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获得感视域下党的收入分配思想的逻辑、路径与启示

2023-07-18 02:51程凤英
关键词:共同富裕

程凤英

摘 要:新时代基于党的收入分配思想增强人民获得感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思想的承袭与发扬,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格局、新理念的迎接与引领,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人民的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和民生获得感是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的价值旨归,人民获得感的提升有利于收入分配改革、刺激经济活力,二者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基于收入分配思想增强人民获得感是对时代答卷的实践探索,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收入分配思想;人民获得感;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分配领域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获得感,既是重要时代命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

党的收入分配思想是我国经济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础性经济思想。收入分配思想不仅仅直接决定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社会认同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获得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表达,相对于国外社会治理中的一些热门概念,如“幸福感”“主观生活质量”等,都被用来评价公民生活状况,与“获得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这些概念往往更偏重主观感知,且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等方面与“获得感”存在一定的区别。“获得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概念,它与“幸福感”“相对剥夺感”“失去感”“失落感”“参与感”等概念存在联系。就字面含义来讲,“获得感”是对“获得”的主观感受,它是建立在客观获得基础之上的,是对客观获得的主观感觉[2]。在党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努力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体现了党的收入分配思想。党的收入分配思想通过指导实践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经济获得感,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获得感,充实人民群众的民生获得感。

一、人民获得感视域下党的收入分配思想的价值逻辑

以党的收入分配思想增强人民获得感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蕴涵着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思想的承袭与发扬,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格局、新理念的应答与引领,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理论来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纵观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思想,关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与劳动分配的理论散布其各著作中,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分配思想重要议题。《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马克思最早关于分配思想的论述,文中指出:“不论个人所生产的或他协助生产的产品具有怎样的物质形象,他用他的劳动所买到的,不是某种特殊的商品,而是他在集体生产中所应得的一定份额。”[4]“应得”二字既体现了人民对于获得劳动产品的正义性,也体现了获得感上的正义性。《哥达纲领批判》的问世意味着马克思分配思想理论的成熟,在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脱离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抽象地谈论国家和道德的谬论的过程中,阐发了劳动所得的公平分配。当然,公平正义作为法权概念,其具体内容是由特定的生产方式与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可能存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不同的公平正义的标准,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才得以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只能学习苏联的模式和经验,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经过“三大改造”和一系列的探索,改革开放后我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经济活力被激发,经济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但是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无论如何,我国改革都是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阶段“按劳分配”为指导,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思想。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谱写自己“历史”的过程中“创造历史”,体现了“人民获得感”的实践内涵。人民群众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与社会变革力量的主体,有权利在共产主义阶段实现“按需分配”的真正平等的分配方式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当前的历史条件制约下实行“按劳分配”,基于党的收入分配思想提高人民获得感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

(二)现实依据:是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把握与引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转向了“高质量”,国内外经济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情况,产生了新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要紧扣时代脉搏,从新的经济情况出发,用新发展理念回答时代的答卷。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要符合人民更高的需求。反映在分配领域是“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獻。”[5]在收入分配方面就是体现“共享”。

所谓“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获得感的实现不是理论阐发的概念性口号,而是需要在实践领域探索与践行,要实实在在做到发展依靠人民,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毛泽东同志指出“富强”“人人有份”,胡锦涛同志指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解释共享理念的四个内涵,即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当前的初次分配还是有“强资本,弱劳动”的现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相对偏低,而资本等生产要素却在初次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偏高,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因此,需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各种再分配政策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党的收入分配政策惠及全体人民,提升人民的获得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人民获得感是对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格局、新理念的应答与引领。

(三)逻辑起点:是对主要矛盾转变的直面與回应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以人民获得感为出发点,提升人民获得感是对主要矛盾回应。建党伊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变化,准确把握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有助于更加理性地认识当前收入分配思想与人民的需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点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分配要以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基础,必须保证军队供给、政府运转和人民生存,完成反帝反封建才能增强人民获得感;抗日战争时期,实行企业成员以“身份股”的形式入股分红制、计件工资制、按质分等的个人分红制三种按劳分配形式,毛泽东同志在收入分配方面反对“平均主义”认为这样会抹杀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社会主要矛盾点是社会经济文化的问题,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提高人民获得感;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拉回到了正轨,将人民获得感聚焦于社会生产力上,党在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渐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的分配思想,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美好便是对更满意的收入的需要。社会的蛋糕要“做大”,也要“切好”“分好”,通过“调高”“取非”“增低”“扩中”,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同步”与“快干”,缩小城乡区域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使全体人民在共同建设祖国的道路上拥有更多获得感。

(四)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与方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全体人民心之所向,是党收入分配的根本目标。全面小康的建设以彪炳史册的发展成就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毛泽东同志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胡锦涛同志提出“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9]。

简而言之,共同富裕就是人民过上美好的、幸福的生活,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富裕。共同富裕也是“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逐步共富”,通过奋斗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二、人民获得感视域下党的收入分配思想的内在逻辑

“获得感”是主体基于物质获得、政治参与、精神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强调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应体现在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谋福祉的最新表达,回答了新时代“为谁发展”的问题。人民获得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党的收入分配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党的收入分配思想视野可以梳理为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民生获得感三重维度,并进一步综合考察二者内在关联。

(一)党的收入分配思想是人民经济获得感的源头活水

经济获得感是指对于宏观分配、分配公平和个人收入情况的感知,而党的收入分配思想就是人民经济获得感的活水源头。当前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促进了收入分配的更加合理与有序发展,对宏观经济的认识有助于激发人民对经济的信心。通过“调高”“取非”“增低”“扩中”“同步”“快于”缩小收入差距,体现分配公平,增强人民的认同感。通过毕业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技术工人技术和薪资待遇,改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商环境,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适当提高基层一线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基层职工待遇等路径提升人民群众经济获得感。

人民的经济获得感就是源于人民对整体宏观经济感知,通过比较分析分配公平程度,以及在个人当前及未来收入的期盼中形成的信心、认同感和满足感。对经济的获得感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会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影响,在党成立之初物资匮乏、生活条件艰苦,人民只要能吃饱穿暖就有经济获得感,当前的经济获得感已经变为对“高质量”“美好”的追求。

(二)党的收入分配思想是人民政治获得感的重要动能

人民的政治获得感是指人民对政府形象、法律法规与政治参与感知到的认同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党的收入分配思想是人民政治获得感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政治获得感主要是从日常的政府行政、党政公职人员态度、廉政建设和基层政治参与中感受到的认同感。例如在脱贫道路上,党牢牢抓住马克思分配思想中“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的根本原则,在党的分配思想指导下形成和完善了分配体制,在扶贫领域形成了一套由政府主导的、多方主体参与的贫困治理体系,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任务[10],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四个自信”,政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当然,政府不仅是代表其自身的形象符号,而且是公共利益、价值、民生、分配正义等一些美好东西的塑造者,廉政建设利于促进保持良好秩序,形成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社会风气,提升人民的政治认同感,有利于在社会财富分配中保持公平正义,激发市场活力。因此,正风反腐也是实现政治获得感的重要方式。

(三)党的收入分配思想是民生获得感的重要保障

民生获得感是人民在教育、就业、养老、医疗、公共服务等生活方方面面的满足感。随着中国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日益深入,涉及社会利益关系和分配的问题及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获得感的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完善利益协调、分配与整合机制,保障经济发展和分配正义,这样才能确保所有民众的获得感增强。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即“调高”“取非”“增低”“扩中”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助于提升民生获得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从而构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生动力机制,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才能真正实现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保障民生获得感。

综上所述,人民的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和民生获得感是党收入分配思想的价值旨归,收入分配思想的主体是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而人民获得感反过来促进收入分配改革、刺激经济活力,二者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是回答时代答卷的实践探索。

三、人民获得感视域下党的收入分配思想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党的收入分配理念:促进公平正义

自罗尔斯《正义论》公开后,便以一人之力复活了政治哲学,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德性,既回应时代又批判时代,但是罗尔斯的“正义”有他的局限性。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更是党收入分配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在新时代强调收入分配思想的公平正义性,是有其现实根源和依据,收入差距问题凸显,公平正义既是收入分配思想的理念,也是人民获得感的关键。

蛋糕要做大,更重要的是也要“切好”“分好”,党的收入分配思想主张实现资源、就业、环境、教育、社会保障等等的全面共享,从起点、过程方面为促进收入分配正义提供了条件。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阶段,要注重公平正义,在不断做大蛋糕基础上更加强调收入分配的公平原则,通过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二)紧扣党的收入分配思路:推进共建共享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建党百余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所有的成果都凝结了人民的智慧和汗水,经济发展理应由人民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两多”,就是要多为人民谋取利益,多为人民解决烦恼和忧愁,要在发展过程中将经济上的短板补齐,一起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真正要做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衣、食、住、行、教育、养老、医疗、社保等方面都考虑人民群众,才能在共建共享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要使得这一思想从理论变为现实,就必须在政治、经济、民生的方方面面以人民为中心,做到立足于人民的经济、着眼于人民的政治、关注于人民的民生,使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民获得感之间协同发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使新时代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好助力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强。

(三)深耕党的收入分配调整:分配体制改革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背景下,紧抓新常态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秩序,是当前着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破解收入分配不公难题的制度保障,能为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居民收入差距创造更大的现实和可能。在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关键历史阶段,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收入分配改革要重点从完善初次收入分配机制、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及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秩序等几方面着手,紧密结合收入差距较大的现实问题,坚持共享发展的改革思路和理念,以“提低、扩中、调高”为导向,努力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比和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占比,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大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阻止返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取缔非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因此,健全收入分配相关制度、法律、政策,全面推行和落实收入信息及支付信息公开,促进社会监督管理,才能增强对隐性收入、非法收入的规范和管理力度,增强人民获得感。

(四)完善党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

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自古有之,城乡差距、行业差距、收入差距、脑力劳动体力劳动的差距、资本和劳动的差距如果越来越大,对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幸福感是不利的。当经济快速迅猛发展时收入差距的矛盾不易显现,疫情后我国经济保持正增长,但相对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速度来说正在放缓脚步,从“高速”转向了“高质量”,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凸显,收入分配不平等会引发经济、政治、民生矛盾,因此需要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

经济是基础,人民收入差距扩大在其他方面也会造成不平等,比如關怀和尊重,当然缩小差距并非鼓励平均主义,需要通过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公共机制,使得资金为整体利益服务,通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教育机构从知识、技能和机会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服务。当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得到解决,人民的获得感自然会大大提升。

四、人民获得感视域下党的收入分配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也需要在收入分配领域中解放思想、不断创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打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打破了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思想,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个分配制度高度适应我国经济环境,有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但依然需要继续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劳资关系,克服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问题,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民获得感。

(二)坚持劳动者在分配中的主体地位

党的收入分配思想要在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和明确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将劳动摆在突出位置,不仅充分尊重和维护了劳动者的劳动权,而且还为提高劳动收入、维护劳动者利益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劳动者增强获得感提供了基础。

党的收入分配思想要在维护劳动者的分配主体地位上有所创新和发展,除了要探索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和劳动收益,让劳动者成为收入分配主体的实践思路外,还应维护和保障广大劳动者在社会资源、社会发展成果等机会、权力、规则等社会分配领域的基本权益,让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配给上也享有均等权力,推进机会公正、权力公正、规则公正等的多元综合。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居于人民群众中最核心的地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广大劳动者成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主体,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变迁,在新时代背景和新实践问题倒逼下,未来党的收入分配思想将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坚持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不懈探索中不断实现获得感。

(三)强化再分配政府的职能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政策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所进行的一种收入分配的活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及格局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初次分配机制和以政府为主导的再分配机制共同构建的,再分配是政府不可或缺的基本职能。

总体而言,厘顺收入分配关系、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不仅要注重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发挥初次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不能无视或轻视政府再分配的重要调节功能,唯有实现市场和政府的合理结合,才能更好地在收入分配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不见的手”必须发挥决定性作用,“看得见的手”必须不缺位,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利互补。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思想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再分配协调职能的发挥,这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分配正义价值诉求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路径,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四)体现分配正义

当前的收入分配中有“强资本,弱劳动”的趋势,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要提高人民的获得感需要坚持以劳动为基础,在全社会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积极思想,抵制各种“拜物教”“拜金主义”。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承认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满足感获得感。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二战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逐步扩大,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但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让当前的社会并没有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极端,同样也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的本质改变了,其内在结构和“剥削性”没有改变。中国的公共资本占国民资本的一半左右,使得中国能保证公有资本与私有资本之间的平衡,找到了一条属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道路[11]。面对当前收入分配中的问题,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劳动为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中国化,以收入分配思想提高人民的获得感。

分配正義的讨论由来已久,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认为天道才是公正平等的,只是人在分配的过程中不平等,其中就蕴含了“分配正义”的思想。《分配正义简史》中论述了亚里士多德到马克思等古典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对“分配正义”的认识和发展演变,当然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与当代意义上的分配正义是有区别的,圣西门和孔德作为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强烈主张财富重新分配,但是并没有在正义框架下提出[12]。马克思作为谴责贫富差距影响力最大的人物,提出了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按劳分配”与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二者相结合的分配正义原则。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分配正义原则为价值指引和根本遵循,党的分配正义思想才能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人民获得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3.

[2] 钟婧.用百姓的“获得感”提升改革的“含金量”[J].人民论坛,2017(25):60-61.

[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9.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111.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8-239.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7] 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切实把握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N].人民日报,2022-03-14(06).

[8] 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4.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44.

[10] 白永秀,王颂吉.中国共产党100年经济思想的主线、发展阶段与理论体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20-27.

[11] 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XVII.

[12] 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M].江苏:译林出版社,2010:132.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绘绿色港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碳中和愿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探究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