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
——以浙江湖州港为例

2023-08-01 09:52徐磊嵇斌华
珠江水运 2023年8期
关键词:临港港口物流

◎徐磊 嵇斌华

1.长兴县港航管理中心;2.湖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

港口作为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战略性资源,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通过港口群以及港口共同组成,使国内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陆续崛起,带动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知,港口经济以及港口在区域经济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港口经济将城市作为主要载体,运用综合运输的方式,成为相关产业的支撑,依托海陆腹地,增加了合作区块之间的联系,从而带动整个港口区域经济繁荣。

1.浙江湖州港的经济概况

目前湖州上港码头正在有序的作业,港区内的堆场以及泊位饱满,整体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其中港口的业务呈现出稳步上升的状态,其中的集卡为200辆左右,吞吐箱大约能够达到400标箱。同时,据2022年10月30日的不完全统计可知,当前湖州上港码头的实际占地面积为330亩,自开港以来,码头内货物的进出量正处于持续攀升的状态,截止于当年的9月份为止,集装箱的吞吐数量可以达到66463标箱。在当年年底可以达到10万标箱。由此可知,浙江湖州港的物流起到促进区域经济的作用,因为码头的业务量增加,使公路运输工作中出现了较多的冲击,甚至存在“陆改水”的现象,使企业陆续驻扎到码头运输业务中[1]。

2.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加快区域经济增长速度

港口物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会起到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其通过相关经济产业,吸引更多的企业,甚至会让大批次的国外产业能够进行投资。因此,在港口物流发展阶段,应营造出良好的社会环境,改变当前的经济结构,使当前的区域经济能够带来一定的推动力[2]。

2.2 助推本地产业的发展

因为港口在发展过程中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保证相关行业的生产发展,增加与港口之间的关联性,确保港口功能能够顺利发挥,而不再运用单一化的方式进行发展。而是逐步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衍生。由此方式,使港口能够增加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关联,增加港口在发展过程中的便利性。这样一来,港口可根据自身的优势,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控制好自身的运输费用,确保众多港口能够依附于产业中[3]。

利用城市资金、物资、信息以及人员的交互,保证港口物流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据此,增加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生命力以及动力,使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增加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4]。

2.3 实现区域产业的升级

因为港口物流作为有关产业的发展前提,在交通运输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聚集效应,增加城市产业的辐射力度,确保产业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加频繁,使当前的产业优势能够脱颖而出,增加其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有利因素。

同时,因为城市产业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状态,其会向着高级化的生产方向进行发展。所以,港口物流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加快经济产业的升级速度。

3.运用港口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

3.1 通过乘数效应,助推产业发展

在经济学里“乘数效应”主要表示,当投资的人数增加,相关的产业优势则会更好地展现,使当地的GDP能够增加数倍。而其中的港口经济则表示,在港口运输业发展过程中,需通过港口的发展,组成区域经济,增加其中的关联性以及综合性。这样一来,通过运输、仓储、加工、物流、金融、贸易、保险、口岸等方面的支持,则可确保产业链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由此方式,使港口经济能够通过乘数效应,助推多产业的发展。

例如:在浙江湖州港口内,一只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不仅会在港口包干费方面花费资金,还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工费用,使港口企业能够直接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收费。预估金额为800元~1200元不等。同时,因为引航、拖轮以及口岸等配套工作的开展,需执行堆存、修箱、航运、船舶代理以及金融结算等各项工作。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花费拖车费用,使港口能够进行直接的收费,甚至为6倍的港口直接收益。据此,则可明确在港口物流发展过程中,需根据业务量,确认产业的发展状态。

3.2 调整产业结构,确保产业升级

对于港口产业而言,产业集群不仅仅是字面含义,更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理念。通过企业聚集的方式,促进彼此之间的发展,让自然资源能够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前提,保证港口资源可以被充分利用,运用不平衡的交通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明确海陆货物的运输特点。并且通过相互的配套协作方式,保证产业能够提升自身竞争能力,让区域产业结构得以调整,运用可配置资源,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革发展。据此,则可提升产业的产量以及质量,运用新产品的开发方式,实现对当地科技的创新。确保新兴产业的比重能够大于第三产业,进而实现对产业的升级优化。

与此同时,因为港口需要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即便是高效的国际化运营以及便捷的通道,也无法缓解企业所面临的临港压力。所以,为保证企业的迅速发展,只有运用产业升级的方式,才能提升产品的服务水平以及档次。

3.3 建设物流园区,促进临港工业发展

港口物流会聚集当地的港口资源,其是资源开发及利用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为保证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应重视其中资源集成点的设置方式。通过港口城市、经济腹地方面的资料,创建出多功能的物流园区。利用物流产业链的延伸,拓展港口物流的运行空间,确保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被当地临港产业带动。

另外,港口物流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存在节省物流成本的优点。因此,为保证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应重视当地的专业码头,运用不同类型的设备、仓库,增加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助力。

例如:通过石化、炼油、汽车装备以及化工等工业产业的开发,增加在港区内的工业发展因素,确保通过产业的构建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4 执行多式联运方案,合理运用集疏运网络

通过联运网络体系的创建,保证当地的港口能够扩大。通过对物流服务范围以及经济腹地范围的确认,使当地的交通网络能够进行联合,运用密集的铁路以及高速公路,执行对应的陆运衔接操作。利用交通运输网络的创建,确保商品能够合理地运输。如:在浙江湖州港口内,海运货物能够在24h内到达,利用集疏运系统,将产品运输到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

运用多式联运的方式,控制物流成本,保证物流服务者能够优化当地的物流链。将临港物流的运输理念应用于运输产业当中,形成货代公司,保证其可以通过多式联运系统,选择合适的物流路线,通过对物流运作情况的了解,实现对应的组织。安排以及管理工作。通过最佳方案的选择,使每位客户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进而让集疏运网络的运用更加合理,使多式联运方案能够顺利执行。

3.5 创建集装箱运输系统,协调各方工作

在港口地区集装箱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物流系统当中,逐渐拓展到内陆城市的开放区域。通过区域与区域的协作,开展资源的配置工作,促使铁路、公路以及驳船的集装箱运输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通过集装箱运输系统的运行,使工作人员运用电脑实现对各个区块的控制,使集装箱的运费较低,甚至可以低于公路30%,低于铁路10%并且不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资源,可按照准确时间送达,以方便协调各方工作。

另外,在集装箱运输系统运行后,港口产业的发展效率也有所提升。其在发展过程中可以衍生出不同的产业,使浙江湖州港口的内部产业得以优化。由此可见,通过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应用,可保证港口物流工作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让运输部门运用合理的设计方式,实现对湖州港口已有腹地的勘察,设置足够数量的集装箱,保证在集装箱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同时,在第一时间完成集装箱的质检工作,准确地进行组装并合理开展售后服务,以形成专业的物流服务公司,增加企业在国际内的影响力,让其将精力集中于业务层面上。采用多方信息的检索方式,保证企业的竞争力能够进行提升。

运用细化产业内容的方式,实现对产业发展区域的拓展,促使企业能够发展核心业务,增加先进技术的应用,确保产业的发展能够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3.6 提高经济效益,构建产业集群

因为在港口区域产业会呈现出密集的状态。所以,其在发展过程中产业会出现集群效应。通过内部竞争或合作的方式,促进彼此的发展。所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增加岗位的协同效应,使企业的综合成本能够降低,保证相互之间的竞争力可以增强。运用规范经济,拓展经济的范围,保证现代港口不会出现临港产业发展难的问题,而是运用产业集聚的方式促进彼此发展。

另外,由于受到国外的影响,在铁矿石、进口原油以及煤炭等方面的经济基础相对不稳定。而在此阶段,因为港口与他国的交互更为便利,所以,在周边逐渐形成了钢铁或金属加工产业、炼油或是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了严谨的工业发展体系。

因此,就目前产业结构而言,通过产业的集群效应,可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助推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加临港区域的小厂数量。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影响,该区域并不适合开设过多的大厂。应加强对当地环境状况的考虑,确保产业集群的构建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3.7 增加区域联系,实行一体化建设

通过临港产业优化的方式,则可促进一体化建设活动的实行。首先,应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基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进行考虑,明确当前经济发展的潮流,保证在各个区域内临港产业能够进行互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式,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聚合效应。这样,则可保证临港区域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强化自身的综合力量。

同时,由于国际港口是海陆交通的枢纽。而周边地区与产业的结合能够形成输运机制。通过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以及人流等生产要素的整合,由此确保相互之前能够合理地沟通以及交流。

其次,运用区域资源的整合,保证区域内的同质化因素能够增加。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保证社会经济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利用港口的调控方式,创建出西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港口群。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使各个港口可以在一体化建设活动中增加助力,从而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

3.8 营造发展环境,带动一方经济

通过对国内以及国外实践发展的信息可知,当前港口经济的发展会带动腹地经济,成为港口自身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港口的发展以及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明确当前经济的创造产值,通过就业机会的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确认当前的税收状态,增加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贡献。

同时,通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方式,可协调港口经济以及港口建设活动。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建设,使当前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据此,则可提升对外开放以及区域的形象,让国内外的技术、资金以及人才能够被浙江湖州港口所吸引。从而保证区域经济能够向外拓展,扩大本地的经济腹地。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港口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应明确临港产业的集群效应产生原因,更应通过乘数效应、产业结构布局的优化,开展区域性的一体化建设工作,使港口经济成为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如:运用宽松的政策,使临港企业可以及时补充货源。通过优秀人才的引进,健全当前的集疏运体系,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临港港口物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Self-improvement on Classroom Teaching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