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从守护“心脏”开始

2023-09-15 09:14黄锐乐山市中医医院
人人健康 2023年20期
关键词:生活习惯心血管病发病率

■黄锐(乐山市中医医院)

经过相关专家的分析和统计,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且其流行趋势非常严重,这一点已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随着心血管病患者的增多,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深入、准确地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心血管病预防需考虑的因素

年龄因素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动态平衡会出现改变,器官功能会慢慢衰退。在进行心血管疾病防治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身体特征、行动能力、生活方式等因素,明晰每个因素对心血管病造成的影响,为心血管病的预防提供助力和帮助。

生命活动合理的运动可以让人体的功能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缺乏锻炼会导致人的气血循环变慢,或者是精气神降低,身体处于一种相对脆弱的状态,容易生病。并且人的精神活动状况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时令因素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状态会随着空气湿度、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人体的健康状况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冬天过冷,如果不能及时保暖,就会导致身体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寒冷季节,心血管疾病是比较常见的,所以在冬季节和秋季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较高。对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来说,应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7%以下,并且要避免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剧烈变化。因此,推荐对肥胖、高血脂、吸烟等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控制。

高血压高血压是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风险因子。因此,低钠饮食、充足的钾摄入、锻炼是非药物治疗的主要措施,还应积极减肥、戒烟、限酒。

提高心血管病预防效果的建议

增强公众意识社会各相关单位应与医院共同参与防治心血管病的宣传,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向大众介绍有关该病的防治知识和急救方法,让大众从保护自己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促进应用风险评价运用现代资讯科技,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年龄、饮食、心理活动等进行预测,以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减少高危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发率。

饮食的适当调整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均衡,避免其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防止暴饮暴食,同时要纠正其在饮食上的错误观念,避免挑食,以免引起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首先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在平时坚持,锻炼、逐步、量力、持之以恒,早上运动不要太剧烈,要逐步唤醒身体和大脑,让身体的各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慢慢升高,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精神状态会对心血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大喜大悲,也不能有太多的情绪波动,防止因心脏痉挛引起心肌缺血。总之,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要做好心理调节,克服焦虑、压抑等不良心态。

猜你喜欢
生活习惯心血管病发病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七招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