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教师培训专家团队,是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培训的根本

2023-08-04 10:16胡潇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3年8期
关键词:培训者培训师培训

胡潇

作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管理者,笔者认为建强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是教师培训实现专业化、标准化的根本。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不少县区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现状不容乐观,专职培训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学科结构不完整、年龄偏大、工作热情不高等现象存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作为责任主体的政府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加大培训者队伍补充力度,让专业培训团队数量足、素质高、水平优,另一方面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探索走专兼职结合的路子,建立由专职研训教师和基层优秀骨干教师、本地高校教师相结合的高素质教师培训专家团队,从而有效破解师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难题。

端正教育质量观念,让优秀教师做教师培训师

高质量教育是党和人民对教育的美好期望。然而,很多人对高质量教育的理解还很片面,依然认为“高升学率=高质量”。在这种氛围下,不少一线教师忙于布置和批改海量作业,陷于频繁的考试评卷与总结评比中,忽略自身学习提高,只管埋头教书吃老本儿。这与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教师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明确基础教育培养方向,认识到“为党育人”是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国育才”是育德才兼备、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学习国家、省、市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领会其精神实质,提高政治站位,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把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放在首要地位。要结合实际,创新性落实文件精神,加快教师培训机构和培训者队伍建设,把优秀教师选拔到培训专家团队中来,让优秀的人影响和培育更优秀的人。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公开招聘,借助“招才引智”平台,招聘教师教育专业的优秀大学生,通过“绿色通道”招聘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通过考试考核把德才兼备、热爱教师培训事业的一线优秀骨干教师选拔到教师培训专家团队中来。

创新思路,开阔视野,大胆选用一线骨干教师做兼职培训师

按照现行国家、省有关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标准,专职培训师数量依然不足。面对庞大的教师群体,近年来不少县区都探索尝试聘任兼职培训师,鼓励优秀教师在不影响自己教学的情况下,抽出时间做教师培训工作。

当然,选拔兼职培训者必须慎重,要有合适的选拔标准和一些必要步骤,如由教师主动申请、学校研究推荐、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考核等。只有真心热爱教师培训事业的人才能做好这份工作,学校要推荐把关,支持本校优秀教师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统筹安排兼职培训师校内教学任务和外出参加培训讲课等活动,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经费上的支持。比如,南阳市内乡县在2015年就下发专兼职教师培训师选用文件,经过选、育、用、评、奖等有效措施,选拔在职教师进入县级教师培训专家团队。这些成员大多数是省、市、县的名校长、名师、骨干教师。另外,内乡县聘请了10余名高校专家学者作为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的引领力量,给他们颁发了聘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质量培训者来自高投入的培养

教育学者李瑾瑜在《从“培训者”走向“培训师”——教师培训专业化的“关键一步”》中提出:“培训师则是教师学习的引发者,支持教师对所学的内容从知道、理解、相信到信念、行动诸环节的转换……我们也可以将培训师最重要的身份特征概括为八个字:己立立人,利人利己。只有自己立起来,才能帮助别人立起来;培训是利人的过程,也是自我不断学习、完善和修炼的自利过程。”

打造教师培训师团队,不仅需要下大力气、花大本钱,还需要建立一套培养机制,在目标、要求、过程、资金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是系列化培训,从调研培训对象的需求、挖掘整理培训资源、优化培训课程、确定培训主题、编制培训计划、组织教学实施到沟通协调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关系,对学员进行考核、鉴定和服务,以及跟踪调查信息反馈、处理突发性事件等,让教师从入门到熟练,成为合格培训师。二是任务驱动,持续练内功、强素质。对培训师提出具体任务,如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研讨,每月进行至少一次深入学校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调研听课,每学期至少完成一个教师培训专题研发,每学年至少做一次县级以上层次的专题讲座。三是制定具体培养使用政策,保障培训专家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利益。县级教育主管部门要下发正式文件,为培训工作保驾护航,对乡镇学校提出明确要求,对培训专家团队成员在外出培训学习、评模评先、设岗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促进专兼职培训师形成强大合力,推进教师培训工作有效开展

要注重专兼职培训师的有机融合、相互补充。只有把两支队伍有机融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力。首先,构建专兼职教师学习共同体和研究共同体,搭建专兼职培训师之间长期沟通的桥梁。其次,对整个教师培训团队进行一体化管理。对内部教职工下发的工作计划、研训信息、学习材料等,同样要下发到兼职教师手中,让他们随时了解教师培训工作动态。最后,组建专兼职教师研修课题组,让专兼职教师协同研究,使研发的课题接地气。课题组成员借助微信群、网络研修社区等平台,经常在群里发表见闻、感悟,推荐有关教师教育的好文章,教师培训探讨成为每个成员的必修课。

系统规划,统筹安排,既解决工学矛盾又提高培训效果

对于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的使用,必须系统规划、统筹安排。一是按课表编排。对一个培训项目的落实,尽量考虑到专职与兼职培训师的合理分课,兼职教师授课占三分之一为宜。培训过程中,学员要深入一线观摩,由所在学校兼职培训师密切配合,做好现场指导。二是成立教师发展研究指导小组,专兼职教师结合,分包乡镇和学校,指导教师专业成长及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等。三是作为“送教下乡”“送培到校”的骨干,定期开展“送教下乡”“送培到校”活动。兼职教师在这方面更具优势,他们随时能够拿出好课做示范,更受基层教师欢迎。四是作为线上培训辅导者和班主任,线上培训中,由兼职教师担任辅导教师,这样他们自己边学习、边了解、边指导,提高了培训项目管理能力。

兼职教师在县以上的较大平台不断历练,视野更宽,对本校教师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同伴先受益;在校本研修活动中,他们成为开路先锋,大力促进了本校“校培计划”的有效落实,学校也受益。这种灵活的培训方式也能较好地解决基层边远教师在职培训中的工学矛盾等。

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研训一体化、常态化发展

兼職教师队伍培训质量的保证,需要一整套科学评价机制。一是制定评价标准。通过管、教、学、评各个环节的同构,对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运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结业考核等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形成具体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和覆盖全过程的教师培训教学质量目标控制体系。二是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评价。通过学员评教、教学领导小组评教、同行评价、参训学员评价等方式,加强教学监控信息的反馈与处理,帮助培训师有效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构建“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一线教师”的支持与反馈体系,实现对培训全过程的服务与动态反馈。教育行政部门培训前对培训项目进行审核,确保培训项目的科学性,培训后随机听课和组织座谈,了解学校培训组织的严密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等,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和参训学员的参与度、获得感、满足感等。

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师培训效果,并把评价结果纳入所在单位工作考评体系及个人工作绩效考评,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形成教学研训一体化机制,促进县域教师队伍素质快速提高和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

猜你喜欢
培训者培训师培训
新“国培”高质量培训者队伍体系化管理探索
还剩几只
企业内部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实践探讨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提升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者专业能力的研究
教师培训要有“场”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