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循证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因素及胃肠动力的影响

2023-07-12 00:28林玉清何张平郭少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8期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循证

林玉清 何张平 郭少山

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内镜中心 355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是由多因素共同参与和作用引起的疾病,发病与内脏敏感性高、胃内局部环境影响因素、精神因素及心理因素有关。据临床调查统计可知,普通人群中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且功能性消化不良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50%,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其心理阴影〔1〕。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药物治疗方案为主,通过抑酸剂、促胃肠动力等方式来减轻或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由于常规护理措施仍存在些许不足,缺乏对患者人性化的护理,从而导致在护理干预中问题频发〔2〕。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现代化的护理技术应当深入考虑到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中,临床学者对患者的症状表现及病程进展进行分析,通过多个科室结合循证依据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在促进患者痊愈的同时,使患者可更加直观、明确地对疾病有所认知,以达到帮助患者痊愈的效果〔3〕。本文拟探讨基于多学科循证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因素及胃肠动力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闽东医院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试验组(50例实施基于多学科循证护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同时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规范诊断——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解读(一)》〔4〕中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诊断标准,②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③在研究前10 d未接受任何关于救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案。排除标准:①严重胃肠疾病者,②不配合治疗者,③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者。参考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4岁,平均(48.69±3.69)岁;平均病程(4.32±1.21)个月。试验组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龄19~63岁,平均(47.96±3.77)岁;平均病程(4.74±1.25)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医护人员需保持患者治疗环境的安静卫生,将房间内的温湿度调控至适宜的状态,每日开窗通风,定期进行消毒,开窗时间为每次30 min/次,2次/d;患者需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医护人员可使用香薰或轻音乐等方式助眠;饮食上以少食多餐为主,切忌暴饮暴食,禁烟酒、辛辣及生冷的食物,适当食用油炸及腌制的食物。餐后尽量避免立即进行运动,以减少胃肠道的不适症状;医护人员需为患者详细讲解治疗的意义及目的,告知其该疾病的危害;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及时的心理指导。

1.2.2试验组患者实施多学科循证护理干预 (1)组建多学科循证护理小组。组内成员:消化内科护士长1名,消化内科住院病房医护人员4名,心理科的医护人员3名共8人。护士长负责组内成员管理及工作调配,确保护理干预能够准确实施。消化内科住院病房及心理科医护人员均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平均工龄8年。通过文献检测,搜寻循证支持,对患者的病程进展及患病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措施,由护理长对组内成员进行统一培训,使成员们能够熟知干预目的及方法,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合格后方可实施工作,不断总结分析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2)文献搜索,给予护理干预。组内成员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学科护理”“循证护理”等中文关键词汇进行查找。所有文献均来源于万方数据库及其他医学期刊,并参考符思〔5〕制作的《就医指南之十八——中医消化科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防治》,其可信度较高、结果较为准确。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及主要发病因素进行分析,搜索文献,查找证据,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锻炼。①饮食护理。主要以少食多餐为主,多食用促进胃肠蠕动的食物,如韭菜、芹菜及白菜等,餐后可给予适量的酸奶,增加患者肠胃蠕动。避免食用刺激性和引发胀气的食物,可适当食用粗粮类食物。进餐应定时,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辛辣和富含脂肪的饮食。②心理护理。由组内成员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全方面了解患者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的信心,并多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以此确定患者的心理压力来源,如人际交往、经济压力、工作问题及患病影响等,实施心理护理的频次,3次/w,30 min/次。医护人员为患者详细讲解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危害及患病因素,告知其救护的具体实施措施及效果。医护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帮助患者宣泄自身情绪,切勿将负性情绪积压在心理,并使患者能够正确认知与面对疾病。③运动锻炼。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程进展及恢复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如患者双脚合拢,站立在地面上,上半身尽量向前弯曲,双手向下伸放在小腿上,保持10~15 s;每日饭后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缓慢弯腰90°3次,每次2 min;患者每日饭后散步30 min,边散步边揉搓肚子,揉肚子时五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双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圈,正反方向交替进行,以肚皮发热发红有热感为宜。

1.3 评价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胃肠动力学指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由本次试验的医护人员收集相关指标: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病因、病程进展、疾病种类及合并严重疾病。①胃肠动力学指标:医护人员将运算放大器所产生的振荡信号输出至患者上腹部,胃运动产生阻抗变化信号经方法、检波、滤波等步骤后,胃运动信号被选择性通过,然后对胃阻抗信号进行分析即可。包括餐后胃窦收缩频率(正常值范围≥50次)、肠道通过时间(正常值范围为12 h)、胃泌素G-17(正常值范围60~170 pmol/L)。②抑郁评分量表:采用HAMD量表分析患者的抑郁程度,选取精神焦虑、抑郁情绪及激越3个情绪维度,与性症状、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3个病症维度进行测评。病症维度评分越低抑郁评分越低,情绪维度评分越低抑郁评分越低。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信效度较好〔6〕。③焦虑评分量表:采用HAMA量表分析患者的焦虑程度〔7〕,选取感觉神经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消化道症状及植物精神系统症状4个症状维度,与选取焦虑心境、认知功能及紧张3个情绪维度进行评比。情绪评分越低焦虑评分越低,病症评分越低焦虑评分越低。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7,信效度较好。④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胃黏膜出血(患者胃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糜烂,浅溃疡和出血等特征)、胃炎(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8〕》胃炎诊断标准)及低蛋白血症(患者经肝功能检测后,血浆总蛋白质<6.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肠道通过时间、胃泌素G-17指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餐后胃窦收缩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动力学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HAMD及HAMA评分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P=0.032),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起病多缓慢,且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心理、环境及社会因素均可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9〕。现阶段,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为目的,但由于患者需经长期治疗,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同时还会加深药物对于机体的危害,增加其心理阴影。据调查统计,75%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0〕。因此,实施科学、有效地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多学科循证护理通过将多种科学相结合,以循证医学理论为基础,重视患者的个体化思想,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满足患者及其家属多元化需求〔11〕。鉴于此,本次试验实施多学科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学指标、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胃泌素G-17是胃肠动力学主要的检查指标之一,由于患者患病后,胃肠舒张功能减退,致使胃容量减少,胃肠收缩力量减弱,导致为不能及时排空,从而导致胃肠动力紊乱。对于其预后治疗及护理均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改善患者胃肠动力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键。赵艳和张海涛〔12〕的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多学科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胃肠动力学指标,帮助患者树立起恢复健康的信心,提高救护效果。通过实施健康宣讲及心理指导等措施,以此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帮助患者宣泄自身情绪,并使患者能够正确认知与面对疾病。本研究说明多学科循证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改善患者胃肠动力学指标,提升其治疗效率,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其家庭的负担,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3〕。

由于患者对于治疗的恐惧,加之疾病所造成的痛苦,使其产生较多的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后续的治疗效果。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其产生,李晓梅和雷鑫〔14〕的研究显示,患者经多学科循证护理干预后其胃肠动力学指标、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改善。本次研究说明多学科循证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有效控制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15〕。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多学科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动力学指标,降低其负性情绪的发生。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功能性胃肠循证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稿约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