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的运行模

2023-08-04 10:16代浩静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研训工作坊研修

代浩静

在《“国培计划”——教师工作坊研修实施指南》的指导下,教师工作坊研修的理论和实践不断丰富。近年来,洛阳市城市区市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中引入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模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运行模式。下面笔者以语文学科为例进行阐述。

一、区域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运行模式概述

(一)工作坊主题研修运行模式的内涵

区域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是在区域内富有教学经验的语文名师或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基于网络平台,引领区域内教师形成学科或领域的学习研修共同体,在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中将集中面授、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研修活动,共同探讨和尝试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探索建立常态化的研训模式。

(二)工作坊主题研修运行模式的基本思路

主题聚焦,任务驱动。根据语文教师实际教学情况,紧扣难点、热点进行主题研修,实现集中研训和校本研修的衔接融合。

团队研修,资源共享。打破校际壁垒,建立跨校学习共同体,实现资源共享。

示范引领,自主研训。发挥坊主及“种子”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工作坊内成员互动、互助培训,师徒结对,围绕主题自主研训,实现本土师资水平提升。

(三)工作坊主题研修运行模式的特点

一是共学,坊内教师通过共同学习、交流研讨的方式,直面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实现共学共进。二是导教,工作坊主题研修的结果要对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有指导价值。三是引研,在主题研修的基础上,引导教师进行针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二、区域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的运行模式

(一)骨干研训团队培训

继续教育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骨干研训团队由学科导师和坊主组成,开展团队跟进式研修。研修内容如下:如何运用教师工作坊开展网络研修、协同教研,如何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骨干团队要明确研修总体目标和阶段节点目标,掌握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的相关理论,具备网络研修指导能力,按步骤组织开展所负责学科和工作坊教师的主题研修工作,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网络课程学习

网络课程涵盖通识课程和学科课程两大类。通识课程提供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引领,涵盖师德师风、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教育法制与安全等。学科课程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教材解读、教学策略、名师课堂、微课赏析等板块。语文教师结合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任务,登录网络平台自主选课学习。

(三)主题研修

基于网络平台或工作坊实体,教研团队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设计研修主题,制订网络研修计划,组织引领坊员通过开展专题讨论、举办研讨沙龙、撰写研修心得、进行经验分享等形式开展网络研修,深化网络课程学习效果。同时,教研团队联系语文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将线上和线下的研修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促进网络学习与校本研修的融合,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校本研修

学校语文学科教研组结合继续教育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情况,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

三、区域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的操作流程

一是需求调研。教师通过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坊员的专业成长需求或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为确定研修主题提供依据。

二是选择与确定研修主题。研修主题主要来源于網络课程和日常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此外,新的理论与方法的引领、教师发展的瓶颈等,都可以作为研修主题。

三是制订研修方案。研修主题确定后,坊主要设计具体的研修内容,制订研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初步研修方案。坊主发布研修方案,根据坊员反馈再次修订方案。

四是开展主题研修活动。常用的研修活动方式有:1.主题沙龙。围绕主题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讨论研习(分析、阐述意见),最后综合评述。2.课例研修。在主题指导下先个人(或小组)备课,然后上传分享教学设计;坊内研讨,修改教学设计;确定主讲人,集体备课,第一次观课议课;完善教学设计,第二次观课议课;最后达成共识。同课异构、集体备课、评课研课是课例研修的主要活动形式,具体操作灵活。3.案例会诊。先围绕主题展示案例,然后集体会诊,最终达成共识。4.共读研习。首先对名家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个人阅读和集体学习,然后在学习基础上将其运用于实践,最后在坊内分享感悟。5.智慧分享。大家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相互碰撞,吸纳有用信息。流程为提出问题—个人或小组提出解决办法—集体分享、获取信息。6.经验反思。结合研修活动,针对相关内容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

五是阶段总结。完成一个阶段的主题研修后,要进行阶段小结,梳理研修成果,总结提升。具体内容包括阶段性成果展示,分组交流研讨,进一步优化研修方案等。

四、区域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的运行机制

(一)教师工作坊组织架构

分学段、分学科或分领域(如班主任管理、心理健康等)建设教师工作坊,每坊50~100人。每个学段学科按教师人数(兼顾学校)划分为若干教师工作坊。一个学科设置学科导师1~2名,每个教师工作坊设置坊主1名,每坊划分为3~5个小组,每组设组长1名。人数过少的学科,酌情建综合工作坊,坊内按学科分组。

(二)管理保障机制

以市教育局教师教育科为指导,以市教师发展中心为主导,以各学校师训专干为纽带,建立继续教育管理团队。前期该团队负责继续教育方案制订、通知下发、全员报名组织、教研团队组建、平台建设、项目启动等;研修过程中,按阶段汇总并发布学员学习情况,及时督导;后期做好学员考核评价,完成学时学分登记等。

(三)业务研修机制

以教师发展中心为指导,以学科导师为核心、坊主为主体、组长为支持,形成专业研修团队,负责引领参训教师有效实现在线课程学习和主题研修的密切结合,高质量完成研修任务,促进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切实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组建教师工作坊骨干教研体系。教师工作坊骨干教研体系以研究为主要课题,包括工作坊研修主题的确定、研修活动的设计、研修计划的制订、研修资源的提供、研修成果的梳理与推广等。

构建教师工作坊培训体系。教师工作坊培训体系以研训为主要课题,依托研修平台,以工作坊为单位开展线上线下研训活动。工作坊建立之初,要分学段、分学科开展线下的建坊培训,主要包括:明确工作坊组织架构(坊主、组长及分组情况),建立起微信交流群,便于交流研修技术问题及研修活动组织问题;讨论或明确工作坊研修方案与计划;掌握工作坊研修平台的操作;等等。建坊培训之后,坊员在坊主的引领下按照研修计划开展网络课程学习(侧重理论学习)、网络互动研修(侧重智慧碰撞、交流研讨),并带动校本研修(侧重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工作坊既是教师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油站,教师日常教学、生活、工作遇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的场所。

(四)激励机制

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是推进区域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常态化开展的重要保障。主要的激励措施有:将研修活动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将研修产生的优秀成果导入继续教育网络平台,作为继续教育学习资源;将研修产生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案例结集出版,为骨干教师提供发展支持;为工作坊提供实施研训的活动经费。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区域教师工作坊主题研修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2022YB0966)

猜你喜欢
研训工作坊研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