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能媒体对传播环境的改变与影响

2023-08-13 14:10江坤
声屏世界 2023年9期
关键词:影响力感官媒介

□本刊特约评论员 江坤

2022年以来,从元宇宙、虚拟数字人到ChatGPT和AIGC,超越手机媒体和弱人工智能的新智能媒体正声势浩大地对传媒生态进行新一轮的布局,如同手机媒体曾强势重塑传播环境,改变了人与媒介的关系一样,新智能媒体也会再次革新人与媒介的关系,具体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从智能媒体无处不在到个性化智能媒体无处不在。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媒体实现了传播环节的个性化,但应用了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新智能媒体可以做到采写编发全流程的智能化,真正根据用户需求生产内容,发展完全意义上的个性化媒体。然而,个性化媒体意味着个人实现选择性接触的可能进一步提升,可能更容易形成偏见、极端言论等,社会舆论可能进一步复杂化,社会共识可能进一步被消解。

其次是智能媒体作用于人的方式超越了视听感官,成为了一种真正的多媒体工具。手机媒体虽然名义上是一种多媒体工具,但基本仅作用于视听感官,其影响力仍然是“单媒体”的,但是新智能媒体调用了VR眼镜、触感手套、体感背心等全新的媒介设备,可以调动触觉等更丰富的感官系统。麦克卢汉指出,媒介调用的感官越丰富,媒介的影响力就会越强,从这个角度看,新智能媒体的发展将大大提升传播效果。

最后是人们对信息环境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传媒的“强效果”可能通过媒介全面介入现实生活而实现。当人与新智能媒体建立起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之后,社会生活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复杂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这意味着人们不得不过多地依赖全息的媒介环境进行社会交往。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单一媒介工具无法完全影响人们的行为,但当人的行为全部需要依赖媒介这一中介展开时,媒介就必然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讲,媒介可以通过对现实生活无处不在的介入来影响人的观念、行动等,传媒的“强效果”或许在某种意义上真正实现。

面对强影响力、个性化的新智能媒体无处不在地介入现实社会生活的事实,社会共识乃至社会道德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相对传统的视听媒体的生存空间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挤压,传播影响力显著降低。传统视听媒体要兼顾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一方面要积极融入新智能媒体的发展过程,使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影响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意识形态阵地,保证主流价值观念作为社会共识的地位,为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影响力感官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天才影响力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并用,形象饱满
感官训练纸膜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