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艺术普及视域下文化馆开展青少年群众文化服务探析

2023-09-09 04:06陈颖王雅慧
群文天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文化馆普及全民

陈颖?王雅慧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肩负着培根铸魂、以文化人的使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已逐步成为文化馆的核心职能之一。然而,纵观青海省的文化馆,目前普遍存在群众文化服务对象偏重中老年群体,针对青年群体服务内容单一,群众文化人才队伍整体偏中、老龄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青海省市(州)级以上文化馆对青少年开展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从而进一步探析在全民艺术普及视域下,我省青少年群众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在青少年中推广全民艺术普及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广大青少年寄予厚望,激励广大青少年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初心,接好时代接力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促进青年发展,营造青年成长成才良好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青海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青海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响应,立足职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任务分工。其中明确要求青海省文化馆要积极配合开展“促进青年终身学习”“优化青年文化环境”“积极支持青年文化建设”“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工程”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因此,在青少年中推广全民艺术普及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具有更多现实意义。第一,具有辅助大、中、小学校强化美育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以开展教学工作为主,虽开设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课程,但形式单一,无法满足在校学生对艺术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面向在校学生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既满足了学生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又可补齐学校在美育教育中存在的短板。第二,面向社会青年群体,通过开展演出、培训、展览等多元化的全民艺术普及活动,有利于广大青年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将文化馆作为充实个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充电站”,引导新时代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的姿态和理念。第三,有利于加强青少年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青海地方特色文化的时代价值,为贯通中华文脉,弘扬民族文化,讴歌时代精神,传播人文精神等培育人才。

二、全省市(州)级以上文化馆青少年服务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整体服务对象趋于“中老龄化”

近年来,在开展全民艺术普及的大背景下,要求新时期文化馆要围绕各年龄层面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精准对接,乘势而为,提供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目前,我省各级文化馆(站)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项目愈加丰富,服务人次和活动影响力也在逐年攀升。文化馆内妙舞不歇、翰墨飘香,处处洋溢着群众文化的浓厚气息,但参与者普遍是中老年人,文化馆成为了中老龄群体涵养文化、汲取精神的主要阵地,却罕见青少年的身影。据统计,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9个市(州)级以上文化馆,年均线下总服务人数共有77万人次。其中,青少年服务人数约为13.64万人次,占服务人群总数的17.71%。各文化馆服务人群中,青少年参与度低,总体呈现出服务群体偏重“中老龄化”的现象。

(二)服务形式创新力不足

截至目前,全省市(州)级以上文化馆中,针对青少年人群开设的服务项目共有6类37项。其中包括:展演类13项、培训类9项、竞赛类5项、展览类4项、数字类4项、其他类2项。(详见表1)

据调查,近年来,青海省文化馆针对青少年开展的有各类群众文化艺术展、科普展、群星剧场演出、群星周课堂、线上慕课培训;海西州文化馆开展儿童节免费观影、庆“六一”扶残助残活动、线上“未来之星”少儿器乐大赛、青少年儿童舞蹈大赛;海北州文化馆开展文化进校园演出、培训;海南州、玉树州文化馆开展青少年才艺培训、非遗进校园展演;黄南州开展“庆六一”才艺展演,书法绘画、民间故事、民间文化、民歌培训和比赛;果洛州文化馆开展德昂洒智藏文书法、民族舞蹈、农牧民摄影培训班等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按服务形式划分,当前我省文化馆青少年服务项目主要是以主题展览、剧场演出、文化进校园、文化培训班等传统形式开设,其中只有少数文化馆运用数字资源开展了一小部分适于青少年学习、体验的项目。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我省文化馆目前为青少年提供的文化服务形式较为传统,缺少创新性,受青少年青睐的服务项目稀少,存在“断点式”服务现象,培训、演出、展览等活动如昙花一现,缺少系统性、可持续性的服务。同时,数字化服务滞后,各级文化馆公共文化云平臺、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和资源利用率不高,存在宣传不到位、推送消息不及时、内容不新颖、形式不多样等问题,无法引起青少年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互动。

(三)服务人才结构性失衡

截至目前,全省市(州)级以上文化馆共有业务干部310余名。其中,青年(35岁以下)业务干部(包括基层文艺轻骑兵、舞蹈队、艺术团成员)共有146名,占业务干部总数的47%。总体来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群众文化服务人才总量较为不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一是基层文化馆多数青年业务干部身兼数职,无法专司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二是基层馆编制紧缺,青年业务干部中有一大部分为聘用制馆属基层文艺轻骑兵、舞蹈队、艺术团成员,人员流动较大,人才流失严重;三是在编业务干部中存在年龄分布、专业职称和学历结构比例失调的现象,年龄断层现象较为明显,有管理、创作、组织、专业能力的青年干部较少,现有人员思路陈旧、对新兴元素融合应用力不强,这一系列问题也成为了制约文化馆面向青年群体开展服务的创新、策划、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及建议

对于青海省在实施全民艺术普及项目时,针对青少年服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需要各级文化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守正创新、积极作为、群策群力,结合当代青少年对文化艺术的新需求、新期盼,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助力其成长成才,开创“一人一艺”的群众文化服务新局面。

(一)服务精准化

随着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原有的声乐、舞蹈、美术、摄影等传统艺术培训、展演展示活动已无法满足当前群众的需求,尤其是当代青少年对文化艺术品质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追求。因此,各级文化馆需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以座谈交流、线下调研、线上网络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广泛搜集整理青少年文化艺术类喜好、培训渠道、文化程度,精准对接青少年的文化艺术需求,确保有的放矢,实现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效益最大化。

与此同时,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青少年提供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服务,满足青少年对文化艺术服务的需求。面向社会邀请青少年组织团体、名师,开设青少年喜爱的街舞、吉他、智能电鼓、动漫素描等课程,引进优质的演出、展览资源,为青少年提供品质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如青海省文化馆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文化艺术讲座——群星周课堂,既有普及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民俗文化、剪纸、河湟文化、青绣等文化艺术讲座,也有的沙画、插花、陶艺等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特色课程,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好评。

(二)形式多样化

身处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注重文化活动的参与感和互动感。因此,可推出更多重体验、强互动、数字+的文化项目,解锁更多创新场景和服务模式,借助公共文化云、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融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用好VR实景展示技术,持续开展系统性、多样化的课程培训、讲座、网络展演、直播活动等文化艺术活动,让艺术学习、观看展览演出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增强青少年的获得感、“沉浸式”体验感,将优质的文化艺术资源通过云端送到青少年的指尖,进一步解决地区间文化艺术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全省优质文化艺术资源共享。

面向青少年开展服务,除了做好文化艺术输出外,还应为广大青少年搭建起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其发挥优势,创排贴近生活、符合时代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文艺作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在“送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种文化”。过程中既要保留我省现有的青少年器乐大赛、舞蹈大赛等赛事活动,还应充分借鉴省外先进经验,如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扶持开展的“小弹唱live”等适应新时代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艺术活动,助力年轻人展示自我、实现艺术梦想。同时,还应在“戏曲进乡村”“文艺轻骑兵”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中,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形式引导和鼓励指导青少年艺术表演团体开展各类公益性演出活动,既增强了演出的多元化、艺术性、可观赏性,也可以彰显出群众文化源于群众,回归于群众,通过文化馆搭建的广阔平台,帮助青少年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意义。

(三)人才结构合理化

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程的核心要素是人才,只有做好人才储备,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才能确保该工程取得实效。

对于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程中的青少年服务,一是要整合文化馆内部人才队伍。按专业将人才进行分类,通过技能大赛、日常业务考核、活动策划等多方面综合考评干部能力,从中选拔一批素质较高、业务精通、思维活跃的青年干部组建一支群众文化专业人才队伍,鼓励他们擅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尝试,为做好青少年服务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二是组建专业文化志愿者团队。重点面向艺术类院校、校外艺术培训机构招募专业青年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文化艺术辅导,从而进一步解决文化馆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年龄断层严重等问题,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地补充文化馆人才梯队,为青少年服务项目的开展注入新鲜血液,迎合新发展形势,推动我省群众文化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依托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面向基层文化馆业务干部、志愿者开展长期性、系统性的培训,进一步提升青年专业干部、文化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青少年提供与其需求相匹配、達到其心理预期的服务。

四、结语

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因此,文化馆在全民艺术普及视域下,加强青少年文化服务的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传统的群众文化服务应该全面优化升级,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创造性转化。各级文化馆应秉承以文化人、培元明德、服务社会的宗旨,精准推出更多适合各年龄段需求的文化服务,通过开展全面艺术普及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在其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强接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接力棒,让青春之花绚丽绽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根铸魂、凝心聚力,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施翔宇.基层文化馆如何做好青少年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J].大众文艺,2020(05):8-9.

[2]陈娟.试论文化馆精准化服务的模式

——以厦门市文化馆为例[J].大众文艺,2016(19):5-6.

[3]曾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最佳路径,创新打造青年文化服务“深圳样本”[J].文化月刊,2021(10):118-119.

(作者单位:青海省文化馆编辑部)

猜你喜欢
文化馆普及全民
全民·爱·阅读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