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育理念下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化疗后的生存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3-07-12 00:28王莉娟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胃癌化疗状态

王莉娟

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450003

胃癌是一种高发于胃肠壁的恶性肿瘤,包括腺癌、类癌、腺鳞癌等,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巨大改变,受工作、学习等因素影响,胃癌发病趋势呈现年轻化〔1〕。当前,临床上治疗胃癌的首要方案仍是化疗,但化疗后患者需要长期的恢复过程,在此期间持续性受到疾病侵袭、病痛折磨对其身心影响巨大,不利于疾病预后〔2-3〕。心理干预是一种人文关怀策略,预先评估患者身心健康水平,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情绪压力对患者生活造成的负担及不良影响〔4〕。但传统心理干预对患者缺乏能动性考虑,为此在治疗过程中很难调动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效果不如人意。赋能教育是一项新兴的健康教育理念,从患者本身出发,化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以激励患者自身的能动性为核心内容,通过改变患者对治疗的负面认知,尊重患者自发性参与疾病治疗流程,完善或纠正康复过程〔5〕。本研究旨在探讨赋能教育理念下新型心理干预模式在胃癌化疗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0例,应用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0~79岁,平均(47.18±3.94)岁;小学或以下27例,初中及以上23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1~78岁,平均(46.21±3.14)岁;小学或以下24例,初中及以上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均衡可比。纳入标准:①年龄20~80岁,接受放疗者;②符合《中国胃癌放疗指南(2020版)》〔6〕相关标准;③生存期≥3个月;④患者神志清晰,可沟通;⑤具有小学以上学历,能正常沟通;⑥悉知实验内容,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障碍;②合并严重肝肾损害性疾病者;③妊娠或哺乳患者;④全身转移性癌症患者。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常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根据疾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措施、注意事项、胃癌并发症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有效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定期对患者营养状态、生活情况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性变化则立即选择合适对症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患者可能出现负面情绪原因,耐心倾听患者情绪诉求,安排轻音乐分散患者对自身病情的关注,缓解情绪积累。观察组则采取由护士引导的赋能教育理念下心理干预模式,通过评估问题-明确问题-引导行为-设立目标-效果评估模型重新构建心理干预模式。①评估问题:小组采取一对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导,每周3次,每次15~20 min,对患者进行赋能健康教育,问题包括您有什么饮食注意事项、您是否有食物过敏史等。②明确问题:由责任护士通过一对一提问,根据患者基线资料、病情进展、性格变化、不确定问题等对患者进行初级健康教育,根据评估结果或者病历对患者的提出针对性健康指导,每周4次,每次15~20 min,如您对晚期结直肠癌有什么了解、您知道放化疗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您对放化疗过程中的自我护理内容了解吗等问题,依据问题回答结果明确患者对胃癌疾病的了解程度、知识掌握及态度问题,并继续提出您目前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癌症给您带来什么样的痛苦等具有针对性的问题。③引导行为:在对患者进行初步健康教育后取得患者的信任,则在此基础上鼓励患者积极表达自身情感需求、感受,并对问题加以鼓励,缓解患者因患有癌症导致的负面压力,对癌性症状下患者情绪状态、悲哀水平进行语言说服、激励,将不利于积极生活的负面心情转化相对积极的心态。由小组对患者每周三次,每次15~20 min提问,您觉得护理满意吗、您觉得心情舒畅吗。④制定计划:制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与患者保持耐心沟通,制定计划诉求表,如饮食结构、运动计划,如每天至少吃多少蔬菜或者水果,每天慢走30 min等,也可以让患者根据自身主观意愿、生活习惯等制定计划,并在主治医师的许可下适当调整。⑤设立目标: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疾病发展、受教育水平等为患者设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等计划表,每周一在患者床头张贴,根据计划目标为患者安排自我护理措施,定期鼓励患者以写日记、同伴教育等方式促进护理方式的落实。⑥效果评估:根据赋能理论对计划完成的情况、目标达成情况下进行评估,如设置问题:您是否完成目标?完成目标后什么感受?目标完成过程中是否遭遇过困难?如何解决?对以上自我管理过程中的经历进行回顾与总结,帮助患者重新建立信心。整个护理时间持续2个月,从入院开始计算至出院前3 d。

1.3 评价标准

①生存质量:胃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22量表〔7〕(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Stomach22,QLQ-STO22),本量表共22个项目,5个功能维度,包括对患者吞咽困难、疼痛、反流、进食障碍、焦虑等3个症状维度,口干、味觉改变、身体形象,采用4级评分法,计算条目总分后取均值,得到项目原始分(RS),SS=〔(RS-1)/R〕×100,分值区间0~100分,得分高说明症状严重生存质量低,Cronbach α系数为0.904。②心理状态: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8〕(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对患者疾病心理不确定性进行评估,本量表设计包括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及不可预测性等四个维度,包括33个项目,使用Likert 5级,1~5分,分值32~16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越强,Cronbach α系数为0.874。③营养状态:在干预前后取患者外周血检测使用贝克曼库尔特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前白蛋白(260~350 mg/L)、白蛋白(35~55 g/L)、转铁蛋白(2.20~4.0 g/L)水平。④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过敏反应;共计分发100份电子问卷,在护士指导下分别在入院时及出院前3 d进行填写,回收100份,无脱落,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

干预前两组间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营养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干预前两组间吞咽困难、疼痛、反流、进食障碍、焦虑等,口干、味觉改变、身体形象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QLQ-STO22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整体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QLQ-STO22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分,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

干预前两组间不明确定、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可预测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MUI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MUIS整体上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分,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过敏反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n(%)〕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致死性高、疾病进展快的疾病〔9〕。化疗是胃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对胃癌患者的生存有着明显的保障作用,但由于化疗具有长期性,因此在此过程中并发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生率极高,易造成患者恐慌、焦虑或者抑郁的发生〔10〕。胃癌作为一种恶性疾病,与患者个性行为、精神因素等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均对胃癌的放疗后恢复有着极大的影响〔11〕。

心理干预是对基于患者身心需求,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治疗方案,打消对疾病的顾虑、维护患者尊严,缓解焦虑抑郁的症状发生〔12〕。赋能教育理念是一种健康教育的升级模式,是鼓励患者的自发性的接受健康教育,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营养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岳金让、王凤梅〔14〕报道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胃癌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观察组生存质量整体上高于对照组,与雷雪娇〔15〕报道心理引导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护技能的提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低于对照组,与段涛等〔16〕报道心理社会支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一致;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了赋能教育理念下患者的营养状态获得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提高,疾病不确定感得到了缓解,并发症也同时被有效控制。分析原因:赋能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联合心理干预的固定模式,建立了评估问题-明确问题-引导行为-设立目标-效果评估模型,通过此项模式患者的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并以提问的方式鼓励或暗示患者积极参与到护理决策中。在该项护理模式下护士主要起到引导与监督的作用,因此护士需有计划的接受培训,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暗示等方面,提高自身语言引导技巧与能力。同时计划的执行者是患者自身,通过患者自身疾病意识地提高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该项护理模式通过赋能教育的方式长期进行护理服务,患者更加注重自身安全,能有意识地规避可能出现的疾病风险,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该项护理模式下注重营养干预,患者自发性进行科学营养管理后能有效提高自身营养水平。

综上所述,在对胃癌化疗后患者使用赋能教育理念下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其积极心理状态奠定了基础。但在本次研究中仅针对住院患者进行了疾病护理,在延续性出院护理上仍缺乏数据跟踪,为此期望在日后的研究中加以补足。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胃癌化疗状态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跟踪导练(二)(3)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