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情感教学的研究

2023-07-29 21:33陈彦梅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五育融合五育意境

陈彦梅

“五育融合”指将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育五部分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强调立德树人,即立足“全面发展”重视德育,着眼“立德树人”窥见情感教育,从情感教育角度推进五育融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以“五育融合”理论为背景,实施古诗词情感教学,然后在情感的加持下达成德育效果。

一、“五育融合”背景下结合古诗词文本内容设置情感教学目标

初中古诗词教学目标的设计,除了知识与能力,还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价值,不仅有自身包含的,还有衍生出的更深刻的情感目标。

例如,《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朝代的兴盛与消亡,都是百姓受苦,表达对百姓所处水深火热中的同情。这是基于文本基础性情感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展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并结合课文让学生知道现在的幸福是祖祖辈辈经历痛苦与磨难获取的,希望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建立对前辈的崇敬。还可将现代社会主义中一切为人民的制度与古代剥削人民的制度进行对比,建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还可启发学生从写景到写情的层层递进中感受诗词真挚沉郁的感情,体悟怀古诗伤今的本质。通过作者对当时封建制度的批判,感受独特的悲怆情感和历史厚重感。在炼字方面,《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聚”将精致的山峰动态化,体现山峰的多与灵动;“怒”则借汹涌澎湃的黄河表达诗人的悲愤。在设置情感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融入古诗词中包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二、“五育融合”背景下挖掘古诗词文本的情感教育内容

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呈现的情感教育要挖掘古诗词要素,在意境赏析与诗词联讲中渗透情感教育。

(一)助学生在意境赏析中深化感悟

意境就是“思之于心”,体现诗词立意,需要教师带领学生用心体会,是开展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可以说古诗词中文本的美是“骨血”,意境则是“灵魂”。教师在带领学生分析古诗词的时候,要抓住其意境,带领学生进入作者的灵感领域,获得情感体悟。

例如,《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夕阳”等多种意象叠加,突出凄凉悲伤的情感,表达作者心境,这就是意境的塑造,其本质是情景交融。寥寥几字就可感受作者的凄苦与悲伤,将心境与物象结合,作者利用秋天景象,从下到上,从近到远,再从远及近表现时空的变化,其中穿插“西风”关于触感的描写,让意象有跳跃性。视野整体扩大,让学生回味悠长。这些物象的描述可作为作者沉重心情的载体,让物象与情感的指向一致性,体现中国诗词文化的深厚意蕴。另外马致远在诗词中通过对夕阳、黄昏等的描写,为读者创造出一种悲伤与失落的意境,需要同学们借助情感进行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未言悲,却让读者在鉴赏时体会字字透着悲,发挥意境创造的魅力。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古诗词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借助意象进而感知意境,然后进行能力迁移,加深学生对情感的感悟。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多在意境赏析上下功夫,深度挖掘作者的情感,结合意象,让学生在加深思想感情中赏析意境,将此作为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二)助学生在诗词联讲中迁移情感

古诗词的情感教育,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内容进行分类,在教师充分了解古诗词的基础上,找到不同古诗词的相同情感,带领学生深化与迁移情感,如此在诗词联讲中渗透情感教育。当然,要想高效实施诗词联讲,对教师也有一定要求,即深入剖析古诗词,不只链接课内古诗词,还可在课外找寻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进行链接,找到情感教育共同点,实施古诗词联讲渗透情感教育,如此帮助学生完善古诗词储备体制,更加清晰地理解古诗词,促进情感快速迁移。可以说诗词联讲是一种可操作性的情感教育手段。

例如《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揭露社会的黑暗,同时表达作者对当时朝廷的不满。另外一篇古诗词《石壕吏》描述的是作者在“安史之乱”中的所见所闻,淋漓尽致地体现当时底层人民的充军役的悲痛之情。官吏还让刚刚战死儿子的妇人抛弃小孙子,到前线为战士做饭,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更能引发学生的共情,对底层劳动人民产生同情,增加对暴力官吏的批判。这两篇古诗词在情感上有共同的特点:第一,表达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第二,对当时不合理制度进行批判。教师利用两首古诗的共同点为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如此通过诗词联讲的方法助学生产生与作者情感的交流。

三、“五育融合”背景下创新古诗词文本的情感教育过程

(一)创建适宜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初中古诗词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因为古诗词离现在年代比较久远,学生难以更好地感悟作者情感,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建情境,为学生搭建感受古诗词背景的桥梁,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利用创建情境的形式,不但能帮助学生加强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还能更深层次地体会诗词的价值,调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与领悟。创建情境实施的教学特点是真实,让学生在其中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加快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力,通过创建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古诗词自身包含丰富的情感,教师在创建情境的时候可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形象进行创造,在此不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情境,还要结合情感做到融情入境,发挥古诗词中的情感实施教育。教师可以运用任务情境法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引发诗词中的情境。还可通过创建语言情境,直接创建简单易懂且优美的情境,在教师的语言激励下发挥学生的想象,在轻松的讨论氛围中引导学生更快地融入情境中,加强情感体验。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创建要有依据,不能为了创建学习氛围随意设置,是在自然而然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加强体验。

(二)联合自身体验丰富学生情感

古诗词情感教育的重点是将學生与古诗词联系起来,自然构建连接两者的纽带,随着古诗词内涵的深度挖掘,深入浅出实施情感教育。在此结合学生的已有情感开展古诗词教学,使用“切己体察”方法,让学生主动进入到知识情境中,获得情感,丰富体验。如何将学生带入所学的知识中呢?这就需要教师细心的指导,教师先挖掘古诗词中的情感要素,知道哪些可以连接学生的实际经验进行情感教育,做好预设。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带入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通过自身体验教学,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行创建情境,施加情感教育。此类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不但能促进学生情感,还能发挥学生想象力,更加形象掌握古诗词的内容,让古诗词情感教育更有效果。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培养知情并举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古诗词的作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邳州市英华路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五育融合五育意境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五育融合”与中国基础教育生态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体育在中学的新发展
“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
打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多元通道①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