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幼儿教育插上灵动的翅膀

2023-09-22 01:17张楠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农夫小兔子鸭子

张楠

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打开了幼儿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帮助幼儿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引发思考、激发想象等。绘本阅读是培养幼儿观察、想象、阅读能力和良好品质的基础,可以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和品格的塑造,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当前幼儿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从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入手,分析了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策略,以供参考。

一、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

从幼儿视角出发,绘本是一种具有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形式,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无可代替的价值。有学者提出:“绘本,超越语言、跨越文化,给读者提供一个宽广的想象世界,更是儿童最佳的阅读媒材。”绘本阅读教学具有深远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有利于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

首先,通过绘本学习,幼儿能够阅读各种类型的绘本故事,增加阅读量和提高阅读能力。其次,绘本的文字简洁、图画内容丰富,在阅读过程中,幼儿需要用眼睛观察、用脑袋想象。然后,幼儿可以绘画故事情节、表演故事内容,在不同活动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最后,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可以有感而发、各抒己见,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以后的写作学习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

在阅读优秀绘本的过程中,幼儿能明白一些道理,并以优秀的故事主人公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形成尊重与帮助他人等良好品质。比如,通过阅读绘本《爱心树》,并利用思维导图展示故事情节(图1),幼儿可以明白“做人要学会感恩,不能贪得无厌”。

(三)有利于幼儿了解更多知识

3~6岁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迫切地想要探索未知世界。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面对幼儿的一些问题,家长和教师有时会不知道如何回答。例如,有的幼儿问:“狗狗见面为什么要互相闻屁屁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阅读绘本《狗狗换屁屁》,该绘本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解释了这一现象,让幼儿明白了“相互闻屁屁是狗狗打招呼的一种方式”。

二、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现状

3~6岁幼儿处于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旺盛阶段,他们对于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丰富绘本活动的内容,引发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思考。除此之外,由于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发展状况不同,教师应为他们推荐不同的绘本。但是部分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一味地强调绘本内容,导致幼儿无法深刻感受绘本的意义和教育价值。部分教师在开展活动时,主要通过讲和读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绘本知识。大多数幼儿在通过绘本阅读后,能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化常识,但是他们很难根据故事情节,表达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某个角色的看法等。

三、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指导策略

哲学家加缪曾说过:“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请走在我身边,做我的朋友。”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发挥好自身观察者和指导者的作用。

(一)设疑激趣,走进绘本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促使他们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以快速进入阅读状态。以绘本《你睡不着吗,小熊?》为例,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熊怎么会睡不着呢?”这个问题与幼儿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们开始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幼儿说:“可能今天没人陪他睡觉,他一个人害怕。”有的幼儿说:“可能他白天睡太多了,现在睡不着了。”有的幼儿说:“可能他白天偷偷喝了咖啡。”

从幼儿的讨论中可以发现,他们把绘本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绘本,一探究竟。此时,教师可以开始正式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仅可以在开头设置疑问,还可以在讲述故事过程中提出问题,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保持阅读兴趣。

(二)观察图画,自说绘本

图画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向幼儿传递着丰富的信息。幼儿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们从图画中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幼儿的想象力丰富,但有时他们的思维会被文字所束缚。因此,在阅读绘本时,教师不应着急让幼儿读绘本上的文字,或者向幼儿讲述绘本故事,而应让他们仔细地观察图画,鼓励他们根据图画内容说一说绘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通过这种训练,幼儿不会被文字干扰,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编出丰富精彩的故事内容。例如,绘本《鸭子农夫》的封面是一只鸭子在耕田。由于幼儿喜欢不同的食物,在他们的眼中,鸭子正在种植自己喜欢的农作物,有的幼儿认为鸭子在种玉米,有的幼儿认为鸭子在种土豆。绘本第一页呈现的画面是农夫躺在床上,鸭子端着一盆食物。幼儿说:“我知道,是这个农夫点了外卖,但外卖还没有到,他饿极了。这只鸭子住他隔壁,于是就给他送东西吃。”虽然幼儿的想法和绘本原意大相径庭,但这也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幼儿的想法,应该说:“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继续阅读吧!”通过阅读,幼儿发现自己之前的猜测是不准确的,明白这个绘本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鸭子和一个懒惰的农夫一起生活。鸭子要干所有的活儿,农夫整天趟在床上。终于有一天,农场的动物们决定反抗。最终,农场里充满了欢乐的声音。”

(三)抓住细节,研读绘本

阅读不能囫囵吞枣,要善于推敲。绘本文字虽然简洁,但也需要教师引导幼儿抓住细节,加深幼儿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绘本《我讨厌妈妈》为例,小兔子因为不满妈妈的种种行为,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但是他很快又回來了。兔子妈妈说:“咦,怎么了,忘了什么东西吗?”小兔子回答道:“嗯,忘了拿球,我要带走的,对了,妈妈……又见到我,妈妈高兴吗?”在讲述这段对话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抓住这两句话,揣摩小兔子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和心情,并问幼儿:“小兔子真的是回来拿球的吗?”然后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使幼儿明白“小兔子回来拿球是找的借口,他不是真的想离开妈妈”。

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教学,绘本阅读教学的细节把握体现在对图画的细致观察上。以绘本《我讨厌妈妈》的对话为例,兔子妈妈告诉小兔子“当然高兴啦”,教师可以询问幼儿“你是从哪儿看出来兔子妈妈很高兴的?”,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子离开家时兔妈妈的表情和小兔子回来时她的表情。只有将文字和图画相结合,才能真正让幼儿感受绘本的魅力所在。

(四)揣摩图画,理解绘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幼儿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绘本中的图画不同于为文字配图的插画,每一幅图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信息,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里的图画,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图画是绘本阅读的核心,本身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幼儿可以一边听教师讲述内容,一边观察图画,从而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例如,在阅读绘本《鸭子农夫》时,教师可以提问:“农夫是怎样的性格?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幼儿快速说出了关键词“懒惰”,并表示证据是“他总是让鸭子干这干那”。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看看图画中有哪些细节体现农夫的懒惰,如农夫凌乱的床,鸭子堆积成山的任务等。

又如,绘本《我爸爸》的第一句话为“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第二句话为“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在阅读这一页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图画,询问幼儿:“看,门上出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门上画个太阳呢?”让幼儿自由抒发自己的想法。幼儿的思维较为活跃,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進行看图说话训练,以加深幼儿对绘本的理解,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演绎绘本

优秀的绘本能够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阅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对他人的情感。例如,在阅读绘本《我爸爸》时,幼儿感受到书中爸爸的伟大,在佩服这位爸爸的同时,也迫不及待地想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爸爸。有的幼儿说:“我爸爸很聪明,他会做很难的题目。”有的幼儿说:“我爸爸唱歌很好听,每次我睡不着,他都唱歌哄我睡觉。”又如,在讲解绘本《鸭子农夫》时,教师可以问幼儿:“农夫每次问鸭子活干完了吗,鸭子都会回答‘嘎嘎,如果鸭子会说话,你觉得它会说些什么呢?”幼儿在回答过程中,不仅训练了表达能力,还能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情绪。

结语

幼儿园所开展的绘本阅读活动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在提高幼儿语言组织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真正享受绘本阅读的快乐,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望岛幼儿园)

猜你喜欢
农夫小兔子鸭子
躺在树下的农夫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鸭子
一头鸭子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
小兔子的1天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