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彩绘云龙纹瑟的工艺研究及修复

2023-08-07 04:54华春榕闵俊嵘张彤
乐器 2023年7期
关键词:工艺分析

华春榕 闵俊嵘 张彤

摘要:清宫旧藏的黑漆彩绘云龙纹瑟采用泥金、彩绘、贴金、描漆相结合的工艺,以木胎为底表层髹漆。在修复过程中,修复团队运用剖面分析等科学分析方法对其胎体材料、彩绘颜料以及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断定了该文物木胎材料为杨木、桐木,推测出岳山为花梨木。瑟面纹饰为泥金、彩绘工艺,瑟首尾锦文为描漆工艺,框板云牙纹及开光处为贴金工艺。通过前期的科学检测、工艺分析、制定修复方案等手段,保障文物修复的最终效果,从而总结出文物修复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清代宫廷乐器类文物的修复研究进行案例积累。

关键词:宫廷乐器  瑟  工艺分析  文物修复

一、文物背景

瑟,我国古代重要的弹弦乐器之一,最早称为“洒”。瑟的名称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多次出现,如《小雅》中有:“琴瑟击鼓,以田租,以祈甘雨……”;《关雌》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等。可见在风俗礼仪中,瑟起到了重要作用,且常与另一种弹弦乐器“琴”同时出现。另据汉代文献《白虎通义·礼乐》记载“大瑟谓之洒。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禮记·明堂位》记载“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可见瑟在历史中不仅名称有变化,还有大小尺寸区分。

“瑟在古代用于宴享礼仪和祭祀活动中的歌唱伴奏,魏晋南北朝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用于伴奏清乐,以后民间不传,只用于宫廷雅乐和丁祭音乐。在清代,瑟为演奏中和韶乐所用乐器。每逢宫廷在大殿前举行祭祀乐和朝会乐时,瑟分别置于殿檐前东西两侧各两件、共四张①。如故宫博物院藏《紫光阁赐宴卷》(图1)就出现了演奏瑟的场景。卷中所绘紫光阁前檐下,东西两侧,陈设中和韶乐,乐工均着红衣,面向北,在阁之东侧有伯仲、建鼓等;阁之西侧有特磬、编磬、瑟等②。

二、文物概况

故宫博物院现藏瑟22件,其中大瑟18件,小瑟4件。这件黑漆彩绘云龙纹瑟是清宫旧藏文物,下文简称云龙纹瑟。此瑟尺寸:通长208cm,宽42cm,高21cm。为25弦大瑟。胎体主体为杨木、桐木制。文物修前伤况包括整体尘污;胎体缺失、开裂;漆面脱落;彩绘层缺失;弦全无;缺瑟足等(图2、图3)。

云龙纹瑟的形制首宽尾窄,瑟面呈拱形,瑟尾部底面呈拱形,其余部分为平面。底板首尾分别开有出音孔,瑟通体髹漆,面板绘制云龙戏珠纹饰,首尾顶面绘锦纹,瑟尾两侧饰以云牙纹饰。岳山外各有25孔用以穿弦。另配金漆瑟架一对,瑟架呈梯形,高91厘米,宽51厘米。瑟架上方有横梁将两块雕花木板连接,瑟架足亦用木板相连。此瑟无论从形制与纹饰都与《钦定大清绘典图》(图4)所绘“朝会中和韶乐瑟”相似度极高,是清代宫廷乐器瑟的典型样式。

(一)云龙纹瑟的结构

云龙纹瑟整体结构为木质胎骨,中空结构,通过对部分木胎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判定为杨木和桐木,岳山部分使用木材推测为花梨木。在乐器中常用桐木做胎,“根据现代木材声学特性分析,桐木的衰减率比其他木材高,且易于震动,最适合于制造乐器面板之用。”③从云龙纹瑟多处破损处可以清晰观察到瑟内部结构为木板拼合的方式制作,据此分析瑟的面板、框板、底板均由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瑟的主体结构,也形成了一个长方体共鸣箱。岳山、瑟足等构件为木材单独制作完成后粘接固定到相应位置。这种多木板拼合的结构能够加大各部分木胎体的嵌合量,相对于整木挖制也能提高制作效率。

云龙纹瑟修前弦缺失,根据首岳、尾岳外侧的孔洞可确定此瑟为二十五弦。瑟底板处开有“前越”“后越”两个出音孔,前越为花朵形,后越为口袋形。据《清史稿》卷一一零《乐志》记载“瑟体用桐,纯以漆,前广、后狭、面圆、底平、中高、两端俯。通长六尺五寸六分一厘。底孔二,是为越。前越四出,后越上圆下平。凡二十五弦,弦皆二百四十三纶。中一弦黄,两旁皆朱。设柱和弦,柱无定位,各随宫调。弦孔饰螺蚌,承以髹金几二。”参照同类型瑟二十五弦,弦应为中央一弦用黄色,两旁各十二弦均用红色,每弦下均设可活动的柱,用于调音高。

(二)彩绘纹饰图案

云龙纹瑟的纹饰图案主要包括瑟面、瑟首尾、框板及底板(图7),面板绘制金漆彩绘云龙戏珠纹饰(图6),瑟首尾用红漆绘锦纹,从瑟尾的漆皮缺失处可以看出这件瑟经过后期的修复及新纹饰覆盖(图8)。从漆面的修复痕迹可明显看出经过后期修复及重新描绘新纹饰有一定变化,底层纹饰较疏朗,为四方连续“卍”字纹与八瓣花纹样交错组合(图9),“卍”原非汉字,是梵文。唐武则天长寿二年采用为汉字(读万),有吉祥万福之意。从卍的四端延伸出各种连锁的花纹,意为绵长不断④。表层纹饰把卍字纹改成了斜方格纹,斜方格里的八瓣花瓣也绘制得较纤细一些。相对于底层纹饰较为紧密,为斜方花瓣锦地纹。瑟尾两侧饰以金漆云牙纹。

三、工艺分析

(一)髹饰工艺

云龙纹瑟综合运用了漆工艺中的多种工艺,包括素髹、彩绘、泥金、贴金工艺。瑟通体髹黑漆,其中瑟面板中的双云龙纹饰及云纹运用了彩绘工艺,其中的双龙及云纹运用了矿物质颜料绘制而成,金色背景则运用了泥金工艺。《髹饰录》中对泥金有三种解释,这件文物中的泥金为第三种泥金工艺,即“器物上全面敷金”。泥金是将金箔先研成极细粉末,再用丝绵蘸着金粉,上在打好金胶的器物上⑤。瑟侧面开光处运用了贴金工艺,瑟尾两侧云牙纹处运用了戗金工艺。瑟首尾均为黑底漆,再用朱红漆绘制锦文。

(二)地仗层工艺分析

云龙纹瑟的胎体为木胎,在木胎上依次进行刮灰、裱纸、上漆、上金、彩绘等工艺。从文物破损处可以看出灰胎层后的裱纸层没有整体覆盖胎体,采用的是局部裱纸的方式加固胎体。裱纸层为底漆层,底漆层先通体髹黑漆,在瑟面板处再髹一层米白色金胶漆,髹米白色金胶漆应为衬托表面泥金及彩绘纹饰的颜色,使纹饰效果更加明亮。通过光学显微镜对瑟面板样品进行剖面分析,结合文物其他磕缺部分的观察,可以分析出云龙纹瑟内部层次结构(图10)。

四、病害与成因分析

文物整体尘污,病害成因主要为久置造成尘污堆积以及储存、使用环境中的微生物产生的一些霉菌;胎体木结构开裂、变形、缺失,受储存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影响,加之木材本身的收缩特性,木胎会发生膨胀、收缩、开裂;粘接材料的老化导致木结构松动、脱落;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外力因素造成的损坏,如搬运过程中的震动;地仗层粉化、开裂、缺失,成因为地仗层的血料灰经长时间放置及磕缺处暴露地仗层材料,材料的老化降解加速地仗层出现松动及粉化,最后脱落;漆层的开裂、起翘、缺失,由于漆器自身性质及木胎收缩变形的影响容易出现漆皮起翘卷曲,甚至脱落缺失等现象,另外漆皮的降解、胶粘材料的老化,木胎与地杖层、漆层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一导致热膨胀率系数、吸水性和干缩性能不一等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⑥ 。

五、修复方案及修复过程

制定文物的修复方案是更加科学有序地开展修复工作的前提。根据文物具体情况,选择遵从几个原则:保存现状原则、恢复原状原则、可逆性原则和最小干预原则。在对这件云龍纹瑟进行传统制作工艺研究、科学的分析以及文物目前伤况分析后,制定针对这件云龙纹瑟的修复方案。云龙纹瑟修前状态为瑟足缺失,通过选择硬度、湿度与文物胎体相匹配的木材,参考相同形制的瑟完成补配工作。瑟通体存在木结构开裂、胎体漆层连同地仗层开裂、起翘、空鼓、缺失严重,表面尘污、彩绘褪色、弦全无等伤况。需要对其进行补木胎、补漆、配弦等修复工作。制定具体保护修复的方案,目标是加固、补全胎体及表面髹饰层,恢复其完整性与功能。难点在于起翘的地仗层变形,内部残存的灰粉凹凸不平,不易加固,且影响表面平整度。

1.胎体加固、漆皮回粘:由于起翘的地仗层变形,内部残存的粉化地仗层及尘污不易加固,且影响表面平整度,需先使用吸尘器进行初步除尘。再用稀释的粘接剂做渗透加固。胎体开裂较为严重的地方先做复位固定再粘合,对开裂起翘的漆皮先进行软化后回粘。

2.补全缺失瑟足:云龙纹瑟有两处瑟足缺失,结合木材鉴定结果及同形制瑟的资料进行复制补配瑟足,进行粘接固定,在木胎上再进行刮灰上漆等工序完成补配。

3.补全地仗层:补全缺失的灰胎,根据对文物灰层部分的检测,文物灰胎所用的材料为血料灰,即加工过的血料与瓦灰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因此用血料灰对缺失的灰胎部分进行填补,灰胎分为粗灰、中灰、细灰三种不同粗细,从下层到上层的用料依次为粗灰、中灰、细灰。粗灰硬度较高起到加固和保护胎体的作用,待灰层干透后打磨平整。相同的顺序再将中灰和细灰依次刮到灰层上,使灰层接近漆面的厚度,并把髹面漆所需要的厚度做出预留。

4.补全髹饰层:根据云龙纹瑟上保留的漆面调制颜色尽量一致的栗色漆,用发刷将漆刷于缺失漆层部分,需刷底漆和面漆,待面漆完全干透后用砂纸对面漆进行打磨抛光,完成对漆层的补缺。补全缺失的贴金部分,用金箔对金层缺失的部分进行贴金,在缺金部分先刷上笼罩漆⑦,待漆干燥适度后贴上金箔。

补全缺失的彩绘层,用矿物质颜料与粘合剂调合作为缺失的彩绘层的补绘材料,经过颜色测试后,以原有的彩绘纹样作为绘缺失的纹样的参照。补绘完成后达到彩绘层完整、色调和谐统一的效果。

5.补配弦、柱补配:缺失的丝弦,选择合适的丝弦加以染色处理,弦分为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将处理好的弦根据瑟的上弦方法进行上弦,完成补配弦工作。

六、总结

这件黑漆彩绘云龙纹瑟制作工艺复杂,由木胎裱纸髹漆制成,综合了素髹、彩绘、贴金、泥金等漆工艺,为故宫博物院藏的宫廷乐器类文物中的典型样式之一。在修复研究中,对修复过及翻新纹饰的发现,为文物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有利依据。科学分析结合实物观察,对文物中各类制作工艺有了更加准确的结论,文物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也得到科学的鉴定。在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后,对文物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工作。加固了糟朽及脱落的木结构,补全了缺失的木结构。加固、回粘了起翘的地仗层,并对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全与重绘。云龙纹瑟经过修复后,基本恢复了文物原貌。解决了木结构缺失、糟朽,漆层开裂、起翘、缺失,弦、柱全无的问题。文物修后伤况得到有效遏制,利于文物的保护,恢复了其完整性与演奏功能(图11)。

对于漆器类文物的保存条件,较理想的是温湿度适宜且相对恒定,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木质材料与漆在相对环境中均较稳定,只有在温湿度急速变化的情况下,会造成漆层伤况和胶粘剂老化。建议修复完成后存放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50%~60%的无尘环境中,每日上下浮动不超过2%~5%⑧。这样的无尘保存环境可将文物长期展览。

注释:

①乐声《中华乐器大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7。

②袁荃猷《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北京卷》[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11, 257。

③刘东升,胡传藩,胡彦久.《中国乐器图志》[M]轻工业出版社,1987.12,15。

④周进《吉祥图案题解》[M].台湾.台湾中华书局,1989.12.18。

⑤王世襄《髹饰录解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07,53。

⑥何秋菊,许璇,申雨田等.《几种漆皮回贴用胶粘剂的性能对比研究》[J],《中国生漆》2020年第1期。

⑦笼罩漆:相当于油光漆,是用快干漆和明油以6∶4比例调制而成。可以降低漆的干燥速度便于贴金。

⑧参考《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6-2015》(中国建筑出版社,2016年)中对漆器、木器保存温湿度的标准。

猜你喜欢
工艺分析
药芯焊丝电弧焊工艺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数控车铣加工凸轮轴工艺的优化及实例研究
大型弧齿锥齿轮端面掉渣的分析
浅谈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教学
配合类零件的加工
浅谈数控车削工艺顺序合理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