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09-06 16:19☉陆
小学生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情境游戏

☉陆 政

在过去,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常以单纯的训练为主要路径,有时也会辅助一些体育比赛来帮助学生提高锻炼的成效。这种体育教学模式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相符合,小学生天生喜欢游戏活动,对于单纯的体育训练会产生抵触心理,而一旦将体育运动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就能得到学生的积极支持,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实现较高的体育训练成效。

一、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内涵

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锤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既包括开展专门的项目运动,如田径类运动、球类运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水上运动等,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力量、提高技巧、锻炼协调性[1];还包括开展专门的理论教学,将一些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体育运动的发展现状、体育文化的内涵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增强体育运动的意识。同时无论是在项目运动中还是在理论教学中,都可以锤炼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沉着冷静、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锻炼学生勇于拼搏、敢于直面挑战的品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指的是将体育教学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尤其是将体育项目训练和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两者中体育运动是根本,要将游戏活动融入到体育运动中,游戏活动是“点缀”。这也就决定了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融合性,是体育运动与游戏活动的融合,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实现很好的娱乐效果,也可以在游戏活动中实现很好的锻炼效果;二是丰富性,体育运动虽然需要按照既定的环节、流程来推进,但是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的助力下,可以推动体育运动形式的多样化,保证了体育教学的丰富性;三是拓展性,游戏活动不仅仅是在学校内完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经常开展游戏活动,这样就能将体育训练有效延伸到生活中,实现了体育运动时空的延伸[2]。

二、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作用

通过将小学体育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对于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

在传统照本宣科式的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规定的训练流程中没有拓展和创新的机会,导致感受不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和价值,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疲于应付,毫无乐趣可言。但是,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原本枯燥乏味的体育运动被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尤其是一些对技术要求比较高、训练强度比较大的项目,因为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完成体育训练,降低了训练的难度与强度,增强了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二)有助于培养小学生体育学科综合素养

体育学科不仅仅是体能训练,还涉及学生健康生活、积极心理、高尚品行等综合素养的培养,但是如果将这些培养要求直接加入体育运动中,小学生很难接受。而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一些与体能锻炼联系不大,但是属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边游戏边锻炼边领悟,以此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游戏化教学效果。在将体育学科综合素养内容融入到体育游戏化活动中的时候,还需要教师能注意两者的融合度,保证学生在愉快的体育游戏中能感受到综合素养的存在,并且愿意去学习和践行。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素质

终身体育运动素质是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最主要目标,是学生积极健康人生成长的关键举措。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积极主动地锻炼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单纯的跑步、打羽毛球、跳绳等项目运动非常乏味。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将最为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与孩子喜欢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在亲子游戏中带领孩子一起完成运动。久而久之,学生既提高了日常体育锻炼的能力,也培养了日常体育锻炼的热情。

三、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编游戏项目,让体育游戏化教学更精彩

小学体育教师在推动运动项目与游戏活动融合的时候,不是随意地选择游戏活动,而是要针对体育运动项目和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编游戏项目,保证游戏活动的新颖性,实现体育运动与游戏活动的融合[3]。为此,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创编一个合适的游戏项目。为了保证游戏活动的质量,教师需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到游戏活动的创编过程中。体育学科教学计划和项目训练的主体是学生,只有是学生认可和喜欢的游戏活动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学生才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中的体育运动。教师在创编游戏项目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传统游戏活动,一方面这些游戏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学生喜爱的,另一方面这些游戏活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开展,便于学生在放学回家之后也能借助这些游戏活动完成体育运动,实现终身锻炼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例如,短跑是小学体育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但是因为训练过程机械重复,动作要领单一,为此需要教师采取游戏化教学,通过合适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参与短跑运动的热情。为了实现游戏化教学的高质量,教师首先需要结合短跑运动的要求来创编一个新颖的体育游戏活动。如采取接力跑游戏活动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中的每一个组员跑50 米,获胜的那一组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这样的短跑运动形式,因为加入了趣味性的比赛元素,增强了训练过程中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在你追我赶的接力跑中,增强了学生的拼搏意识,也能在相互比较中实现自身短跑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创编体育游戏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游戏元素的占比不能太高,避免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被游戏活动过分占据,而是能通过适当的游戏元素,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去实现更高的体育运动成效。

(二)把握运用时机,让体育游戏化教学更精准

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并不是要求将游戏活动贯穿到体育运动全程,这样会占据一部分的体育运动时间,会影响到最终的运动成效。为此,体育教师要掌握好体育游戏的运用时机,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将体育游戏运用在准备活动、正式教学活动和结束巩固活动中:通过准备活动节点的运用,有效导入到新运动项目中;通过在真实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解决难以掌握的动作要领;通过结束之后巩固活动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能在游戏氛围中继续保持较高的运动热情,去实现运动能力的提升和运动习惯的培养。

例如,对于篮球运动,在整个投篮过程中因为需要对抗或者提高投篮个数,学生的运动热情会被激活,那么这一阶段不需要教师额外实施游戏化教学。但是在篮球课结束之后,为了延续学生篮球运动热情,能在生活中积极参加篮球运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将篮球运动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这样学生为了参加游戏活动会积极开展篮球运动。如在篮球馆选择一个区域,放置一些标志桩,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到体育馆参加绕桩带球游戏活动,这种游戏活动很能吸引学生的关注,也就能得到他们的积极支持。

小学体育教师在运动教学过程中还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运动状态,一旦学生的运动热情消退,或者在遇到困难准备放弃运动的时候,要及时运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以此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体育运动游戏化教学目标。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体育游戏化教学更多彩

小学体育教师在借助游戏活动开展体育项目训练的时候,还要注重创设合适的游戏和运动情境。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即使在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中开展体育项目训练,教师也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带动下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实现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多姿多彩。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以多媒体情境为主,尤其是可以勾起学生回忆,或者能将学生思绪引入到活动中的情境,教师要多创设、多应用[4]。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小学生爱表演的天性,组织学生创设角色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角色中,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在角色情境中,学生的运动潜力会被角色人物激发,从而实现更好的体育运动成效。小学体育教师要多结合体育教学需要以及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更具针对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运动素质。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综合素质,可以将跑步、跳远、投掷等运动项目结合起来,然后组织学生创设一个森林动物运动会情境。情境的主要内容是森林里有很多的小动物,这一天正准备召开一次运动表演汇报会,每一个小动物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一个项目。猎豹认为自己跑得快,于是选择了跑步,大象认为自己力气大,于是选择了举重,小兔子认为自己跳得好,于是选择了跳远……在小动物们选择好了项目之后就开始了运动表演。在场景设定好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模仿小动物们说话和动作,将自己的运动优势展示给同学。在合适情境的助力下,班级学生的运动热情空前高涨。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需要通过构建有效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游戏任务,明确游戏规则,进而展开体育游戏,避免体育运动枯燥乏味。

(四)实施多元评价,让体育游戏化教学更高效

评价是推动小学体育教学进度的关键举措,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实施科学的评价,以推动体育运动和游戏活动的融合,研判学生在体育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小学体育教师在实施评价的时候要坚持多元化,首先是主体多元化,教师要承担起专业评价的作用,学生可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是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家长需要承担起补充评价的作用,主要是学生在生活中参与体育游戏化教学时的积极性和效果。其次是内容多元化,不能将体育运动的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指标,而是要将学生的运动习惯、参与热情、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等纳入评价指标中。最后是结果运用多元化,每一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并不相同,身体素质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评价的结果要因人而异地研判,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游戏化教学措施。

例如,跳绳是锻炼小学生身体素质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模式,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也为了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借助跳绳来运动,教师可以将跳绳训练融入到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中。如单人跳、双人跳、追逐跳等,目的就是能在形式多样的游戏化教学中,激发学生跳绳热情,提高学生跳绳成效。在具体的游戏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实施多元评价,在学校以教师的评价为主,通过专业的评价来纠正学生错误的跳绳姿势;在生活中以家长评价为主,通过持续性的评价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跳绳的好习惯。

在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中开展多元的评价模式,需要得到多方的支持,并根据评价结果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环境,推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使游戏教学法成为其中的主要方法。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教育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教师在落实体育教育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提高运动成效,需要实施游戏化教学,通过将体育运动与游戏活动融合起来,以实现寓教于乐的体育运动效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小学体育教师能创编游戏项目,让体育游戏化教学更精彩,把握运用时机,让体育游戏化教学更精准,创设游戏情境,让体育游戏化教学更多彩,实施多元评价,让体育游戏化教学更高效。从而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实现高质量的运动成效,促进小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情境游戏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呆呆和朵朵(13)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