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的研究

2023-09-06 16:19杜琴芳
小学生 2023年7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师应诗人

☉杜琴芳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不仅能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获得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获得情操的陶冶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是较为有利的。教师作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指导者,应充分认识到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能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含义,进而喜欢上古诗词,并将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获得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其日后成长提供必要助力[1]。

一、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能力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理解汉语的使用规则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通过阅读与诵读古诗词,将会逐渐掌握语言修辞的用法、词语的真正含义、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方面的巧妙之处等内容,假以时日,他们必定会熟练应用汉语[2]。此外,古诗词中的押韵,更容易促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韵律美,以《元日》为例,整篇古诗以“除”“符”为韵脚,起到了语音和谐的效果。这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将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与生活中的除夕结合起来,一方面了解了古代人过除夕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生活中的除夕产生丰富的联想,便于他们逐渐学会模仿诗人的描写风格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便于他们更好地应用语言来建构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3]。

(二)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思想尚不成熟,所以在分析事物时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解决问题的效果;缺乏逻辑性——不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故而,不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相对混乱;缺乏批判性——不会辩证看待事物,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效果;缺乏系统性——不会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看待事物。因此,语文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散乱的、复杂的、不好掌握的。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的质量,语文教师应注重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确保他们能从整体上把握语文知识。而古诗词教学活动的开展则可以帮助教师完成这一目标。

语言是思维的具体载体,古诗词在语言方面有表达精炼、讲求韵律等优势,为小学生思维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4]。诗是无形的画,它用寥寥数语描绘一幅美好的画面。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会一边阅读,细细品味诗歌中的内容;一边展开丰富的联想,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构建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这对于其思维灵活性与系统性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学习苏轼所写的《惠崇春江晚景》时,诗歌中“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是诗人的联想,是画中没有而情理中有的场景,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借助教师所提供的相关图片,想象自己曾经相似的经历,这有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其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是非常有利的[5]。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很美,蕴含一定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感很美,它们或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是诗人对友情的珍惜,感慨相聚的时间较短,未能与友人畅谈;或是诗人对家人的思念,感慨佳节到来之际,自己只能寄情于月亮;或是对故乡的热爱,感慨自己常年在外奔波,无法观看故乡的美;或是对国家的希望,感慨国破之时,百姓极苦,国家繁华之时,百姓依然较苦,不知道何时百姓才能拥有自己的房屋,过上和和美美的日子。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能体会到诗词的语言美,从而尝试用精炼而又有韵律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能体会到作者的志向与情感,从而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获得情操的陶冶,为其日后拥有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必要助力。例如,学生在读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后,将会感受到庐山的磅礴壮丽之美,体会到作者对庐山的热爱之情;在读过“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将会感受到热闹的辞旧迎新之美,体会到作者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读过“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之后,将会感受到古代儿童的童年之美,体会到作者对孩子童心童趣的热爱之情。这对于其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6]。

二、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提问,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古诗词多是诗人耗费较长时间所作,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体会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加之部分字词的读音、含义等已经发生变化,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时间一长,语文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毅力相对缺乏的学生不免产生负面情绪,若是长时间没有得到疏解,他们的学习信心会一再降低,这对于其未来的成长是较为不利的。而提问教学方式的应用,则可以改善这种情况。它可以促使小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启发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切实将复杂的古诗词知识简洁化,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作为学生学习古诗词课程的引领者,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提问教学法的优势,在日常授课中,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古诗词教学目标,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解答,以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形成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其更好地学习古文提供强大助力[7]。

例如,在学习《枫桥夜泊》时,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分析,体会诗句的具体含义,探究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为了完成以上授课目标,教师可以请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对于前三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多半能回答出来,但对于最后一个问题,由于学生情感经历相对较少,无法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因此难以回答出来。此时,教师可以用语言营造出相应的意境,请学生细细品味:“秋天,月亮渐渐升起,树上的乌鸦不住地啼叫,所望之处皆是白色的寒霜,若是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经过思考以后,会说:“内心会很孤独,寂寞。”教师再次引导:“这时,你在路边看到了火红的枫叶、流水、渔夫、你的内心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细想之后,会回答:“虽然内心非常孤独,但看到这样美好的景色,躁动的心会逐渐沉静下来。”教师继续引导:“作者想借助这首古诗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呢?题目是‘枫桥夜泊’有何深意呢?”学生通过慢慢思索,就会体会作者心中的愁闷之情,这对于其理解古诗的主旨是非常有帮助的。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船家与诗人见面的情景,如若他们两人是旧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如若两人互不相识,他们又会如何呢?在与船家进行交谈之后,诗人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学生只需要做到想象合理即可,这有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强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遵守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以便能满足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便于他们由浅入深地体会古诗的内涵。对于学生存在疑惑的地方,教师应注重及时的引导与帮助,以便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信心,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8]。

(二)借助时代背景,加深学生的记忆

古诗词所创作的年代距离现在相对较远,且诗人为了避免直抒胸臆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多半会采取较为婉转的表达方式。例如借物喻人、借古讽今等。学生缺乏作者那样的经历,故而,在学习时不免有些困难。而时代背景的交代,则有助于学生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以往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重视如何让学生用最快的时间记住古诗词的内容,而很少向其阐述诗词的创作背景,以至于学生很难理解诗人的行为,更无法从文字中探究其思想情感。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教师应转变做法,在语文课堂上融入诗人的个人经历、诗词创作背景等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诗作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李白的人生经历[9]。面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基本的常识,例如,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是因他的诗风或是倾向于浪漫主义,让人总有一种清新飘逸之感;或是倾向于豪迈万丈,让人总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他曾被当时的皇帝所看重,让他入朝为官,后来又因为一些事情被贬。但他并没有因此愤懑,反而寄情于山水,写下许多华丽的篇章。

面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得更为详细一些,例如,李白为什么会被贬,被贬之后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用语方面有何深意等,这样学生在学习古诗时,会尽量从当时的背景出发去理解作者的情感,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与精髓。

(三)适当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具备将抽象化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的功能,将其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将深奥枯燥的古诗词较为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拉近学生与诗词之间的距离,便于他们更快进入到学习状态,从而提升个人学习的效果。在信息时代,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深入发掘信息技术的功能,并将其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以便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获得扎实的古诗词知识[10]。

例如,在学习《夜书所见》时,要求学生能够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理解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资料:秋风吹动江边的枫叶,树叶沙沙,秋风瑟瑟,船上之人向远处眺望,只看见江边星光点点,或许是此地的孩子在寻找蟋蟀。孩子玩耍一段时间以后就回家了,而自己却远离家乡,没有归处。视频播放完毕以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有的学生说:“比较羡慕那些游玩以后可以回到家的孩子。”有的学生说:“船上的人很孤单。”教师在进行补充总结之后,可以继续引导:作者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才写下《夜书所见》这首古诗,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心情的呢?请学生通过阅读细细品味一番,然后播放与诗人心情较为贴近的音乐,促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词的意境。

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应遵守适宜性,即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与深入挖掘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之上,在适合的时机,引入合适的信息技术,不能滥用信息技术。

总而言之,学习古诗词,对于小学生语言建构、思维品质、审美能力等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种措施,积极探索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以便能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记忆,为其日后文学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师应诗人
踏青古诗词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