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空竹创玩 传承非遗文化
——幼儿园空竹活动的载体、路径、策略运用研究

2023-08-05 23:00俞杭英
考试周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空竹玩法游戏

俞杭英

一、 研究背景——创玩空竹研究缘起

(一)研究审视——幼儿园创玩空竹活动现状与新挑战

空竹是一种非遗文化,充分挖掘“空竹”活动的育人价值,致力于空竹游戏的创玩研究,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唤醒下,我们认为创玩空竹活动是突破传统空竹活动的聚焦点,发扬传统、突破传统,成为传承空竹文化的新力量。

(二)背景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创玩空竹

1. 空竹游戏碎片化需融合:游戏活动的开展仍以技能为先,以规则游戏为主

长期以来,我们提供给孩子很多游戏,包括创编的,因为没有孩子自主游戏的加入,孩子在玩空竹游戏时,形式比较狭窄,往往以规则游戏为主。

2. 空竹游戏一维化需创造:与其他游戏材料的融合度不深,游戏不够全面

空竹游戏活动以运动为主,很少与其他领域融合,形式也比较单调,基本上以核心动作为目标,缺乏对幼儿现阶段兴趣点的关注,空竹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追随幼儿更新创设。

3. 空竹游戏深探究需连续:引导幼儿深入探究空竹的内涵美的递进性

根据年龄段的空竹划分,但是没有根据空竹特性连续性、递进性地探究,在具体活动中缺乏整体考虑。

(三)聚焦与构思

根据空竹游戏现状,我们重新对空竹活动进行了构思,根据各领域核心目标,连续性、递进性地探究空竹特性活动,引导幼儿深入挖掘空竹的内涵美,并结合各个元素对空竹活动的研究策略进行了重构。本课题研究我们旨在通过创设三维载体追求多场景游戏,设计四种路径融合多领域发展,探索五种策略戏化多样态创玩进行探索与构思,从而形成幼儿园特色的创玩空竹之路。

二、 研究设计

(一)操作定义

“戏化”:意指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空竹,在游戏中乐玩空竹,在游戏中演绎空竹,在游戏中认识传统空竹的价值。

空竹创玩:打破传统空竹游戏模式,通过五策略改编、创编游戏形式,结合其他领域多维度开展空竹游戏让幼儿不断玩、创造玩、做主玩、享受玩,创玩出空竹游戏新模式。

(二)空竹游戏策略重构

为了解决空竹游戏在实际现状问题,我们设计了创玩幼儿园空竹活动实施策略研究框架,构建起空竹活动的三项载体、四条路径、五种策略。

(三)研究目标

在创玩中优化空竹活动实施的创新范式;在互动中融合各种领域活动空竹游戏策略;在融合中形成社区家园共育的核心价值观。

(四)设计理念

本研究以游戏打造创玩空竹活动,在创玩空竹活动中进行多维策略的实施,遵循以下理念:

1. 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

以幼儿园活动为依托,通过任务共玩、比赛竞玩,拓展游戏形式、挖掘游戏深度,引导家庭、社会参与到空竹游戏中来,构建家园共同体,形成家园合力。

2. 聚焦空竹游戏体现自主创新

创玩空竹立足于游戏,从解决幼儿真实问题出发。在游戏中创玩空竹活动让幼儿获得真实成长。这样的活动能帮助幼儿持续保持探究兴趣。

3. 注重跨领域融合体现游戏化核心

本研究依托领域融合的思维方式,培养幼儿创玩空竹游戏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并能在课堂教学中、活动区域中、社区等不同场域中创玩空竹游戏。

三、 实践探索

本课题从幼儿感兴趣的抖空竹技能问题出发,通过三大载体、四种路径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运用五大策略来创玩空竹,促进幼儿对空竹游戏的新认识、新发现、新探索。

(一)重设创玩空竹载体

在空竹创玩过程中我们提出三大载体——课堂玩中学、活动区游戏、社区戏活动,重构具有深度体验式学习特征更具有传承意义的新体系、新样态。

1. 课堂玩中学提出空竹体验式学习的系统模式

“课堂玩中学”是让幼儿在愉快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创玩空竹”探究,促进幼儿自主选择和自主管理,并从中获得经验、能力、情感发展的一种活动实施路径。

借助情境式学习,推进空竹常态游戏趣玩。动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满足幼儿对空竹活动有效整合的需求。

个别化互动交流,助推空竹群体好玩空竹。通过开展课堂个别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捕捉“哇时刻”从而培养幼儿对空竹游戏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小组支架式探索,解决空竹连续式的疑问。尝试设计课堂教学中小组探索支架,根据问题求解图式的核心,与空竹实践需求相结合。

2. 活动区游戏提出空竹探究式学习的系统模式

我们通过各种区域游戏呈现创玩空竹:

表演区游戏通过场景联通:我们结合收集到的空竹故事在表演区进行代入形象表现。

建构区游戏通过材料互通:借用空竹可以造型、搭建的功能,添加辅助材料进行活动。

美工区游戏乐玩空竹,拓展了空竹的多样玩法,促进幼儿空间想象力的提升。

运动区游戏我们通过规则联动,提升幼儿的运动、情感、合作能力。

科探区游戏以问题为支架,根据空竹特性,运用对比、测量等方式探索空竹游戏。

3. 社区戏活动提出空竹传承式学习的内外联动模式

空竹是我国民间传统活动,我们需要和家庭、社区合作,通过亲子创玩、亲子比赛、亲子故事三个路径,进行社区戏空竹活动的联动。

园社线上宣传,线下助演向社会挑战,有助于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教育与发展。

在创玩空竹活动时以幼儿园活动为依托,通过任务共玩如亲子打卡、比赛竞玩,拓展游戏形式、挖掘游戏深度,说一说你的故事,让家长也参与到空竹游戏中来,调动幼儿积极性,激发幼儿乐玩空竹的兴趣。

(二)策略路径:提出亲、戏、艺、汇四种创玩模式

在创玩空竹活动中,通过亲空竹、戏空竹、艺空竹、汇空竹模式,实现幼儿在戏化空竹中以创玩增智、以创玩强体、以创玩育美、以创玩树德、以创玩启劳。

1. 亲空竹——寻寻我们的空竹发现

三“馆”齐下探寻空竹发现:展览馆让孩子通过看看、摸摸,了解悠久的空竹文化史,潜移默化受到熏陶;体验馆尝试多种感官视频情境自主模仿、自主录像欣赏评价、讨论调整动作设计进行空竹活动;问号馆为幼儿搭建空竹游戏的桥梁,通过多元问题体验空竹活动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2. 戏空竹——抖抖我们的空竹魅力

我们利用空竹特性,根据五力多维度创设不同游戏形式,通过“想玩”“会玩”“玩转”三个年龄阶段多方式重构游戏内容,让空竹“活”起来,赋予空竹特有的魅力。

3. 艺空竹——创设我们的空竹形象

我们通过设立幼儿展示的舞台,创新空竹的多种玩法。

4. 汇空竹——慧玩我们的空竹游戏

通过观察、探究,幼儿将空竹游戏以故事的形式绘画成册,积累经验,运用表征的方式进行空竹故事分享,创玩嬉场,体验我的游戏我做主的快乐。

(三)重新链接:五种策略戏化创玩空竹活动

1. 梯度观察:递进式结合游戏

我们按照空竹传统游戏、改编游戏、创编游戏有梯度地创玩空竹,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本质。

2. 自主架构:融合各领域发展

我们注重空竹运动与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整合。从空竹运动行径中挖掘幼儿感兴趣的空竹内容,自主设计以社交元素为主的空竹运动,自主体验小联盟、自主创玩大平台。

3. 一廊、一坊、一台、一馆多元记录

将创玩空竹进行项目化处理和多元化设计,其元素辐射渗透到各个体验探索内容,在每个活动内容中供幼儿体验、感知、操作。然后在各个馆、廊、台、坊四个内容区域中设计具体游戏内容。

4. 戏化创玩:创新式全方对话

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究力、合作力为目标,拓展游戏性学习场。幼儿自由选择游戏主题、游戏辅助材料,自行设计游戏环境、布局、玩法,运用自己的方式赋予新的玩法,从乐玩,到享玩,到玩转。

(1)乐玩空竹——自主设计

在一物多玩中掌握空竹的特性:在孩子刚开始接触空竹时,我们会先让他们在游戏中玩空竹,熟悉空竹的特性。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自由地探索空竹的不同玩法,渐渐熟悉了空竹,愉快的活动体验也让他们对空竹这个大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享玩空竹——鼓励幼儿与对话

空竹情景性游戏以其特有的生动有趣的情节设计、形象的场景布置和角色的代入感,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抖空竹的技能。

(3)玩转空竹——推进新策略

幼儿创设空竹游戏新的玩法,将原有零散的、单一的玩法进行了筛选、整合与创新,以符合表征的形式呈现完整的空竹游戏材料的玩法,便于其他幼儿共享游戏玩法。

5. 演绎评价:可视式经验递进

(1)享演空竹——自主创玩空竹

早操演,全园实践:我们充分利用早操,根据幼儿不同的运动发展目标,形成了我园特色早操。在早操编排上我们采取了江南特色的音乐,如集体操用《茉莉花》,花样操用节奏欢快的音乐,柔和与明快的音乐帮助孩子们体验不同风格的空竹,渗透空竹活动,将“新、活、趣”融入早操中,将队列行进和抖空竹技能进行融合,增进幼儿的技能水平和团体意识,以年级为单位,以动作发展为基点结合空竹本身功能特性创编动作,调动幼儿创玩空竹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模仿演,拓展浸润:我们通过可视化思维形式,让幼儿更直观地创玩空竹,促进游戏的深入发展。通过大厅循环播放、班级点播播放,欣赏各种抖空竹的艺术作品和表演等,让幼儿在多种感官体验中观察、发现、领悟、模仿空竹的花样抖动方法。借助手机、相机等摄像工具进行“微记录”,通过呈现拍摄片段,请幼儿来进行介绍,在同伴交流中拓展游戏经验,进行自我、相互学习评价。

讨论,动作调整:随着经验的积累,幼儿的抖空竹经验得到逐步提升,采用分组讨论、分散讨论等形式,针对游戏主题、内容、材料、玩法、动作等调整和改进,拓展游戏的纵向、横向空间,推动游戏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节日演,多维渗透:我们以不同的节日活动为契机,以点带面,全方位促进幼儿享玩空竹能力的发展。

(2)赏演空竹——他人经验的学习

教师表演促兴趣:我们通过教师的周展演(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展示技能)、月表演、年汇演吸引孩子,激发幼儿对抖空竹的兴趣。集体教学促技艺:基本动作技巧的教学是空竹活动开展的基础,以技能为先,开展集体空竹教学活动。利用儿歌动作分解口令、情境化游戏方式一对一练习、小组竞赛,多维螺旋式助推幼儿空竹技能的提升。

(3)创演空竹——全方位创玩空竹

空竹运动可以由简单动作演变至复杂的花样变化,幼儿以基本技巧为基础,通过镜面欣赏创玩、听音乐旋律创玩、小组设计创玩等,演绎出更新颖、更美观的动作玩法。

镜面欣赏创演:同伴互动可以促进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在抖空竹时,幼儿通过镜面观察同伴的空竹动作,在此基础上模仿游戏、改变玩法,创造出不同的游戏情感体验,延伸出独特的游戏内容。

听音乐旋律创演:我们通过音乐体验、融入情境,让幼儿探索不同音的长短,乐句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曲速快慢、节奏变化等,创新空竹游戏玩法,增加游戏趣味性。

小组设计创演:幼儿通过和材料的互动,和同伴在探究运动中协商、交流、合作,创新空竹玩法,教师观察为先、适当引导、挖掘潜能、评价助推,促进幼儿的空竹动作和体能、社会性等全面发展。

四、 研究成效

自课题开展以来,我们积极探索、构建了幼儿园创玩空竹活动的策略——三四五戏化空竹,提高了幼儿创玩空竹游戏的能力,促进了空竹游戏的传承。

(一)形成了创玩空竹的三类游戏场,盘活了幼儿、空竹、游戏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指向幼儿创玩空竹的策略研究,从创玩空竹的载体、路径、策略三个维度建立起一种全新的教育行动模式。

1. 幼儿学习方式:从被动技能性走向主动创玩游戏

幼儿园空竹活动的开展成功吸引了众多孩子,空竹运动的多变性让孩子乐此不疲,他们除了在幼儿园玩,还在家里玩,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2. 空竹材料运用:从单一的空竹材料与其他辅助材料互动走向多元材料

创玩空竹活动打破了原有割裂的场地布局,以多维度趣味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空竹创玩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空竹本身材料以不同方式呈现为幼儿打造“会玩、爱玩、乐玩”的创玩环境。

3. 游戏创新细化:从传统空竹游戏走向创编游戏,从校园走向社区拓展

我们通过盘活空竹新资源,结合家庭、社区助力,建立内外联动的创玩模式,促进幼儿个别化探究性学习,提高家庭的教育陪伴质量。同时通过社区创设一个空竹创玩共享和展示的平台,为空竹游戏的传承打下了基础。

(二)创玩空竹提升运动力、审美力、创造力、合作力、挑战力

空竹游戏作为民间游戏的一部分,将其运用到幼儿活动中,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儿童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培养了幼儿耐力、专注力等品格,同时也加强了幼儿对传统游戏的认识,为其全面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在游戏中,运动力、创造力、挑战力、合作力、审美力都获得了提升。

(三)创玩空竹激活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其专业素养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让组织的活动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们查阅资料,进一步学习幼儿心理学、运动学相关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得到了转变,真正实践了“做幼儿发展的支持者”的角色转换,改变了“教幼儿学习”的思想,从幼儿心理、生理出发,把空竹活动与游戏相结合,研究适合幼儿的空竹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幼儿的“玩伴”,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猜你喜欢
空竹玩法游戏
15米空竹龙舞起来
零跑的新玩法
飞吧,空竹
Beijing Diabolo Museum
创意玩法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TPP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