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初中语文课程中“革命文化基因”路径探究

2023-07-29 21:33陈晓燕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白求恩革命初中语文

陈晓燕

语文课堂教学是实践立德树人教学目的,传承红色基因,强化革命教育的主要阵地。革命教育题材等教学内容已经逐步编入初中语文教学教材中,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革命教育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明确革命教学的基本概念,立足教材文本,丰富并延展革命教育内容,结合初中学段学生的特点与生活认知,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结合多元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领悟革命精神内涵。语文教学要冲破重重阻碍,积极营造适当的情境,拓宽中学生的认知边界,探索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革命教育的新路径,初中语文教师应保持课程与学科教学的定力,利用初中语文教材这一革命文化的载体,打造“革命传统文化传承”的语文教育主场,达到从“深耕厚植”到“成风化人”的目的。

一、立足语文教学内容,深耕厚植革命资源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革命精神题材逐渐丰富,立足教材文本,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革命教育资源,为增强学生对于革命精神的认知奠定了基本的教育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有效凝聚并体现深刻的革命精神,通过对教学文本的深入解读,能够使初中学生加深对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事件解读与精神感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对人物形象的感知,进一步贴近革命精神内涵,获取精神的成长力量。

以《最后一次讲演》的教学为例:可以组织学生围绕闻一多的生平事迹、成就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等内容,自主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在课程开始前,可以通过播放视频,重现最后一次演讲这一历史事件的情境,让学生结合已查阅的历史资料进行分享与交流,选取一到两个词语说出对闻一多的印象,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自读文本,找出最喜欢的段落,让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并分享喜欢的理由。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默读,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解读课文中闻一多表达的情感以及其本人所体现的内在品格。借此使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并以此为起点,增强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从查阅资料、反复阅读、准确认知历史事件,促进学生形成对人物形象的立体认知,深刻理解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形成强烈的心灵触动,并结合当前形势的国际热点,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使初中学生牢固树立爱国、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建立历史使命感,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不断汲取发展力量。

二、结合实际生活认知,根植革命教育理念

革命历史年代久远,与当代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革命精神,根植革命教育理念,不能仅仅依靠课文讲授,而应当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将革命历史有效转化为学生认知视野中的情境,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相互交织,使学生建立情感体验,使革命精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渗透,在引导学生对历史与现在思考的基础上,以高度历史责任感,展望未来发展,增强革命教育的影响力。

以《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为例: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知的白求恩医院着手,建立对白求恩的认知。在了解白求恩生平事迹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剧目表演情境,组织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情境表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刻体会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组织学生自由结组,分别针对课文中提及的白求恩典型事迹、原文创作背景等内容进行情境还原,通过指導学生扮演白求恩,体验在枪林弹雨中救治伤员与在摩天岭因救治伤员手指中毒,不幸逝世等情境与情感变化,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刻体会到白求恩的革命思想境界,同时,选派一名学生以现场配乐朗诵形式呈现课文中的议论部分,适当穿插于情境表演过程中,增强语文教学内容中革命精神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声音、语言以及场景中,形成精神震撼,将革命精神内化并根植于内心,做好革命精神的传承。

三、以教学活动为抓手,探寻革命精神内涵

语文课堂教学作为革命教育的主要阵地,仅仅依靠讲授等教学模式开展革命教育,无法有效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因此,需要借助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活动,用贴近学生的教学方式,构筑学生的时代担当,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将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思考,有效探寻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崇高的道德追求,激励初中学生奋力学习,更好地继承与发扬革命精神。

以《回延安》的教学为例:可以在课程开始前播放陕北民歌“信天游”,使学生在歌曲旋律中感受诗人的赤子之情。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更好地领悟诗歌中所展现的革命历史。尝试以具有象征意义的绘画形式记录并复述诗歌内容,通过红旗、灯光以及脚印等事物,使革命力量以更加鲜明、生动的形象加以体现,帮助学生更好地从诗歌语言中寻找革命精神的内涵,深切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爱国、爱人民的炽热深情融入学习与生活中。另外,还可以以“传承红色精神”等为主题,组织学生以诵读经典、绘制手抄报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的精神追求,推动革命精神的有效传承。

四、深化课外教学实践,篆刻教育红色底印

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文本内容的解读仅仅是教学示例,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教学作用,传承好红色革命基因,需要做好课堂教学向生活的有效延伸,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深化语文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促进革命精神的有效实践与内化,使革命教育由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逐渐迈向社会生活,通过多维度的体验,使初中学生加强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将革命精神有效深化为实践理念,篆刻好革命教育的红色底印,更好地发挥立德树人的教育作用。

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社会革命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初中语文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以社区为单位,挖掘并整合革命历史资料,选取能够体现革命精神的典型人物、事物或历史遗迹,结合当代社会发展新形势,有效提炼其革命教育价值,突出时代性,使其转化为语文革命教育的鲜活素材。组织初中学生实地参观革命历史的遗址遗迹或红色革命基地,现场聆听革命故事,使学生身临其境,形成革命精神的认知共识,深切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努力汲取精神力量,学会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另外,可以选择具有革命教育意义的重要节日,如国庆节、建军节、党的生日等,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革命先烈纪念活动,或者“红色”宣讲,使学生以革命教育内容、革命事迹为主题,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弘扬革命精神,在传递精神力量的同时,强化情感体验,有效发挥语文教学革命精神的育人价值。

作为母语的基础课程,抓好融入革命传统文化的契机,利用和开发好初中语文课中的文化资源,实现文道的统一。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苏锡通园区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白求恩革命初中语文
纪念白求恩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白求恩在中国的最后时刻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