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教育叙事策略

2023-07-29 12:12姜秋云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叙事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姜秋云

叙事并非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简单叙述,而是教师通过系统化方式将教学过程展示出来,对于课堂环境进行记录,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例行思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育叙事的有效运用,需要遵守特定原则及注意事项,巧妙运用叙事策略,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高效路径。

一、将学生作为教育叙事中心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育叙事的应用要将学生主体原则体现出来,学生属于课堂重要主体,情境创设极为重要。语文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阅读过程,获得阅读启示和学习体验,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学生活动作为主要轴线,完成课堂教学流程的记录,为后续教学提供指导。无论是教学情境的设置,还是课堂问题抛出都需要从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角度出发,从多个方面对于学生进行引导,使其通过自主学习获得阅读体验,提高思维品质。

比如《乡土中国》阅读过程,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谈一谈针对乡村生活的想象场景。”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注重学生能力的引导,教育叙事也需要从学生认知能力出发,将其理解阅读内容为最终目的。同样《红楼梦》内容的讲解,从作品本身来看,在事件呈现、人物关系梳理等方面描写更为复杂,所以,教育叙事的应用,要求教师创造更为全面的教学情境。在教育叙事阶段,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理念,让学生在情境当中思考。比如《乡土中国》,导入阶段教师让学生联想乡村社会图,根据联想内容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优化教学设计,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课堂教学阶段,尽可能将学生接受能力考虑其中,最后对叙事方法全面回顾,力求不断优化课堂内容。

二、关注叙事阶段的文本关联

整本书阅读是对文本信息的整体阅读,阅读时间较长,阅读行为也难以一蹴而就,所以阅读计划的制定十分必要。部分时候可能由于时间跨度问题对于学生记忆力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其遗忘所阅读过的内容,对于文本信息产生认知偏差。在学生参与整本书阅读过程当中,还需要对前期阅读信息进行全面回顾,保证阅读内容能够紧密关联。整本书阅读要求教师选择碎片化思维,将文本内容的整体性突出。学生从整本书内容出发,对于作品形成完善的认识。同样,整本书阅读与阶段性学习过程,阅读目标的设定要逐层深入,学生阅读期间,教师做好引导工作,为其制定读前规划,应用读中指导和读后总结措施,帮助学生关联前后文信息。

教师还需要关注文本内容的整体性,梳理文本观点,引领学生对于前期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带领其反思后续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前后衔接合理。叙事文本要将时间、意义等信息要素体现出来,由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全面记录,分析行为产生的原因,根据前后关联,深入思考。同时还可通过叙事文本,对于课堂行为进行重现,多角度描述整本书阅读内容,参考叙事文本,发现课堂教学问题。

整本书阅读、研讨属于课堂的教学重点环节,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诵读全书,运用勾画、圈点多种方式,学生能够读懂阅读内容,通过对全书大纲全面梳理,将内容提要制作出来。通读全书有助于学生提前浏览全文,获得本书概况,而梳理阶段则是学生能够读懂书籍的关键所在,了解其中情节出现的前因后果,对照前后文提炼文章思想,让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高质量开展。叙事属于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描述,从某一方面来讲,也可以将阅读文本、叙事文本视为一个整体,利用整本书阅读和叙事文本之间的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帮助学生理解阅读内容。

三、保证教育叙事过程针对性

教育叙事当中既要包含全面的事例,又要包含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反思,还要体现出教学理论的运用和教学实践的生活。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方面,教师需要保证叙事内容的针对性,注重叙事逻辑,避免叙事随意对于叙事逻辑顺序产生影响,确保教育叙事存在时间、意义方面的关联。因为教育叙事是在特定时间范围之内发生的教学事件。

从时间范围角度分析,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叙事,要从整本书阅读开始,到教学过程,再到评价过程,最后将教学过程逐渐完善,包含整本书教学全程,也可以将叙事内容侧重于对课堂典型事件的描述。在叙述过程,时间线的设定可以选择顺序、倒叙或者插叙等方式,保证特定时间段之内,教育叙事对于学生来讲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教师叙述教学过程阶段,也要关注事件前后之间的关联,启发学生思维。

在叙事案例的选择方面,要具备典型性,教育叙事要关注教学过程具有启发性的事件。比如典型作品当中的人物信息识别,或者学生课堂表现情况,选择能够对教师教学带来启发的内容进行重点叙述。具体而言,教师在选择叙事案例阶段,可以选择具有参考性的叙事内容,让叙事案例能够为整本书教学过程提供参考,对于其他教学产生影响,从横纵的角度出发,分析教育叙事对于教学过程产生的影响,教师也可从典型事例当中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叙事。

四、叙事和反思融合应用

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展开教育叙事,反思活动必不可少,教师通过回顾课堂教学内容,深入了解教学过程,判断叙事行为可否对后续教学实践提供指导,反思阶段力求将真实课堂情况展示出来。因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过程,所以由互动产生的教学行为是教育叙事重点。在教学反思阶段,教师要忠于事实,基于课堂教学逻辑,从读内容深层含义完成反思教学。所谓忠于事实就是保证教育叙事材料源自整本书阅读内容,不可出现捏造事实情况。

例如《乡土中国》教学的导入环节,单纯利用书本介绍这类模式化内容无法调动学生兴趣。而教学过程,教师先要求学生阅读导读内容,相互讨论,在讨论当中给出反馈,或者通过例句理解论证方式,都能够达到活跃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及时调整整本书阅读导入环节,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特征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反馈,了解其课堂与教学行为的看法,逐漸优化或者修改教学设计。

在回顾阶段,教师要明确意识到自身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问题,即导入环节未选择有效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注意反思阶段教师不得出现掩盖教学情况的行为或者想法,而是应该在叙事文本当中将课堂情况真实记录。整本书阅读属于单元教学,教学过程可能持续1至2个学期,阅读时间相对较长,要求学生能够夯实基础,预防后期阅读出现障碍,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堂反馈,根据学情对于课堂教学氛围进行调节。教育叙事要基于教学事实而展开,观察学生听课以后的真实反应,增强叙事文本的实用性。

综上分析,在全新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整本书阅读教育叙事策略的应用,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叙事中心,寻找叙事过程阅读文本之间关联,体现出叙事内容重点,注重叙事、反思的融合应用,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优化提供支持。

[本文系江苏省宿迁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情境任务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研究”(XHZD2021-0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江苏省宿迁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叙事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在相关领域吸收与剥离中自张一军——中国叙事文化学第二生长时段的学术背景
《论语》整本书阅读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论诗歌叙事语符对诗歌叙事文本语义的结构主义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