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为本视角下的幼儿园一日活动

2023-09-22 01:17周华倩
幸福家庭 2023年12期
关键词:保育员入园户外活动

周华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一日活动对幼儿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要从以幼儿为本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探讨如何科学合理地发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教育价值。

一、多方合作,引导幼儿主动入园

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在晨间入园环节自己进入班级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不同幼儿的能力具有差异,他们入园所面对的困难也有所不同。幼儿园一个班级通常只有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教师无法将每个幼儿分别领着入园。因此,应发挥多方力量,让家长和保育员也参与进来,保障幼儿顺利入园。

(一)家园合作,让幼儿学会

看路线图与做标记

对于部分情绪稳定、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和家长可以让他们尝试自己走一走,引导他们通过学看路线图与发现沿路标记的方法成功入园。教师可以事先绘制好简单的路线图,并为所在班级绘制一个卡通标记,摆放在走廊与通道上。同时,教师可以在班级群分享班级标志物和路线图,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学习按照路线图找到自己所在的班级。这样,幼儿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认路方法,结合班级标记,找到正确的路线。

(二)大带小,手拉手入园

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尽相同,有的幼儿能力较弱,看不懂路线图,无法根据标志物找到自己的班级。对于这部分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带领幼儿入园,即让中大班的幼儿带着小班幼儿沿着路线找到所在班级,引导他们观察沿途的标志性物品,记住所走的路线。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幼儿能成功地找到自己的班级。幼儿年龄相仿,表达方式更易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开展手拉手入园活动,促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积累与其他幼儿和谐相处的经验。

(三)保教结合,发挥保育员作用

传统观念下,部分幼儿园管理层认为幼儿园教育是教师的职责,保育员只用照顾好幼儿的日常生活,如用餐、午睡等。实际上,在幼儿教育中,保育和教育同等重要,保育员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幼儿园要充分发挥保育员的作用,让保育员带领幼儿入园,让幼儿认识保育员、信任保育员,增进保育员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教师和保育员只有树立保教结合的观念,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进行合作,做到保教合一。

二、游戏化教学,促使幼儿主动学习与游戏

教学游戏化是指教师用游戏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富有童趣,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兴趣。《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方式之一,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发展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环节,教师要重视幼儿的主体性,指导幼儿参与实践、亲自动手操作,促使幼儿在实践中习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与发展水平。

(一)生活化、游戏化的主題

活动内容

生活化的主题活动源于幼儿的真实生活,可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小班幼儿刚入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教师、保育员与同伴,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感到焦虑。为了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让他们快速融入幼儿园新群体,教师可以开展“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主题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适应、熟悉幼儿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小羊这一道具邀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名字,然后通过“点豆豆”的音乐游戏鼓励幼儿与小羊交朋友。又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了解幼儿园的各个游戏场所,参观中大班幼儿的游戏活动,熟悉幼儿园各个场所的位置与名称。

(二)游戏化的教学手段

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活动有以下两种。第一,游戏化完整教学活动。例如,在小班主题活动“炒炒毛豆翻跟头”中,笔者引导幼儿参与民间游戏炒毛豆,让幼儿一边念童谣,一边熟悉游戏规则与玩法,帮助幼儿掌握这一民间游戏。第二,游戏化部分教学活动。例如,在小班活动“我和标记捉迷藏”中,幼儿需根据标记找到自己的物品,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物品在班级的位置,进一步熟悉班级环境。在活动中,笔者让幼儿在认识标记的基础上,自己去贴标记,通过捉迷藏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对标记的认识。

(三)区域游戏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区域游戏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优势,缺一不可。区域游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相对单一、忽视个体差异的缺陷,延伸课堂活动内容。例如,在小班“炒炒毛豆翻跟斗”主题活动中,笔者在科学区将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等种子进行水培,让幼儿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这是了解各种豆子的课堂延伸活动。又如,在学习了大小标记和按标记将大豆、小豆归类摆放后,笔者在益智区投放了游戏材料,开展了游戏活动“大豆和小豆”,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观察幼儿的个体差异,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巧用资源,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主探索

户外活动是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活动,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调动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天性好玩好动,户外活动可以释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得到发展。教师应重视户外活动,引导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由、快乐地学习,激发幼儿探索与挑战的欲望。

(一)善用自然资源,开启多元户外活动

笔者所在幼儿园是一所乡镇幼儿园,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如百草园、草坪、果园、竹林、水池、小山坡等,每一处都是开展户外活动的好地方。笔者所在幼儿园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引导幼儿开展各类户外活动,如:在百草园里翻跟斗、挖泥巴、找昆虫、野餐;在大草坪上开展打陀螺、滚铁环、跳皮筋等民间游戏;在果园里摘果子、捡树叶、施肥、捉虫;在大水池里赛龙舟、打水仗;等等。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户外活动,让幼儿与自然积极进行互动,有助于释放幼儿的天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巧用民间资源,开展民间体育游戏

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园本特色课程是传统的民间游戏。民间游戏丰富多样、趣味性十足,利用传统民间游戏这一资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大班幼儿可以开展跳绳类游戏,如单人跳绳、群体跳大绳、花样跳绳等活动,在游戏中学习单脚跳、双脚跳、跑跳、单双脚交替跳等技能,锻炼肢体协调性与下肢力量;中班幼儿可以开展丢手绢、贴烧饼、揪尾巴等民间游戏,锻炼追逐跑能力和躲闪跑能力;小班幼儿可以开展跳房子游戏,锻炼开合跳和单双脚交替跳的能力,增强平衡力。这些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肢体的发育,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运动能力、合作能力,提高其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每种民间游戏都发挥着不同的价值,可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传统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如跳皮筋游戏童谣《马兰花开》《小马过河》等,幼儿可以边玩,边念童谣,在游戲中发展语言能力。将丰富的传统民间游戏运用到户外活动中,既能让幼儿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让幼儿在轻松快乐、富有乐趣的氛围中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把握时机,发挥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

过渡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纽带,是两个活动之间必不可少的环节。过渡环节隐藏着许多教育契机,教师要把握时机,及时引导幼儿,最大程度地发挥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

以笔者所在班级为例,在一次餐后时间,硕硕独自玩了会儿花线后,邀请苗苗和他一起玩拉大锯的游戏,游戏吸引到了旁边的宸宸,他也想加入其中。但是常规的玩法是两个人一起玩,硕硕想了想说:“宸宸把花线绕在我们连接的地方。”宸宸把花线绕上去,他们三个试着拉动花线,获得了成功。接着,硕硕看到了欣欣,大声说:“欣欣,你也把花线绕上来,我们来试试四个人玩。”欣欣把花线绕在中间,她高兴地说:“四个人也成功了!”其他幼儿都被吸引过来,他们都想玩这个游戏。在全班幼儿结束就餐后,笔者表扬了硕硕的做法,并鼓励幼儿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游戏分享给同伴,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学习。

过渡环节的自由时间是幼儿之间互相学习的最佳时光,他们能互相交流游戏经验。“小老师”是过渡环节中偶然出现的教育契机,笔者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之间互相学习的动机,既调动了幼儿主动学习新游戏、新知识的兴趣,又锻炼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结语

将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是幼儿教育的显著特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幼儿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满足幼儿主动发展的需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横扇幼儿园)

猜你喜欢
保育员入园户外活动
免票入园
幼儿园保育员职业幸福感现状及提升策略
区域性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的审视
——基于武汉光谷地区的调查分析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现状研究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