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2023-09-15 09:14曹爱丽殷叶琳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人人健康 2023年20期
关键词:穿鞋患侧患肢

■曹爱丽 殷叶琳(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是现代医疗技术的重大科研成果。当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因机体老化、钙质流失加速等问题,导致很多老年人都存在股骨头坏死及骨折问题。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我国也引入了人工置换技术用于治疗这类疾病。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将损坏的髋关节、股骨头切除,利用人工制成模拟人体股骨头关节的人工假体植入髋关节部位,重构受损部位。髋关节假体主要由钛合金金属材料、聚乙烯、骨水泥所构成,和人体的相容性很好,术后恢复一段时间,经过功能康复训练后,患者可以自如行走,甚至都能忘记里面有人工假体的存在,但还是建议尽量不要剧烈运动。

体位护理要点

术后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仰卧时要将患肢抬高15°,足尖朝上,并于两腿之间放置枕头隔开,为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引起不适感,可以适当变换体位,从仰卧变为侧卧,患肢再往上,并在患肢和健肢中间夹上厚枕头。在坐位时,应当选择高板凳,患肢朝着前方伸直,坐下时需要先用双手支撑躯体,身体朝后,将双腿自然分开。如厕时要选择坐便,不要使用蹲便。在病情允许下,患者可扶床站立,但是双腿要分开,和肩膀同宽,脚尖超前。迈腿时,患者侧腿不宜上抬过高,锻炼时抬腿不能超过腰线。在穿鞋时,不要弯腰或蹲下穿鞋,应当由护理人员或是家属帮患者穿鞋。

皮肤护理要点

患者主要为老年人,这类人群的新陈代谢很慢,且皮肤缺乏弹性。因为术后需要卧床一段时间,容易出现褥疮。为了避免褥疮的发生,应当保持床铺清洁,定期协助患者翻身,翻身时按照前文所述的要点来注意患者的体位。翻身后对患者的受压部适当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可以使用气垫缓解局部受压问题。

营养护理要点

术后需要为患者补充营养,为患者选择富含蛋白质、钙质、维生素的食物,可适当选择钙剂或维生素片,但最好是多吃牛奶、鸡蛋、海带、鸡鸭鱼虾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进行食补,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愈合。

并发症预防护理要点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护理工作存在一定关系,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如人工髋关节脱位、静脉血栓、感染等。为避免这些并发症,需要在护理中加强防护。为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在护理时要严格注意患肢的体位,患肢髋关节应避免过度弯曲和超过身体中线的内收。

预防静脉血栓患肢需穿弹力袜,同时在麻醉复苏后就可在床上进行自动或被动的活动,患侧先不要活动髋关节,可活动脚趾、脚腕,健侧可抬腿、蹬腿,患侧主要以脚部活动为主,患者家属还可以对患者进行下肢及足部按摩,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

预防感染患者本身就是身体孱弱的老年人,加上一段时间的卧床,缺乏运动,导致身体更加虚弱,机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引起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感染。应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可以雾化吸入。每天保持一定的饮水量,并做好会阴部位的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功能康复训练要点

功能康复训练的要点就是循序渐进。术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可坐起或下地行走。但无论是站立、卧位、下坐等动作都需要遵守前文提到的体位注意要点。

卧位时在患者麻醉消失后,患侧部位先屈伸脚踝,用力摒一摒大腿的肌肉,整个腿不弯曲地向上抬,护士及患者家属可以对患者患侧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及关节僵直,健侧下肢可以做抬腿、伸腿等活动。

坐位时双手后撑逐渐下坐,坐在高椅上,坐位时可以活动膝关节。但不可久坐,最好每次坐位不要超过1 个小时。在坐位时上身尽量往后靠,从坐位站起时要用双手支撑,或是借助拐杖等支撑物。术后锻炼主要还是以卧位、立位和行走训练为主。

立位时行走时,目视前方,双手将助行器提起,向前放下,先迈出患肢再迈出健肢,步伐不宜过大,以不超过助行器的一半为宜,逐步增加步数;注意转弯时不能原地大角度转弯,要小碎步慢慢转弯,否则容易脱位;助行器行走时,重心要靠前,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家属需要在后面做好防护。

注意事项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内旋,以免脱位。下蹲的动作在术后尽量要不做,如厕时也要用比较高的坐便器,沐浴时最好准备个高凳子坐着沐浴。不要盘腿,也不要跷二郎腿,能爬坡。在日常活动时,患者要避免髋关节呈内收的姿势,平时也尽量减少患侧的负重。同时避免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如体重增加、长时间行走和跑步等剧烈运动。

术后3 个月以内下床需要他人协助,患者要移动到床边,先把健肢离床,之后患侧保持外展的姿态,轻缓地将患肢放到地上。上床时则正好相反,需要先把患肢放到床上,并用手撑着,上身尽量向后仰,再逐渐抬上健肢。当患者可以自主下床,患者双手撑着床,以臀部为轴心,将自己移动到床边,再借助拐杖等支撑物下床。

最开始行走时要借助助行器、双拐,不要着急弃拐,等到没有跛行、没有痛感时才建议弃拐。在弃拐后也推荐拄手杖行走,走路时注意地面,不要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上下楼梯需要借助拐杖,一手扶着拐杖,一手扶着楼梯扶手,拐杖先上台阶,再迈健肢,然后患肢跟进,下楼则相反。每上或下一节台阶都要休息一会。始终记得“好腿先上,坏腿先下”。

日常生活中,在术后早期阶段穿裤子、穿鞋袜都应当让家属帮忙,穿裤子时注意先穿患侧再穿健侧,在脱裤时则相反。在后期可以自己穿鞋时要坐在凳子上,再通过长柄鞋拔子辅助穿鞋,不要弯腰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的康复仍需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需要做好体位护理、皮肤护理、营养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开展功能锻炼。在可以弃拐行走后,也需要注意不要做一些动作,并且每年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疼痛或是肢体短缩等问题,就需要就医检查,看是否存在人工假体脱位、损坏等问题,并根据医学影像观察结果确定处理方案。

猜你喜欢
穿鞋患侧患肢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更 正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小蜈蚣穿鞋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根据穿鞋残缺足迹进行身高分析系数修正的研究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