也成为各成员学校文化重塑与发展的生长点。

4.教育集群从内生到共长的行动探索

实验中学从西城区走向丰台区、大兴区、顺义区,从首都走向贫困地区和偏远山区。历史赋予实验中学一次实践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机会,而实验中学回馈给社会的是一个共同优质的教育集群。

我们挖掘自身潜力、优化办学空间,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从1992年的29个班级1346名学生,发展到2022年的113个班级4488名学生,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实验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深知,“均衡”绝不是整齐划一的“均等”,均衡教育也应该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为此,实验中学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我们研究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实行“分层分类选课走班”,落实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差异化教学,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宜的成才机会。

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号召,搭建对口帮扶平台。实验中学的学科专家和骨干教师的足迹遍布河北、贵州、四川、青海、新疆、云南等地,从参与北师大“三区三州”教育扶贫项目到响应教育部号召组团开展对县域中学的帮扶,从促进京津冀教育的协同发展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验中学输出的优质教育资源正惠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及其家庭。

在追求优质与均衡发展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总结实验中学自身以及各成员学校的办学经验,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实验中学独特文化基因的教育范式,是必要和迫切的;我们也越来越坚信,通过对学校办学范式做出清晰和结构化的表达,形成一整套科学办学的“实验方案”,必将惠及并带动更多的学校,以期共同为国家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独行快,众行远。实验中学通过稳步拓展实验教育集团,打造“战斗”集群,输出优质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做到行稳致远,以实现教育公平来促进社会公平。传承、融合与创新,既是实验中学集团化办学内涵发展的重要收获,也将成为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所有成员学校笃行不怠、共向未来的主旋律。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优质办学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