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质量的志性维度

2023-07-04 11:41储朝晖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立志志向自主性

储朝晖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孔子自述其成长经历的话明确讲了他十五岁立志的事实。大量历史文献分析和实例调查表明,15~20岁是人立志的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大多数有杰出成就的人均在此期间有立志的表征,凡未在此期间立志的人则大都难以使其天性获得健全成长,难以有杰出表现。

初中学生主要是13~16岁的少年,他们正处于立志初发期和关键期。评价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质量不能仅有知识掌握维度,不能仅看各学科的考试成绩,也不能只有抽象的、同一标准的数据,而是要縱向看这一阶段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阶段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横向看学生的关键知识、能力、品质、人格的形成状况。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看,志性生成与志向确立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品质。

根据对初中学校的调查,在知识学习方面,当下存在内容分量过重、视野过窄、灵活运用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能力方面,初中学生独立自主生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突出的短板。在人格上,突出问题是自主意识和能力不足,被动型人格比较普遍,影响他们自主选择和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方向,以及据此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不断认识和了解自己。

自主性是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品质,是确立志向的基础。因为特殊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孔子在15岁时已经是家庭对外交往的主角,这促成了他志于学。立志的必要前提有两个:一是了解自己的优势潜能,二是了解社会的需要。这两方面都需要通过个体自主的学习与社会实践获得充足的体验才有可能实现。在有了自主的基础上,志性发展状况成为衡量初中生成长与教育质量的更为关键的指标。

每个人天生就具有自主性,4岁是儿童自主性发育的关键起点,25岁是自主性发展的后端期限。如果在4~25岁区段个体自主性发展得好,此后就基本不会丢失;如果在这个区段自主性被环境和教育销蚀了,此后也不可能再唤醒、获得或发展。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量学生在中小学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和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太少,尤其是在初中阶段为迎接中考出现“题海没志”现象,影响了自主性和志向的正常、自然生成,即便大学毕业后也难改已经铸成的被动型人格。对于被动型人格的人,教师或家长叫他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但若不告诉他干什么,他便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干,不愿担当家庭与社会责任,更无缘生成志向。

人的自主性会在后天的生活与教育环境中被挤压、减弱。对被动型人格进行个体区段分析显示,可能受中考挤压,初中阶段是学生自主性损失最为严重、最为关键、最不可逆的阶段。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还保留较高程度的自主性,初中毕业后衰减程度达到最高。而且,这个年龄段丢失的自主性,在接下来高中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下很难再次恢复,事实上就决定了学生的终身,决定了他们很难再生成志向。

中国在2000年就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2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5%。对其中4.5%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个案分析显示,其中有一部分是智力残障者,但大部分不是因为经济困难等其他方面的原因,而是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学生内在的自主性与带有强制性、过于单一的学校要求形成对立的缘故。部分学校的“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对这些学生形成排拒,使这些学生在学校没有归属感,最终选择离开学校。他们中的一些人显然失去了自信,也有一些人保存了被动的自主性,未来说不定还有所成。总体上显示,初中教育质量底部存在亟需化解的垒块。

被动型人格的形成则显现得面积更大,局部调查显示几乎覆盖了初中阶段80%的学生。如此大面积的被动型人格的生成就不再只是伤害了个体,还影响到群体的一代人,影响到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后果尤其值得初中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家长警醒。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就是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要将他的时间、空间和学习内容全都排满,而是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和学习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安排和支配,采用的学习方式根据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根据长时间实地调查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按规定完成课标内容学习达到合格程度仅需占用整个学习时间的60%左右,将40%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安排,学校适当给学生提供从事社团及相关自主活动的条件,与社会相关机构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就能基本实现这一目标。从自主性养成角度看,是否“留空”,留了多大的“空”就成为决定初中教育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和衡量指标。

相应地,在评价上,义务教育阶段需要减弱直至不采用选拔性评价,将合格达标作为主要目标,不再追求达标以上的分数比拼。同时,将学生的自主性状态、志性成长状态通过教师给学生写述评的方式纳入对学生评价的范围,并不断增大教学评一体、因材施教的力度。

在初中阶段,有更高比例的学生保持住自主,或进而生成志向,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初中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立志志向自主性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苏梦飞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