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耦合路径研究

2023-10-03 14:20赵璐璐崔闫妮孙璐野范泠荷付雪竹
福建茶叶 2023年8期
关键词:专著市场主体茶文化

赵璐璐,崔闫妮,孙璐野,刘 龙,范泠荷,付雪竹

(1.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2.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8;3.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依托主体文化营销知识产权、传播价值观念的新兴业态[1]。在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能够有效保持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活力。由此可见,对茶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耦合路径做出探索,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 茶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的紧密关联

首先,从产业特点来看,茶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了知识密集型的特征,从业者围绕茶文化所产生的各类创意,是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这些创意具有创新性,是从业者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设计的外化形式。在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些创意进行保护,不仅能够保护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也能够保护从业者开展创新的热情。由此可见,通过构建完善的知识保护体系,提升侵权者对这些具有较强可复制性和传播性的创意进行复制的成本,对于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其次,从产业发展来看,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欣欣向荣,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则是确保竞争公平性的有效手段。具体而言,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可以从法律层面赋予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垄断性的权利来保护其创新性的成果,从而让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依托这些成果获得经济利益与更具优势的竞争地位。由此可见,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2 茶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耦合路径

2.1 强化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于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强化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相关主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普及工作。在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有必要从乡村地区、产业园以及茶文化场所入手,开展知识产权知识普及工作。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应当重视发挥出自身具有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展与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相关的新闻报道,并以这些报道为契机传播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确保普通社会大众、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都能够具备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而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为了能够确保社会大众特别是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能都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具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各方主体有必要对知识产权案件来龙去脉以及法律依据等进行深入剖析。另外,新媒体的发展,为知识产权知识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带来了机遇,包括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各方主体,应当发挥出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范围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提升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普及工作水平。以新闻媒体为例,在依托传统新闻平台开展知识普及工作的基础上,还可以依托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知识问答平台等构建宣传矩阵,为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普及工作提供平台支撑。

其次是针对茶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资本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资本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乡村地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由于其主体主要由集体经济或者个体商户组成,因此,知识资本对于这些抗风险能力较低的市场主体来说更是核心资本,这也决定了针对这些主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工作十分紧迫。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可以针对企业负责人或者企业知识产权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开展培训工作,确保相关主体能够认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发展、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相关主体对自身商标、专利等进行主动保护的意识。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行业组织还有必要组织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经验交流,强化市场主体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合作。总之,多方主体需要抓住对茶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开展培训的契机,使用多种方式提升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创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从而为当地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最后是强化知识产权所有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中的举证意识。当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在自身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需要在主动维权过程中具备更好的举证意识,通过准确核算自身损失,提出赔偿主张,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在举证过程中,茶文化创意产业主体需要对侵权行为造成的成本增加、利润损失等进行估量,并邀请第三方机构对自身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同时需要证明侵权方在使用自身知识产权过程中的获利情况,从而通过诉讼获得合理赔偿[2]。

2.2 完善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通过完善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发挥法律的威慑力与规范力,能够为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而有效的政策供给则能够为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在对立法工作、政策供给工作进行完善的过程中,相关主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立法部门需要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进行完善。针对茶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立法部门有必要从市场主体标准、责任义务等方面做出规定,围绕相关产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构建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在此过程中,立法部门可以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茶文化创意产业特点,对知识产权保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做出细化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提升立法效率,充分发挥法律规定在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

其次,有关部门需要围绕支持产权保护工作制定政策。当前,茶文化创意产业处在探索发展阶段,面临着市场机制有待健全、立法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为了能够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有关部门有必要出台产业政策,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对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依托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手段,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点与实际需求,为茶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扶持与指导,从而有效提升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

再次,多方主体需要共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在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不仅需要着眼于提升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而且需要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覆盖于整个知识产权运营过程当中,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转化等多个方面入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坚定茶文化创意市场主体开展创新的热情与信心。例如,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对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保护,提升相关工作开展效率。另外,茶文化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需要重视填补真空地带,例如,在互联网环境下,需要强化网络文化创意保护工作,从而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以持续的创新与完善[3]。

最后,多方主体需要对知识产权管理制体制进行完善。在对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有必要做到政出一门、明确分工。例如,网络文化创意管理也可以有文化部负责,各级政府可以设置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办公室,从而明确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主体,提升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管理效率。

2.3 建立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在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立法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以规范化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立法工作具有滞后性,因此,在帮助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更好的实现自身知识产权具有的价值过程中,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构建工作呈现出了必要性与紧迫性。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主要可以分为公共服务平台与中介服务平台两个部分。

从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工作来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在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出主导作用,并引导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工作,仅仅围绕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与保护工作,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依托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服务与设施保障。从服务内容来看,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内容需要贯穿于茶文化创意产业链中的多元环节。在知识产权的创造阶段,需要优化知识产权创造环境、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构建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激励知识产权创作热情等。在知识产权的开发阶段,需要关注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在知识产权转化产品过程中面临的各种负担,并通过政策供给减轻其负担,从而为知识产权的转化提供良好条件[4]。例如,服务平台可以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提供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确保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具有完成知识产权向产品转换的资本。在产品的流通与消费环节,则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在有效控制知识产权交易成本的基础上提升知识产权交易效率,更好的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进程。与此同时,公共服务平台有必要提供维权援助服务,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创作者、拥有者合法权益。

从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平台的构建工作来看,构建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发挥中介服务组织的专业化优势,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提供更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当前,茶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整合社会力量,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对于助推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做好知识产权信息收集工作、知识产权市场转化工作以及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维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中,中介服务平台应当根据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创造时间、类别,对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收集、登记,为提供知识产权检索等服务奠定基础。在知识产权市场转化相关服务中,中介服务平台则需要为市场主体提供知识产权咨询、代理以及推广等服务,提升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知识产权运营水平。在知识产权合法权益的维护服务中,中介平台则需要为被侵权市场主体提供维权救济服务,有效解决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因维权意识弱、维权能力弱等原因导致的无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从而为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做出贡献。

2.4 提升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水平

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工作主要包含专利运营与著作权运营两个部分,提升相关工作的规范化水平,能够充分发挥出知识产权的经济功能,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更强的推动力。

从茶文化创意产业专利运营来看,当前,知识产权市场规模早已突破万亿,盘活知识产权、规范知识产权交易,对于激活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在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拓展对产业交易范围的认知,通过围绕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等构建完善的流程,为知识产权附加价值的有效实现夯实基础。其中,专利运营工作需要建立在确权基础之上,即对专利拥有主体的确定以及专利价值的确定,从而为茶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产业化、商业化创造良好条件。在实施专利许可工作的过程中,茶文化创意产业专利权人需要围绕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合理制定专利许可策略,从而更好的维护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例如,茶文化创意产业专利权人可以通过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与合作主体构建合作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或者更多的销售渠道,进而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也可以选择与市场竞争主体构建交叉许可专利机制,在产业发展中实现互惠互利。在此过程中,茶文化创意产业专利权人需要慎重选择专利转让时间、对象,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帮助自身获利或者推进自身发展战略得以有效调整[5]。

从茶文化创意产业著作权运营来看,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在对自身著作权进行运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多样化的运营方式。其中,在专著权许可方面,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允许他人对著作权进行使用的方式,在一定地域范围和特定时间段内获取报酬。从被许可使用人的类别来区分,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的专著权许可又可以分为专有许可与非独占许可,选择何种许可方式,则需要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根据自身经营方向、发展需求来决定。专著权的转让与专著权许可的不同在于专著权权利人会发生转移,因此,相对于专著权许可而言,在开展专著权转让工作的过程中,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需要持续更为谨慎的态度,并通过衡量相关决策能够为当地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及自身发展带来的价值基础上,考虑著作权转让工作的得失[6]。在专著权许可与专著权转让之外,专著权质押也是实现专著权价值的重要手段。虽然专著权的质押会因为专著权价值难以估量而具有较高的操作难度,但是由于专著权质押能够发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提供担保,因此,当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在发展中面临资金瓶颈问题却没有对专著权进行转让的意愿时,则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发挥出自身无形资产具有的价值,在确保自身专著权能够保值与增值的同时,为自身发展带来更大活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之间具有紧密关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确保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具备更高的创新热情以及确保茶文化创意产业具备更强发展活力的基础。在探索茶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耦合路径的过程中,各方主体需要重视提升茶文化创意产业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立法、构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并提升知识产权运营水平,从而发挥出知识产权在推进茶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专著市场主体茶文化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专著
茶文化的“办案经”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小知识·专著、编著、编书、教材的界定·编书